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录时间,知道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要想管理力能够提高,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虽说是一件“机械性”的工作,但是能够清晰的让管理者自身发现自己做了什么。知道自己都把时间消耗在什么地方,看病要找准病根,管理时间也同样是如此,制定一个时间表,把自己的各项工作时间进行记录。例如,在一天的回复邮件需要多少时间,拨打电话需要多少时间等等。把自己的时间进行实化,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去发现时间空隙。
二.学会时间管理法,让自己更科学
1.工作清单法
14世纪逻辑学家奥卡姆·威廉“切勿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在工作时,应该尽量简化自己的做事流程,在保证结果的前提下减少步骤,做到绝对高效。比如说,运用工作清单把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更是有了模板。举个例子:一个小伙刚入职,要是进行培训再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用工作清单的模式,直接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列清楚,这样照着做就行了,能节约很多时间。
2.番茄工作法
从事一项工作时,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的效果就会越低,因为人会对事物产生疲劳。就好比跑马拉松,跑的越久,速度就越慢。“番茄工作法”就是提倡劳逸结合的时间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要完成的任务列出;
(2)设定你的番茄钟(定时器、软件、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并开始做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
(3)停止工作,休息几分钟,比如说站起来走一走、喝点水等等;
(4)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该任务,并在列表里将该任务划掉;
(5)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有了正确的工作方法,这样的话,能够让工作更加高效,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这些科学的工作法,无疑是让你时间管理上更加的科学。
三.时间管理,从小事做起,效果不一般
1.把自己的工作空间变得更整洁
比如说,把自己的桌子进行归纳整理,不要全部的东西胡乱的摆在或者堆在办公桌上,这样不利于你对文件的查找。一个杂乱无章的办公桌和一个一目了然的办公桌相对比,无疑是有过整理的办公室能够更节约时间。
2.排除杂事、琐事或者外部的干扰
不要让自己一直忙于一些无关紧要或者琐碎的小事,用单位时间的产出比来计算,这是不值得的。比如说,不要在办公室里面或者正在工作的时候聊除了工作以外的微信,或者说是当你正在工作的时候,无关紧要的邮件或信息不要立马去回复。不是每个事情或者东西都需要即刻关注。因为当你聚精会神工作的时候,一个打断,不能让你恢复当时工作的高效状态。
3.与拖延症说“不”
很多人在收到工作以后,并不是着手立马去处理,而是放在一边。等到需要上交工作的时候,会去赶这份工作,要是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你的其他的工作安排,也不利于你对工作的认真情况。
勤奋不一定有好报,要聪明地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时间管理的原因。一旦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才会让你的时间更高效,工作更省力。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不知不觉间,一年又溜走了。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可谓尝遍人生百味,生活返璞归真。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有升职加薪的喜悦;有渡尽劫波后的重生,也有凤凰涅槃般的新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今日难在有晨曦。
时间是什么?富兰克林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鲁迅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有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郭沫若也说,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总之,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又是公平的。不论年龄,不论出身,不论高低贵贱,贫穷还是富贵。每天都是24小时。
梁凤仪在《节约时间妙方》一书中写道:只要我们拥有时间,就没有办不来的事。的确如此,前苏联著名昆虫专家柳比歇夫,天天检查,月月总结,看是否浪费了时间?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关于时间,有如下描述: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认为时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宝贵。昨天已成 历史 ,明天还是未来,我们掌握在手里的惟有今天。
人生在世,我们既不可讨厌今天而徒回思过去,空想未来,以致耗费“现在”的努力;亦不可因“今天”充裕,努力尚早,而空留下悔恨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