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小儿退烧药哪种比较好?

小儿退烧药哪种比较好?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5
  • 发布时间:2024-05-10 22:30:15
目前小儿常用退烧药主要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通常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以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通常适用于3个月以上小儿和成人。在发热病程中尽量选用同一种退烧药,不要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以免增加药物副作用。若小儿测量体温后出现
内容详情

目前小儿常用退烧药主要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通常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以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通常适用于3个月以上小儿和成人。在发热病程中尽量选用同一种退烧药,不要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以免增加药物副作用。

若小儿测量体温后出现发烧,如果只是低烧,精神状态较好,并没有因为发热引起烦躁等症状,可不吃退烧药先观察,半小时后复测体温。若测量体温时出现高热,此时可酌情选用药物退烧。若小儿口服退烧药,体温不能够下降,处于持续高热状态,或反复发烧超过3天,或体温已经降至正常,但精神状态持续不佳,或发热合并有抽搐、频繁呕吐、皮疹,建议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若小儿患有蚕豆病,推荐使用布洛芬进行退热处理。

小儿退烧药有哪几种?

小儿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是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或者布洛芬颗粒。这几种药物主要的成分都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一种非甾体的消炎药,具有退烧、止疼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只有孩子的温度大于38.5度的时候才建议给孩子服用这几类的退烧药,来进行退烧的治疗。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退烧药有小儿的退热栓,主要是给孩子塞入**中来进行治疗。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只有年龄大于6岁的时候,才建议给孩子使用退热栓来进行退烧的,比较小的孩子是不建议使用的。另外几种退烧药主要是中成类的退烧药,对于发低烧的情况效果是比较好的,对于比较高的温度效果就不明显了,主要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清热颗粒或者羚羊角颗粒。

家长们注意了,禁止给孩子用这些退烧药!合适的退烧药是这2种

 小孩发烧必须使用专门针对儿童的退烧药,成年人的退烧药不可以直接给小孩服用。而市面上的儿童退烧药有两大类,一种就是副作用比较大的西药,比如布洛芬等,另一种就是副作用相对比较小的中成药,比如说小儿感冒宁颗粒。那么,小儿感冒宁颗粒属于退烧药吗?

小儿感冒宁颗粒属于退烧药吗

 小儿清热宁颗粒不是严格意义的退烧药,而是具有清热作用的中成药,二者是有区别的。退烧药是一类具有明确降低体温作用的药物,比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而小儿清热宁颗粒虽然可以缓解发热症状,但这种退热作用并不像退烧药那样明确,不可代替退烧药使用。

 小儿清热宁颗粒中所含的羚羊角粉具有解热、镇静、及抗惊厥作用,对于小儿高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仅可以迅速降低小儿的体温,还可缓解小儿高热常见的惊厥、抽搐等并发症。

 另外小儿清热宁颗粒中所含的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等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管通透性,有利于炎症吸收,从而改善临床病症,缩短病程,尤其退热效果明显。

 退烧药通常是指可以明确降低患者体温的西药,它只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不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也就是说退烧药是一种针对发烧的对症治疗药物,不能根治疾病。常见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赖氨匹林等。退烧药的药理作用明确,通常有明确的使用指征,比如布洛芬需在患儿体温超过38.5度时使用,维持退烧时间为6-8小时。

哺乳期能不能吃感冒药

 在哺乳期最好不要吃感冒药,如果感冒不太严重,也没有发烧症状时,是不应吃感冒药的,患者应该多休息。要是感冒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就需要去医院了。宝妈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哺乳,医生就会给患者开一些不影响宝宝的药物。

 女性在哺乳期感冒还伴有喉咙疼痛症状的话,就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份,这有助于消除喉咙疼痛的感觉。而且应该吃清淡、温热的食物。要避免吃糖果、饼干等甜食,而且冰冷、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也不能吃,比如花生、瓜子等。此外,油炸食物也要禁止食用。

 如果妈妈们不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的话,就应当停止哺乳一段时间了。当然在流感季来临前,妈妈们也可以去医院接种疫苗。然后再给宝宝喂奶,就不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了。其实哺乳期的妈妈们服用了药物也是可以喂奶的,前提是药物的副作用不大。因为宝宝最后在乳汁中吸入的药物量是很少的,不会有任何影响。

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是退烧药吗?

