论繁漪形象的悲剧审美意义
摘 要:《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中杰出的一部悲剧。它作为曹禺的处女作,一出现就“当年海上惊雷雨”反响空前。而《雷雨》问世以来,繁漪这一人物形象一直是评论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审美的层面上来解读繁漪,阐释了她作为一个悲剧形象,所激起人们的怜悯感、生命力感以及崇高感。在这里繁漪是一个能激活我们审美感觉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雷雨;繁漪;悲剧;审美
引言
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需要我们从艺术创作的审美过程寻找主客观因素。艺术,是艺术家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经过“心灵化”,即主体的审美理想、审美感受对对象重新改造的结晶,因此任何外来影响都必须能够被融化进该作家的创作个性——心灵系统中,成为该作家个人的精神存在,才能在艺术创作中产生有价值的“美学”影响。曹禺正是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审美主体心理出发来抉择艺术的导师。曹禺受到“五四”人道主义与个性解放思想的感召,总是从人,尤其是被压迫妇女在社会上的命运与追求的角度去感受生活,从而形成他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独特性。曹禺个性偏于忧郁,对生活中悲剧性事件尤为敏感。审美情感中包蕴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悲剧压抑感,那种“雷雨”式的激荡热烈,痛苦压抑决定了曹禺的戏剧美学观倾向于悲剧美。当然外来影响只有契合并真正融进作家的创作个性,才与简单摹仿划清了界限。易卜生戏剧之于曹禺,不仅激发了创作的灵感,而且成为曹禺“精神个体性”的合成因素。曹禺学生时代演戏,攻读《易卜生全集》等积累的艺术库存得以再生出巨大的美学功能,通过艺术的审美创造以鲜明的个人独创性与独立的美学价值体现出来。只有对以上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才能真正的深入文本去进行艺术的审美,认识《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可以理解曹禺在《雷雨·序》中所说的“在国内这些次公演之后更时常地有人论断我是易卜生的信徒,或者臆测剧中某些部分是承继了Euripides的Hippoltus 或Racine的Phedre灵感。认真讲,这多少对我是个惊讶”。曹禺说:“我是我自己”。
《雷雨》问世以来,繁漪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是评论者所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反抗家庭专制,迎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极端自私,阴鸷恶毒,有“**之罪”的女人。无论褒贬,这些观点都是社会意义,道德意义上的结论,而本文认为,只有从审美层面上的解读才能真正接近繁漪形象的本质。从《雷雨·序》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雷雨》并不是一部社会伦理剧,它超越了日常经验的现实世界,是对宇宙间生命存在悲剧的揭示,是剧作家对宇宙间生命存在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雷雨》的世界是一个能激荡我们的感受,开启我们心灵的艺术世界。《雷雨》的世界里,主人公繁漪不是一个具体可解的人物,而是一个能激活我们审美感觉的艺术形象。
一、 繁漪引发我们的悲悯感
悲剧中的怜悯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怜悯,它是一种审美同情。朱光潜把它描述为“由于突然洞见了命运的强大的力量与人生的虚无而唤起的一种普遍情感” 繁漪是一位“有钱有门弟的**”,被周朴园骗来,被封建的夫妻名分,囚禁在监狱似的周公馆十八年了。从十七岁的少女变成了中年妇人,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而“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突然从家乡出来的周萍的青春气息唤起了她久违的生命感觉,郁积在心中的**如火山般爆发出来。她置“母亲”与“妻子”得角色于不顾,把性命和名誉都交给了周萍。然而周萍“一个感情与矛盾的奴隶”显然无力承受这样炽热疯狂的爱。繁漪是个懂得爱情,有生命质感的女人,她为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一路挣扎,拼斗,“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向死亡。”在强大的无形的命运力量面前,这个“果敢阴鸷”,火一样炙烈的女人又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助。在无限宇宙间,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人落在宇宙这无限的,“残酷的井”中,无论怎样搏斗与反抗,最终总逃脱不了这个黑暗的,无底的洞坑。“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生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智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繁漪的悲剧让我们感受到茫茫宇宙间有一种人的意志无法控制,人的理性也无法理解的力量左右人的命运,这就是一种命运感。面对宇宙间这一无法控制的命运力量,人的拼斗显得多么无力和徒劳。读完繁漪,我们不会耿耿于怀于她的乖戾,正如作者所感:“我想她应该能动我的怜悯的尊敬,我会流着泪水哀悼这可怜的女人的。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罪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母亲的天责。”
