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而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31605.2亿立方米。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5812.9亿立方米。
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水资源数量:
中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折合年降水深为628毫米,比亚洲平均年降水深少114毫米。根据1956~1979年同步期年径流资料分析计算,全国河川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27120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4年—遇)为24530亿立方米,严重干旱年(20年一遇)为22420亿立方米。
全国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区面积(不包括沙漠面积)约86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下水年补给量为8250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河川径流中包括很大部分地下水排泄量,动态地下水也有一部分由河川径流所补给,故不能将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应扣除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
根据1985年《中国水资源评价》的资料,这项重复水量达7320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041亿立方米。分区水资源见表。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与世界各国比较,次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等五国,居世界第六位。
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年径流量267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按耕地平均每亩占有年径流量1800立方米,约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2/3。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我国水资源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丰富,加之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东部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一些地区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少水资源少。
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纬度低,距离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控制时间长,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降水比较少,水资源比南方少。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 |
试题分析: 由于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故使得我国水资源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使得我国雨季由南向北推移,使得我国水资源呈南丰北缺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