孩子发烧了,爸爸妈妈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烦气躁,坐立难安。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看着平时活泼乱跳、爱说爱笑的小人儿突然蔫了,谁都会担心,尤其是新手父母,更是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当孩子发烧时,很多父母会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退烧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发烧是感冒的一种症状,是应对身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烧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还能提高抵抗力,清除体内病毒。如果孩子一发烧就吃退烧药的话,会减弱其对抗疾病的能力,甚至可能掩盖孩子的真实病情,延误治疗良机。

1. 保持合适的室温。合适的室温是24℃-26℃。冬天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适当调高室温;夏天的时候,可以把温度降低一些。

2. 少穿点衣服。发烧时,身体的热量肯定比平时高,要想让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就不能给宝宝穿得太厚。所以,应该调节合适的室温,给宝宝少穿点衣服。

3. 盖薄被子。同样的道理,被子太厚也不利于热量散发,使得体温更难降下来。所以,可以提高室温,适当减轻被子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可能会畏寒怕冷,家长们要适当给孩子多穿些衣服。总之,掌握“冷保暖、热脱衣”的原则就可以了。

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不要用捂汗退烧、酒精退烧等方法。 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捂汗可能导致热量蓄积,体温升高,1岁以内的宝宝,可能会有缺氧、脱水、抽搐、昏迷甚至窒息的危险;酒精挥发快,大面积擦拭身体,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寒颤,并且,婴儿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透过皮肤被身体吸收,引发酒精中毒。

注意,退烧药的选择要谨慎,下面这些退烧药一定不要用,即使医生给开也要说“不”。

1. 安乃近

安乃近是一款比较老的解热镇痛药,曾经风靡一时,几乎已经成为“神药”。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其副作用引起 社会 的关注,主要包括皮肤损害、胃肠损害、全身性损害、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和其他损害,有引起暴发性紫癜并导致死亡的报道。正是因为这些副作用,安乃近已经很多国家禁用。

在今年的3月17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公告,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安乃近片虽然没有被禁用,但是修改了药品说明书,仅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目前,该药不作为退烧首选用药,仅在病情加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2.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等功效,曾经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烧药。但是,自1999年起,尼美舒利引起的肝损害事件引起 社会 的关注。在201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尼美舒利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报道称,尼美舒利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不当所致。尽管它是处方药,但是很多药店随意销售,家长存在用药过量、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尽管如此,在2011年5月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对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其中就包括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

3. 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液,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引起的发烧,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的 历史 。但是,在2018年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改说明书,在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为什么不让儿童用呢?就是因为它的不良反应。公告明确表明,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增加8种,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用药部位等。

就这样,柴胡注射液被打入了“冷宫”。

4. 阿司匹林、赖氨匹林

阿司匹林和赖氨匹林的作用相似,既能解热镇痛,也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虽然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显著,但是多用于成人,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于儿童,因为12岁以下儿童应用该类药物可能出现瑞士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急性脑病、肝功障碍为主要表现,死亡率高。

除了上述这些药物外,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退烧药,也尽量不要给孩子用。

黄大夫用了大量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了不推荐儿童用的退烧药,那么,哪些退烧药是儿童可以用的呢?目前,国际上推荐的儿童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种: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

1. 布洛芬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6-8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mg/kg,最大剂量为40mg/kg。

注意事项:布洛芬作为退烧药时仅限于短期使用,不推荐连用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4次;不要与酮洛芬等药物联用;不提倡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尽量不用给儿童服用成人布洛芬;不要超量使用。

2. 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4-6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15mg/kg,最大剂量为90mg/kg。

注意事项: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5次;不提倡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不要超量服用。

另外,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都有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如果您对复方制剂的成分不了解,最好选择单一制剂,以免复方成分影响孩子的 健康 。