从某种意义上讲繁漪是对我们每个人灵魂的拷问。如果我们是繁漪,我们会怎么做?是否会让“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底白热,也有它一样地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还是沉在命运的井中寂静地消亡?斯马特说:“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悲剧。“正是繁漪这样的‘困兽犹斗’才更揪动人心,才更体现出悲剧之美。我们怜悯这样一个有个性,有追求的女人在畸形的生存环境中的畸变;怜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反抗的女人最终被毁灭;怜悯个体生命在茫茫宇宙间的无力与渺小,从而以“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在繁漪身上,我们洞见了命运的力量和人生的虚无,从而唤起了一种命运感与怜悯感,进入到一个艺术的审美世界。
二、 繁漪激起我们的生命力感
如曹禺在序中所说《雷雨》是一种“蛮性的遗留”。繁漪是一个中国旧式的女人,文弱,沉静,爱好诗文。但撕开她的社会面纱来看她的生命真实,我们会强烈感觉到她生命始终涌动着一种原始的力量,这种原始的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来的力量。”她身上裹不住的野性使她一嫁到周家来,便被这样专制的周公馆视为异类。凶横专制的周朴园容不下这个女人沉静外形所遮掩不住的桀骜不顺,把她视为神经不正常的女人,逼她看医生,逼她吃药。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她总是失败。她虽受过教育,甚至受过“五四”解放思想的影响,但她终究没能走出去,就像容器里面的空气,虽是稀薄,但外界不停的给予压力,也终究会爆发的。而周萍走近了繁漪的生命中,让繁漪心中郁积的火终于冲破一切熊熊燃烧起来。她为了爱,置名誉性命于不顾,一往直前。然而,她孤注一掷的所爱的人却退缩了,面对逃脱的周萍,面对命运的捉弄,她不甘,她不服:“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的太狠了,她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她软硬兼施,一再失败,但生命之火却越烧越烈:“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当是我就再掉进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烈烈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妒忌的人,都来吧,我再等候着你们。”她彻底绝望之后,毅然选择了同归于尽“只有她的眼睛烧着内心疯狂的火,然而也是冷酷的,恨烧尽了女人的一切仪态,她像是厌倦了一切,只有计算着如何报复的心念在心中起伏。”我要撕碎这“人不是人,鬼不鬼”的生活,她要敞开所有人都不愿看到,都无法承受的真实。这样的场面,裂人肺腑,撼人心魄!此时,她那“最残忍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野性发挥到了极点。她勃发的生命力如电闪雷鸣般划破沉闷的长空,她的生命熊熊燃烧起来,烧到“电火一样的白热”。这炙热的生命之火荡我们的生命感与力量。她燃烧过,她绽放的生命**成就了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繁漪的生命意志与力量**我们,感染我们,激发我们身上蛰伏的原始生命力感。
三、繁漪唤起我们的崇高感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谈到正如“康德分析的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体积火力量使我们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的阻碍的感觉,或者压抑我们,然后又迫使我们在……分享它的伟大。我们先是感到惊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助,接着有突然超出我们平时的界限,在想象中把自己和崇高的对象对等起来,感觉自己受到鼓舞,变得崇高而伟大。”繁漪疯狂的爱憎让我们一时很难接受,甚至会产生“暂时阻碍的感觉”,而繁漪身上迸发的生命力量与**让我们敬畏和惊奇。在命运无情的拨弄下,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无力与渺小,然而也体现了繁漪的崇高与伟大。繁漪的雷雨性格与天上的雷雨遥相呼应。她就是那雷雨,那闪电,甚至那断落在地的电线。她就是那摧毁一切肮脏沉闷的力量。她对苦难绝望的抗争,展现的生命壮丽与辉煌,也把我们从日常经验的现实世界带到**的理想世界,从而心中升腾起一种崇高感。
