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这个字叫什么“竺”

这个字叫什么“竺”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1 03:20:15
竺 zhú (1) ㄓㄨˊ (2) 〔天~〕印度的古称。 (3) 姓。 (4) 郑码:MBD,U:7AFA,GBK:F3C3 (5) 笔画数:8,部首:,笔顺编号:31431411 基本词义 ---------------
内容详情

zhú

(1) ㄓㄨˊ

(2) 〔天~〕印度的古称。

(3) 姓。

(4) 郑码:MBD,U:7AFA,GBK:F3C3

(5) 笔画数:8,部首:,笔顺编号:31431411

基本词义

--------------------------------------------------------------------------------

(1) ㄉㄨˇ

(2) 古同“笃”,厚。

(3) 郑码:MBD,U:7AFA,GBK:F3C3

(4) 笔画数:8,部首:,笔顺编号:31431411

详细注解

--------------------------------------------------------------------------------

zhú

〔名〕

(1) (形声。从二,竹声。本义:竹)

(2) 同本义 [bamboo]

竺,竹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竺、竹同声字。方言有重轻,故又谓竹为竺也。”

(3) 印度古译名“天竺”的简称 [India]

双匣犹传竺国经。——林景熙《梦中作》

(4) 又如:竺经(佛经);竺国(天竺。古印度的别称);竺域(指天竺。即今印度);竺土(指天竺国。指古印度)

(5) 山名 [Zhu mountain],在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称三竺

朝游三竺,暮宿两峰。——《西湖佳话》

(6) 古代的一种乐器 [a musical instrument]

高渐离击竺。——《战国策·燕策》

非丝非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词性变化

--------------------------------------------------------------------------------

zhú

〔形〕

(1) 与佛教、佛典有关的 [Buddhist]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前蜀·贯休《夜雨》

(2) 又如:竺法(佛法);竺乾(佛,佛法);竺书(佛书;佛经);竺学(佛学);竺教(又称“佛乾氏”。即佛教)

姓氏起源——竺姓

以国名为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汉代,有枞阳人竹晏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

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通常认为汉代宣帝时竺次为中国竺姓始祖。

堂号

"枞阳堂":汉时,竺晏为枞阳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为堂号。

"化乡堂":宋时竺大年是沈焕的入室**。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历史名人

竺 渊:明朝宣德年间进士。正统中为福建参议,敕守银坑,盗贼四起时,竺渊率众捕盗,反被盗贼所捕,后因不屈于盗被杀。

竺绍康:反清志士。在秋瑾与徐锡麟策划皖浙起义时,被任命为光复军分统。皖浙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避入台州山区。

竺道馨:晋代女僧,雅能清淡,尤善小品。

西汉有下邳相竺曾,东汉有天竺僧竺法兰。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主要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竺可桢日记》等。

天竺的“竺”的读音是什么?

竺(Zhú)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二是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据《姓苑》和《汉书·西域传》等记载,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

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中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

竺氏-姓竺的名人-竺姓起名字-竺姓的起源与家谱

天竺的“竺”读音是:[ zhú ]

天竺: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

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扩展资料

西汉以来所说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语sindhu的音译,是确指印度河流域的辐射区的,而非整个南亚大陆。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 Indu 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旧称身笃,身毒,贤豆,天竺等。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腊India(国名),Indus(河名),新称印度,印特伽,译曰月。Sindhu ->Hindu->身毒、天竺。Hindu->Indu->印度。总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来自Sindhu。

古印度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所谓***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泰国,缅甸等。

东海郡:汉代的东海郡,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东魏及隋唐的东海郡,相当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竺」源出

竺(Zh?)姓源出有二:1、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生。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2、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据《姓苑》和《汉书?西域传》等记载,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通常认为汉代宣帝时竺次为中国竺姓始祖。

得姓始祖

竺次。提起?竺?这个字,大家要联想到古代的天竺国。而实际上我国的竺氏也的确来自天竺国。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根深蒂固,大约已经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所谓?天竺?,就是印度的古称,亦作天笃、身毒等名。竺姓中国人,因为来自古老的印度,所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也是深厚无比,丝毫都不比土生土长的姓氏逊色。头一个自印度到中国来开基的姓始祖,就是汉宣帝时以谒者身份来华的竺次,故竺次就是竺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竺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竺姓与竹姓同源。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孤竹国国君的后人就有以国名的一字为姓,称为竹氏。东汉时。枞阳侯竹晏认为竹源出自孤竹国两位贤人,即伯夷和叔齐(二人为商末周初的贤人,因不食乱臣之粮而饿死于首阳山),于是在?竹?字下面加个?二?字,即成了?竺?氏。另外,古时称印度为天竺国,曾有僧人来中国传经时,为了适应汉文化的习惯,就取一个字为他们的姓氏,而他们被称为天竺僧,就多以竺为姓。后来,有些僧人在中国定居,而有些汉族的僧人因拜师也随他们姓竺,这样,竺姓就在**中传开来。还有,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其后人因之。据《汉书?西域传》考证。但我国另一部姓氏古籍《姓苑》上说:?竺本姓竹,至汉枞阳竹晏改为竺。?依照《姓苑》的考证,我国的竹氏源流,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省兖州东南)。

堂号

枞阳堂:汉时,竺晏为枞阳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为堂号。化乡堂:宋时竺大年是沈焕的入室**。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竺姓宗祠通用对联

〖竺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朱门安履;顽石点头。?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僧人竺法深,住在会稽。刘尹问他为什么总去朱门(贵族宅第),他说:?你看见那是朱门,我则如进蓬户(茅舍)。?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相传在东吴虎丘山竖石为**,讲《涅檠经》,直讲得顽石点头。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等。

〖竺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望出东海郡;源自孤竹国。?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竺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竹君报吉兆;二酉传书香。?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竺姓之?竺?字的析字联。

〖竺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研究理昧,老而愈笃;诵经论法,学者之师。?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女僧竺道馨的事典,竺道馨,雅能清淡,尤善小品。下联典指东汉僧人竺法兰,诵经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竺弥孝亲,闻雷泣墓;生僧说法,颃石点头。?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代孝子竺弥事典。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的事典。相传,竺道生昜石为**,讲涅槃经,石皆点头。

耕道传家,订义雅闻戴记;凝阳开国,汉廷特守侯封。?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竺大年,字耕道,熟谙《礼记》,人皆化之,著有《礼记订议》。下联典指竺姓的得姓源流,引《姓苑》云:?竺本姓竹,至汉纵阳侯竹晏改为竺。?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