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全部古诗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小学二年级所学过的古诗有哪几首1、作品:古朗月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作品:静夜思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作品:山亭夏日 年代:唐 作者: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4、作品:夏日田园杂兴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6、作品:江雪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作品: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作品: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作品:劝学 年代:唐 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作品:长歌行 年代:唐 作者: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作品:凉州词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作品:凉州词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4、作品:鹿柴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作品: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作品:绝句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作品:绝句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8、作品:惜时 三春花是好,为学须急早。
花开有时落,人生容易老。 19、作品:雪 年代:南宋 作者:尤袤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3.二年级下册古诗十首古诗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二年级上下册古诗有哪些1、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小学2年级上下册古诗回乡偶书敕勒歌秋浦歌凉州词唐-贺知章
北朝民歌
唐-李白
唐-王翰
少小离家老大回,敕勒川,阴山下。白发三千丈,葡萄美酒夜光杯,乡音无改鬓毛衰。天似穹庐,缘愁似个长,欲饮琵琶马上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笼盖四野。不知明镜里,醉卧沙场君莫笑,笑问客从何处来。天苍苍,野茫茫,
何处得秋霜?
古来征战几人回。
风吹草低见牛羊。
早发白帝城一字诗大林寺桃花前出塞唐-李白清-陈沆唐-白居易
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帆一桨一渔舟,人间四月芳菲尽,挽弓当挽强,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个渔翁一钓钩,山寺桃花始盛开。用剑当用长。两岸猿声啼不住,一俯一仰一场笑,长恨春归无觅处,射人先射马,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江明月一江秋。
不知转入此中来。
擒贼先擒王。
竹里馆游园不值清明小儿垂钓唐-王维
宋-叶绍翁
唐-杜牧
唐-胡令能
独坐幽篁里,应怜屐齿印苍苔,清明时节雨纷纷,蓬头稚子学垂纶,弹琴复长啸。小扣柴扉久不开。路上行人欲断魂。侧坐莓苔草映身。深林人不知,春色满园关不住,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明月来相照。
一枝红杏出墙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怕得鱼惊不应人。
遗爱寺枫桥夜泊塞下曲小池唐-白居易
唐-张继
唐-卢纶
宋-杨万里
弄石临溪坐,月落乌啼霜满天,林暗草惊风,泉眼无声惜细流,寻花绕寺行。江枫渔火对愁眠。将军夜引弓。树阴照水爱晴柔。时时闻鸟语,姑苏城外寒山寺,平明寻白羽,小荷才露尖尖角,处处是泉声。
夜半钟声到客船。
没在石棱中。
早有蜻蜓立上头。
6.我想查一下以年级二年级,所学的,古诗一、二年级古诗 一年级下册:春晓、村居、所见、小池 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山行 二年级下册: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小学二年级所学过的古诗有哪几首1、作品:古朗月行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2、作品:静夜思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作品:山亭夏日年代:唐作者: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4、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年代:南宋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6、作品:江雪年代:唐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7、作品:登鹳雀楼 年代:唐作者: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作品:望庐山瀑布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作品:劝学 年代:唐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小学必备古诗词-苏轼
1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初中必背古诗词-苏轼
5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节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高中必背古诗词-苏轼
8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赠刘景文?/ 冬景》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小学必背苏轼的古诗共四首,如下:
1.《题西林壁》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惠崇春江晚景》宋朝·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朝·苏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轼简介: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链接:首购百科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