繁漪的形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艺术的,审美的世界。‘“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以及他的作品,应该就是不断地**我们的感觉,使我们进入到‘我——艺术’的世界中,使之在思考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艺术就是致力于激发塑造新的心情,新的感受方式,是艺术方式在制造着我们感觉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在不断地规定着艺术的方式。”曹禺可以算得上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他让他钟爱的繁漪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艺术的审美的世界。
《悲剧的诞生》的最大的成就在于它是一个总领的提纲。虽然是尼采的处女作,却几乎贯穿和概括了他本人所有的美学理论和哲学观点。其以后的诸多作品则都只是对《悲剧的诞生》的深讨和总结。所以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汹涌中冲浪的感受,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文章在显见上自始至终都探讨着美学上的问题。由对希腊艺术中的悲剧艺术的评论和挖掘,引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冲动,进而提出作者的美学观点。
而如果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目的仅到此为止,那么这篇文章充其也只能算作是一篇难登大雅之堂的美学论文。尼采的智慧体现在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理论上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即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的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上升到这个高度时,我们就不能只去浅薄的称赞他对于悲剧或者整个美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了。美学,只是他的一个工具。
尼采以艺术肯定人生,本身是以默认人生的悲剧性质为前提的。既然人生的本质都已是悲剧性质的了,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依靠根本不能改变这种悲剧性质的艺术而企图掩盖人对于这悲剧的痛苦。虽然艺术幻觉(梦)和艺术陶醉(醉)有暂时麻痹个体生命以忘却这种痛苦的功效。可是梦总会醒。在生命虚弱到连这种麻痹都已失效的时候,人总会直面的与痛苦相遇。这就好比给一个死囚看一场他钟爱的戏曲,或是让他自导自演,台下坐满观众为他喝彩,可曲终人散的时候这个死囚还是会一个人孤独的奔赴刑场,一个人感受面临死亡的痛苦。所以说这种借助艺术的美和创造艺术冲动的**来摆脱和抵触生命的本质痛苦和虚无的行为实则是一种自欺式的聊以尉籍。
尼采本人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虚无不知如何的将他困扰。他做了尝试,甚至曾经试图用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说来**虚无的观念,但都失败了。事实是没有人能成功。当他提出自己的那些观点时,他自己或许都觉得悲惨和力不从心。
尼采为了说明艺术对于人生的本体论意义说出了很多的豪言壮语。“我确信艺术是人类的最高使命和人类天生的行而上活动”,“召唤艺术进入生命的这同一种冲动作为悠使人继续生活下去的补偿和生存的完成”
在此,为了说明尼采所说的艺术对人生本体论意义并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般重大,我们暂时先假定的坚信他的观点,深入到他宣扬的艺术之中去寻找反驳的论点。
按照他的观点,艺术的真正创造者根本就不是我们人类自己,那么依靠艺术创造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这句话其实就是一句骗人的鬼话。那剩下的就只有依靠欣赏艺术来获得人生的意义了。
尼采认为希腊人深思熟虑,独能感受最细腻,最惨重的痛苦。他们用合唱队安慰自己。他们的大胆目光直视所谓的世界史的可怕浩劫,直视大自然的残酷。陷于渴求佛教涅磐的危险之中。然而,艺术拯救了他们,生命则通过艺术拯救他们而自救。这是他为希腊悲剧提供的质性背景,借以说明希腊悲剧是他宣扬的真正艺术的代表作。
而希腊悲剧的起源则是通过大自然最原始的冲动靠酒神状态以一种极强烈的统一感激发出来同希腊人的文明,政权的日神步步为营,相抵触而产生的。但就其酒神精神的实质则是一种以麻痹,浅见的态度对待生命本质的状态。这其实正说明了一种伪善与懦弱。它的作用仅仅在于使我们不去想,使我们努力的回避如林神西勒诺斯的智慧里残渣的深入到痛苦之中的勇气。因为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只要一旦悟见了真理,他就处处只看见存在的荒谬可怕”。
尼采把艺术,真正的艺术提炼到了至高的地位却把它献给了神。如果我们继续再坚定的认为他所说的就是真理,个体生命可以借助艺术摆脱生命本质的痛苦和虚无。那我们就很快又会发现,他也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他狂妄,狂妄到将哲学的功利压缩到了一少部分人身上。我们可以容忍一个天才的狂妄,却绝不能容忍一个哲学家的狂妄。哲学家是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整体精神导师。试想一下,尼采所判定的真正艺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体透过,对,他是在宣扬,但他又何尝不清楚在整个人类群落里有多少人能着眼于体透这种艺术,又有多少人能在体透的过程中真正的做到消减对于生命本质的痛苦。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如果他没有俯视到这种层面的举动,那他又怎能称得上伟大呢?