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较轻微。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如胃胀、恶心、呕吐等,与食物同服可减轻肠胃**;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皮疹、荨麻疹等。对于大多数的儿童来说,这两种退烧药都是可以放心服用的。当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3-6个月的儿童、肝功能异常、有胃肠不适的儿童,优选乙酰氨基酚。

总之,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科学应对。如果您的孩子不满3个月,出现发烧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常见的退烧药有哪些

孩子的免疫力非常弱,因为孩子的免疫力孩子健全的过程中。每当季节交换的时候,孩子就非常容易生病。也就是非常容易感冒,这样一来家长就非常担心了。孩子感冒发烧就会咳嗽,那么要及时的用药治疗,应该使用什么退烧药呢?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还不错哦。

1、儿童用量

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确实是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常见药物,它作为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是由右旋布洛芬这种成分制成的,因此既能解热还能镇痛,在缓解头痛发热症状上有理想的疗效。而且此药很容易被吸收,药效发挥的也很快,超过六岁的儿童患者每次可以服用7.5ml,成年患者每次可以服用10-20ml,每天服用两三次即可,具体请按药品说明书或是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由于此药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如肠胃不适、嗜睡眩晕或是皮疹等,因此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增加药量,尤其是患儿们,每天都不能超过15ml。服药期间若是出现肝肾功能受损乃至胃肠出血等问题,一定要立刻停止用药,并尽快去医院咨询医生,而且对该药品有过敏反应的人群也是不可以用药的。

2、功能主治

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儿童由于感冒发烧而引起的头疼脑热,同时也可以用来缓解儿童偏头疼,关节疼,牙疼等症状。该药品主要是针对儿童,十二岁以及一下的未成年儿童,所以在药品的用量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孩子在服药的时候家长应该在旁边监督,以免用药过多引发威胁健康的事情。之所以有严格的要求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根据发育的不同情况服用适合的药量。

3、功效如何

很多大家在发现自己家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非常担忧,通常会给孩子服用右旋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本品多用于小儿退热,属于解热镇痛类的非处方药物,服用此种药物能够起到不错的镇痛、退热的作用。小儿在服用本品之后退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儿童出现头痛、关节痛时,通过服用本品也可以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主要原因就是药物中的布洛芬成分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实现消炎镇痛的目的。

总体来说,右旋布洛芬混悬液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药物服用的时候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孩子的身体器官功能较差,千万不能大量的服用,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肝肾功能受到损伤。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来说,不建议服用本品。

4、孩子发烧怎么办

学主张发烧超38.5度时,再用布洛芬混悬液。因为大人都喜欢采用药物治疗,再加上爱子心切,宝宝一旦发烧,很少有父母会想到选用酒精擦拭、温水洗澡、冰敷等物理疗法,以为只要将烧疾速退下才干定心。本来从医学视点来说,通常孩童发热体温不超越38.5摄氏度,不该急于用退烧药,包括布洛芬混悬液。人体发热是一种生理防护反应,退热药通常只能使体温降低,并不能解决生病的根本问题。相反,发热可激发人的免疫力,过早运用退烧药也许对孩童免疫力形成危害。

而当宝宝发烧体温超越38.5度时,器官将发生病变甚至损害,此时物理降温方法已难以见效,必须采用药物退烧,而儿童退烧采用迪尔诺布洛芬混悬液,药效能够达到8小时并且安全性较高,是很多医务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首选。

[药品名称]解热止痛散(头痛散)

通用名称:阿咖酚散

英文名称:Paracetamol,Caffeine and Aspirin Powder

汉语拼音:A Ka Fen San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阿司匹林23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26毫克,***30毫克。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味微酸苦;遇湿气易变质。

[作用类别] 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规格] 阿司匹林23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126毫克,***30毫克。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包,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多见于大剂量服用本品的患者;②过敏性支气管哮喘;③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④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喘息、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

4. 活动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5.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痛风、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者慎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5.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1. 不宜与抗凝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同用。

2. 本品与皮质激素类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3. 本品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颠茄类药物同服。

4.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中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均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上列药物的解热镇痛作用。

[贮藏] 密封,遮光,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药品包装用纸, 100包/盒

[有效期] 24个月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