所以,我觉得尼采在悲观主义抬头的尝试,至于叔本华的突破这点上,做的实在有点牵强。
面对伟人,我们习惯寻找他伟大的渊源和一切,尽管这带有功利的色彩.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是《悲剧的诞生》,他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绪的表露。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这就是酒神精神的要义。
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日神精神的潜台词: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尼采认为权力是生命意志的最高目标,人生就是强弱权力意志的较量过程。这种权力意志实际上就是用酒神精神改造过的"生命意志",征服异已,使之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工具,这是生命的原则。因此他将人分为天才和流氓。一个能否对人和持审美的态度,是肯定人生还是否定人生,归根到底取决于内在生命的强成衰弱。他还宣称"上帝死了",号召打破偶象,破坏陈腐的传统观念,提倡狂放不羁的酒神精神。
一个人的世界,读懂的时刻,第一次看到过这样透彻的言论,让那么多一直以来很模糊的东西变得如此清晰,我变得如此通透,在哲人的面前我是一个透明的灵魂,我好像是与一位哲人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来了一次撞击,满满的一地,我慌忙地俯身捡拾起的,都是闪烁着哲思的光芒的珠贝...或者我是在哲人的窗外,看见他来回踱步时燃起的袅袅烟雾,那是思想的丝缕灵性,我屏息静气,心中却有狂浪翻滚,让我想跳想叫想哭,为这些年的混沌在瞬间地流泻,想跳想叫想哭想告诉一个人我的感受,然而,没有。周围很静,苏说:静,净...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无比的静...我明白这样的话的意思。
有对手才有博弈的乐趣。柔弱的天性将来也可以发展壮大,因为,思想具备极大的包容性,没有哪种思想是单而纯的,其实人也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在塑造着别人,同时被别人塑造,不仅是身边的人,还有穿越时空的阅读的对话。今后的岁月里,怎样让人们在熟悉我的思想的同时,不去追溯我此刻的境况呢,然,在境况中可以更深透地理解我此刻的思想,就像对一部伟大的作品的理解都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样,每个人都是让人评说的对象,在理解这个词的诱惑下,我有一种想**衣服充分坦诚的冲动,然而我没有,历史也不会,所以戏剧诞生,而迷惑的一生就是我的戏剧,遮住了历史。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就是一个奇幻无穷的个体,跟政治无关,跟文化无关,跟道德无关,我不再把自己变成一把直立的刀,单薄,尖刻,没有灵魂般地游走在混沌的世界里,割破自己,伤害别人。我不再以为是痛苦遮蔽了所有美的东西。依旧采取了一种比较正常的表达方式:高歌。关上窗户,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高歌,永远…循着哲人们的韵律…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其内容是通过对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起源、本质、发展、没落的研究,解释出他对艺术、文化、历史、社会、人行、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基本观点。这部书第一次把尼采的唯心主义哲学——美学思想展现于世,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最大的成就在于它是一个总领的提纲。却几乎贯穿和概括了他本人所有的美学理论和哲学观点。其以后的诸多作品则都只是对《悲剧的诞生》的探讨和总结。文章自始至终都探讨着美学上的问题。由对希腊艺术中的悲剧艺术的评论和挖掘,引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冲动,进而提出作者的美学观点。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所谓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所谓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酒神精神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前者用美丽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
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酒神精神的一种综合情绪的表露.尼采把悲剧看作是阿波罗精神与狄俄尼索斯精神而这的合成物。但是从实质上他更欣赏狄俄尼索斯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音乐精神。尼采认为,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通过个性的毁灭,我们反而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于是生出**。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化作了世界的喜剧,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与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的真实含义。”“重估一切价值,重点在批判基-督教道德,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然之‘全’,无善恶可言。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所以尼采有这样两句话:“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悲剧的诞生》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
关于尼采《悲剧的诞生》,学者周国平有过一段概括:“关于《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原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人生态度。”
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 `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幢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已经在《悲剧的诞生》中构造出他在哲学、社会、历史方面的唯意志论。悲观主义。原始复归主义、超人哲学的雏形。他想世人宣扬的是一整套令人震惊的思想,如:自觉的歌颂恶而排斥善,认为追求善行是一种错误;真正的美德与传统的美德是相反的并只有少数人拥有;高等人向庶民开战,**时代的民-主倾向;意志的力量高于一切,为了具有加害人的能力和忍受痛苦,要执行斯巴达式的纪律,更充满痛苦;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等等……
如果我们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他是一个失败者:他的思想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可怕的孤寂始终包围着他;最后,病魔缓缓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反过来,人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的患病与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与著作都是无法想象的。
尼采以艺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必将在生。默认人生的悲剧性质为前提的。悲剧的效应在于安慰个体的生存,使其达至自然地统一体内。阿波罗艺术则是以赋形的方式来赋予个体永恒的生成之灾,是一种瞬间存在的永恒化。
尼采跟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一样。是对20世纪的精神生活起了最大影响的思想家。本书是尼采一鸣惊人的巨作,也是读者理解尼采美学和哲学的入门书,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充满心理学的创见和艺术的奥秘,是“一部充满青年人的勇气和青年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
在本书中尼采对现代文明进行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尼采的生命美学带有其悲剧主义人生观的一面,但他并未因此否定生命的意义。他肯定人生和艺术。生命美学的要义就是坚持为人生而艺术。艺术就是提高强盛的生命力以战胜人生悲剧境遇的根本手段,它通过审美关照提高生命力,直面人生苦痛,战胜人生悲剧性,从而达到生命的充实和愉悦。所以,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最高价值。将人生及其困苦看作一种审美现象,才能使人敢于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苦难的充实人生。
尼采的生命美学把艺术生活与人生的关系提到了首位。艺术,这种“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成了实现拯救的可能,因为“它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因,是生命的伟大***。”艺术的产生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坚持为人生而艺术。这是尼采生命美学的要义。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把热爱生命的酒神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出来,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艺术是人对自己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激发和享受。它为人生进行了壮丽的辩护,它给人生带来了形而上的慰籍,使人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追求的。用艺术和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热爱生命。热爱尘世万物,审美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歌舞剧以悲剧结尾被搬上荧幕并获殊荣无限的其实并没几部。柏杨说中国人有大团圆情结,朱光潜老先生在《悲剧心理学》里又说真正让人难忘和给人启发的不是嘻嘻哈哈的笑声,而是悲情的结局。载歌载舞的音乐剧本来欢快,却偏偏来个琼瑶式的哭哭啼啼,不以为然者不以为然,却也让沉迷者沉迷。琼瑶我一点都不迷,看她我只犯迷糊,我迷的是《西区故事》。
**讲述的内容我不赘述,不过看一下就有印象,它出于传统,却有别于传统,有人将它比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能说不妥,但却不准确,因为西区故事的题材显然更人文,更宏阔,也更“郑智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发生在两个恩怨家族,主线是爱情,这里的爱情火花烧到了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帮派,爱情是引子,是穿线的针眼,是醉翁之意。在我看来,它的主题完全可以有一种理解:美国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以及美国梦对**人群的排斥与融合。
说得太悬太大,不过没关系,我写给自己看的,您就权当是没事看着玩,或者不看去玩。
说到美国梦,不得不捎带提一下美国开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作为美国梦的典范,将美国文化的核心部分,自由,自主,自助观念植入到每个美国民众的心里。他的自传甚至可以简略到一个核心,即是对他自己言语的验证:“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自助者上帝必助之)。受美国梦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第三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聚集到这个欣欣向荣的繁华贵地,掘金淘宝,但羹少人多,必然争食,就像**里两个捍卫“地盘”的小混混帮。再举一例,美国历史上至今为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说道不休的Sacco Vanzetti一案,细看来不无“本土阶层”对**人士的无端抵赖和诬蔑。20世纪初期的美国也不是像如今这般”三民主义“,它也有很多问题,不过不成熟时期的问题暴露永远不是坏事,革新不是靠几个捧着书本作数字统计的人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没有呼喊哪来的倾听,没有倾听谈何变革。至今人家还在We Need Change,就因为人家有一个不怕折腾的美国式梦想。
**造就了美国,因为它本身就是个**国家,**成就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那片大陆原始的印第安文化自1620年第一批**客到来之后已渐渐被破坏殆尽,现在的美国文化是各民族各种族碰撞融合过后达成的统一文化。但一如开始所说,任何文化和群体一旦形成利益团体,就会自然排斥外来人群和文化,就像19 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排斥,虽然最终回归理性了,但**政策却实行了像经济上的配额限额,或完全管制。这不是包容不包容的问题,而是像有人挥拳假装打你脸你会下意识偏头或遮挡一样出于本能的维护。**里两帮混混争做地盘老大,从恶语相向,最后拳脚相加,刀枪相见,闹出人命了,才幡然悔悟,老大不老大有什么要紧,四海之内皆一家,波多黎各人和美国人可以完婚,美国人和波多黎各人自然可以和平共处。**形象化生动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这一文化碰撞的过程以及导演的美好期望,虽然从美国后面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来看,导演期望好像泡汤了,我们抛开政治利益不谈,单一个国家,一个知识分子,艺术人,一**导演,如若连期许的勇气都没有,还能成其为国家吗?
一个普遍而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是居然要靠死亡才能化解对立,尽释前嫌。想来矛盾激化时,活着非要斗得你死我活,但真的鱼死或网破了,才发现原来什么所谓老大,尊严,利益,龙头,全是鸡毛蒜皮,就是争强好胜,好勇斗狠闹腾的。
但不是任何死亡都是有益的,Sacco和Vanzetti死了,促成了美国法律的日趋公开公正,**里的Tony涅磐了,却促成两派和解,想我泱泱大国即折腾了一加六又折腾了六加一却何时才能折腾出点不用让人再折腾的?
一直久闻大名,却因为只看过几个舞蹈片断,望而却步。终于昨天在社团里把它看掉了,了却又一个心愿。
我以前总觉得这部**太过艺术化,那些舞蹈也许是非常杰出,但是丝毫不会引起我的兴趣。结果我错了。这部**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否则就会引起“过于高雅”的误解。里面的舞蹈的确很夸张,但是其表现手法之到位,表达情感的透彻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在Ballroom里面的尬舞,还是Tony与Maria的小步舞,再到后来嘲笑Gee Krupke和当今社会的那段滑稽舞,都让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影片看到一半,我旁边的一个同学忍不住问我,这个剧的编舞是谁?Jerome Robbins,后来为《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以及《国王与我》编舞的**级人物。
伯恩斯坦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早就知道此人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甚高,我等听音乐剧的音乐平民是只能用仰望的眼神去瞻仰的。不过意外的是,我竟然能非常的ENJOY西区的音乐。西区的歌曲跟一般的流行音乐自然是不同的,但是就如同本剧的舞蹈一样,它细致的刻画出了人物感情的波澜。有时浪漫,有时豪放。开场时Jets与Sharks的对峙、舞会时两边借舞蹈较量的热烈、Maria的迷人……每首曲子都是如此的贴切。尤其是舞会的那一段,从热烈的尬舞,到Tony与Maria的对舞,再到后来Tony唱出对Maria的热恋。整个过程进行得完美而优美,让人不得不感叹爱情的神奇。
最后说说桑德海姆的歌词,我整个过程中没有太注意歌词,也许正是因为它非常的贴切吧。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Maria一段:
Maria, Say it loud
There's music playing
Say it soft
It's almost like praying
Maria ....
The most beautiful sound I've ever heard
Maria ....
**版的演员我一个都不认识[恕我孤陋寡闻],但是他们的表演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Tony,Maria,还有Riff。
这部**的确可以算音乐剧里面比较高雅的一部,尽管都是流行的唱法,但是音乐的处理处处都透着古典的表现技巧和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戴西的犯罪心理系列第二部假面人生终于问世,到手后一口气读完。伴随残忍的案件梗要发展,戴西以她细腻的心理剖析传道授业,进而把我推向更广阔的未知探索。
读完本书,整整一周都在思考。我认为这不单单是一本侦探书籍,更像是一个社会良知的专业传播。文中大量心理学知识普及,我这一个外行人读了,一方面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对于我习以为常的问题,产生原来如此的感叹。尤其是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不止是**还会杀人,着实吓了我一跳。
结合读过的另一本心理学书《原生态家庭》,谈一下我对假面人生的3点感受。
1.有毒的父母是一切悲剧的起源。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不护着自己的子女,打他,骂他,侮辱他,不给他稳定的生活环境,将自己的情绪强加于孩子身上,那即便有幸孩子日后性格不扭曲,恐怕在这样环境长大的人,也很难过好自己的一生。
小丑的母亲就属于言语虐待型父母
—你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你除了会浪费粮食,你还会干什么?你干嘛不去死!
—你就别做梦了,人家只会把你当笑话看,你就是个小丑,没人要的小丑。
……
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如果是恐惧、羞辱或负罪感。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不成佛,便成魔。
所有的悲剧最初的源头似乎都是喜剧。
“这不是笑话,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伤害到我,我的人生只是一出喜剧而已,悲剧并不属于我!”
小丑面具下的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关注。为了追求存在感,一次一次的制造大事件。感受到点击率带来的存在感。小丑性格的养成,跟他的母亲有着有很大关系。他的母亲被他杀了,但这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故事的起点。
2.有的人用一辈子来修复童年创伤。
自然界的每个生物都在伪装,包括人在内,唯一不同得是,有的伪装是为了生存,而有的伪装,却是为了杀戮。
蜘蛛,自恋型人格障碍。当小时候被过分专制的父母忽略。时间久了,人格就会陷入扭曲。
蜘蛛小时候被母亲用棍子狠狠砸了脑袋后留下了终身癫痫症,而且他同时患有抑郁症。在世人眼里,他是一名出色的人,容貌清秀,有体面的工作,智商超群。在体面之下内心的黑暗不会有人窥测到。
像蜘蛛这样有耐心跟踪他人,三个月完成一个计划已经是非常变态了。常人谁有这个耐心。他非常喜欢等待狩猎自己的猎物,手段残忍,没有同理心,让人不寒而栗。对他人的领地,如入无人之地,来去自如。生活中这样的人的确存在才是让人最难以接受的。
他已经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工作,却没办法治愈自己的心里创伤。
3.生而为女,我很抱歉。
梁美芳可怜又可恶。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她,打小被人忽视,无疑是缺爱的。只有上学唯一出路的她,还被他人顶替了高考成绩,似乎她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没有人爱她,没有学费,她只能自己想办法。在遇到金俊强以后,哪怕他是个杀人犯,但是那有什么呀。只要有人爱,总比一个人好。在许久之前,梁美芳在他人眼中已经是一个不存在的人了。为了一点点爱和关注,可以忽略他人的生命。为了一点点的爱,就可以奋不顾身。
梁美芳女性从受害者变成女性施暴者。她正义过,后来堕落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影片中,松子说:你不知道我有多孤独,我有多缺爱。虽然我总是挨打,但总比我一个人好;虽然我在夜总会当**,但总比我一个人好;虽然我总是和不同的男人上床,但总比我一个人好;虽然前方是地狱,但总比我一个人好。
是啊,人在极度绝望的时候,受关注比当一个好人重要太多。受关注比内心的平和更重要。他们深陷泥潭,无法自救。
犯罪心理第二部仍旧围绕着犯罪大队长李大强,法医赵晓乐,穿插着父辈几十年前的故事。交错串联,层层发展。公安局里的尸体,蜘蛛的再次回来,戴西在最后再次留下悬念,等待抽丝剥茧展开。
最佳答案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述的是: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关于《奥赛罗》一剧的评论,据知早在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就有人热情肯定此剧:“从诗行与剧情,特别是从剧情来看,它是一出很好的戏”,主要人物“描绘得好”;“诱惑的场面”卓越地显示了伊阿古恶人的“癖性”……对于主角奥赛罗的看法通常有两种:他是位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其所以杀害爱妻,只是由于轻信,尤其是奸谗者伊阿古过于狡猾所致;另一种是奥赛罗并不那么高尚,而是个自我意识很强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急不能待地就听信了伊阿古,责任在他本人。
品读莎翁,从语言与人性上来看更有其不朽的魅力,那一句句诗歌一般的对白,让人感受来自内心的冲击,语言的形象与生动,让人为自己无法亲自品读原著而懊恼。
主人公奥赛罗的性格,正直、勇敢、单纯抑或易怒与轻信他人。奥赛罗的最大缺点在于自卑,若不是自卑,他无须在伊阿古的几句挑唆后便怀疑自己的妻子。
他自卑于自己的肤色、形象、年龄,他自己其实觉得自己是配不上苔丝狄蒙娜的,他甚至觉得自己不如凯西奥,才会对他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害怕。奥赛罗就属于这样的人。
口中出蜜,心必剑——《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原创]《麦克白》读后感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它巧妙地向读者展现了命运、志向、野心、人性及迷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麦克白曾经是一个英勇、有野心的人,在凯旋而归后,因巫师的预言和国王过分的赞誉使他改变了,他从一个忠实的臣子变成了一个弑君的逆贼,他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登上王位。他当上国王后开始了他的暴政,他先后杀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们的家人,最终使他走向灭亡。
〈麦克白〉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但读完之后并没有一种悲伤的感觉。也许许多人都会觉得麦克白的灭亡是罪有应得,但是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起初的麦克白,他并不是一个人人唾弃、禽兽不如的逆贼,而是一个勇士,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是什么使他走向了这条不归路?首先,是他的野心。一个勇士拥有野心没有错,那些历史上的伟大君王,人人都是野心勃勃。但是,麦克白的野心并没有使他真正得到他想要的,而是使他走向失败的因素之一。麦克白的野心之所以燃烧,主要是因为巫师的预言。巫师预言道他将会成为Thane of Cawdor,然后将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因为巫师的预言应验了,所以麦克白才会认为他将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因此,他才会杀邓肯,以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巫师的预言在这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得麦克白内心深处最阴暗的野心燃烧了起来。也正是因为他野心的燃烧,才使得他人性泯灭。麦克白起初并不希望刺杀邓肯,因为他知道邓肯是一个好国王。但是,在他妻子的煽动和激将下,麦克白最终还是做出了这罪恶的举动。所以,麦克白妻子的煽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讲到了麦克白的行刺行为,就不得不提麦克白夫人的重要性。麦克白起初还是有良知的,但是他妻子却激将他,说:“难道你把自己沉浸在里面的那种希望,只是醉后的妄想吗?它现在从一场睡梦中醒来,因为追悔自己的孟浪,而吓得脸色这样苍白吗?从这一刻起,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你不敢让你在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宁愿像一头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这些话对于麦克白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因为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受被别人说成是懦夫的耻辱。麦克白良心的泯灭是和他的妻子分不开的,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那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能干的女人。麦克白夫人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时把她的丈夫推近了无底的深渊。
要是麦克白因为刺杀了邓肯而感到良心不安,那么他刺杀班柯还有麦克德夫的家人就没有罪恶感。麦克白刺杀班柯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班柯对他的威胁,使他必须杀了他。麦克白杀害麦克德夫的家人,同样也是因为感受到威胁,不过幸运的是,麦克德夫逃走了。如果说当上国王前的麦克白还有一些良知,那么当上国王后的麦克白就连人性都泯灭了。麦克白为了保住他的王位而大开杀戒,使得苏格兰的许多贵族离开这个国家。麦克白的不安还是来源于他的迷信,他过分信赖巫师,认为巫师说的话都是对的,这使他自己也走上绝路。
虽然《麦克白》堪称悲剧,但是整部戏剧中并没有悲的色彩。也许许多人认为麦克白和他的夫人最后的结局是罪有应得,但是麦克白只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莎翁是在用麦克白这个人物代表那个时代的悲哀。虽然麦克白是暴君,但是继任的马尔康也许会比麦克白更糟糕。莎翁向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人性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哈姆雷特读后感 范文一:
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
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
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
而展开.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
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
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
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
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
哈姆雷特读后感 范文二: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你在16岁时或许会被《罗米欧与朱丽叶》感动得潇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60岁时,又可能深深地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所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但是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来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可以凭借与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我们面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在两难问题里作出行动,在一个失去标准与可以衡量标准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价值的体系与精神大厦……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珍视感情的,在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他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丽亚的思念,不忍心让她由于自己装疯而痛苦,而冒着受到国王怀疑的风险给她写了一首小诗:'Doubt thou the stars are fire;Doubt that thesun doth move ;Doubt truth to be a liar;But never doubt I love. 就是这样,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悲剧,原来他完全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同,他和其它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但是他的经验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最后,哈姆雷特并没有为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他只是希望霍拉旭能为他"in this harsh world draw thybreath in pain, to tell my story." 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所以在这里假设如果哈姆雷特能回过头去重新作出抉择,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就毫无意义;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可以说,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就象哈姆雷特所说的"Thingsstanding thus unknown , shall live behind me !" 或许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是象"to be, or not to be"这么严重,然而,要想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混沌的世界里做好?而不是做对?每一个抉择都不会容易。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作者从纳粹集中营恐怖的经历中汲取了力量。在那段经历中,犯人活的就像牲口一样,每天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会不会被挨打或者拖到毒气室。人和人的精神状态也大有不同,有寄希望于被解放却因为一年年圣诞节还被困在集中营而心理崩溃的,有忍耐不了这种痛苦去撞击电网**的,在这种牲口般的生存环境中,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维克多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去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的意义,好好地活着。于是便有一部部的著作产生了。
对于我们来说,他给到的帮助是什么呢?如何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呢?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者从事某项事业;2.通过体验某件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文章的最后,想起来最近看的黑泽明的一部**《生之欲》。当男主人公患癌走到生命的尽头,看着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无所事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朝气的自己,自己应该要如何获得快乐?花很多钱沉浸于酒色玩乐中都无法找到自己,后面通过不顾一切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群众修建好公园,安详地死去。专心做一些有意义开心的事情,少花些精力在自己的得失和别人的眼光里,会让自己纯粹的多,开心的多。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首先,读完整本书,对作者心生崇高的敬佩。作者的经历,作者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思考,真的让人颇受启发。作者的生命是充满意义的。作者也是伟大的。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存在之虚无,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迷茫而空洞地活着,有时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但是个人感觉当代的精神特征之一就是存在之虚无,迷茫与空虚。
这段时间算是对我个人来说颇为关键的转折期吧,我在这段时期内也会感到些许的迷茫。怀着这样的心情,这几天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本书。
我感觉自己也算有点幸运,在这段特殊的时间正好与这样的一本书相遇。虽然读的不是很连贯,但是也算有了一些收获,对自己的当下甚至未来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命的意义,说起来很虚,但是我认为它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真的很重要。找到并去践行自己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是每个个体人生的终极使命。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得生命变得充实,而不易陷入空虚和迷茫。
作者也在本书中也提到了三种找寻生命的意义的途径:工作;爱;痛苦。生活肯定会有许多困难,在寻找并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也必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无论外界条件多么恶劣,我们仍然拥有自由,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态去面对的自由。很多时候,很多困难,都会涉及到心态的问题。而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做一名悲剧性的乐观主义者,能够实现自我的超越。
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要是将一定数目的形形**的人置于饥饿状态,随着饥饿的加剧,他们所有的个人差别都会泯灭,取而代之的将是相同的饥饿表情。” 弗洛伊德没有亲身感受集中营的生活。他的主题都集中在维多利亚风格的松软沙发上,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亲身经历的奥斯维辛肮脏的集中营里回复个体的差别并没有泯灭,相反,人们的差异性变得更大。大家谁也不想掩饰什么,不管是猪猡还是圣人。
体会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悲剧三位一体的第三个方面涉及死亡,但是也涉及生命,因为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包含着死亡,而每一时刻都不会再重复。那么,生命的这种短暂性难道不是使我们尽量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的最好提示器吗?它肯定是的,因此我提出一个忠告: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最后,面对死亡如我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这就是我想践行的全部意义和支点!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4该书前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