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导语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丢手绢 教学内容:
1、歌曲:洗手绢
2、歌表演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
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及歌表演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导入:你在家是否帮爸爸妈妈干活?长干那些家务活?自己能干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是怎样演唱?
学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劳动的欢乐情绪。
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
练唱
三、歌表演:
1、请学生用手绢做一做洗手绢的动作。
2、师带领学做“挽花”,
准备手势兰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带手掌由外向里、向下,转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后压腕立掌。
3、请学生2人为一组,做一做书上的动作,并试着将书上的动作连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4、听伴奏乐,集体边唱边跳。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好。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板书设计:
洗手绢
轻松活泼
最后一句干脆利落
好朋友
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新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唱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XXX”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戏、学习……
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好朋友》学习歌曲
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
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
学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观看《好朋友》动画,按要求在过门处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节奏地轻声喊出“嘿嘿”。
2、学习歌词
出示《好朋友》歌词谱例,带领学生拍手读歌词。
学生分句跟随教师节奏法读歌词。
教师总结评价,请学生自己完整读。
学生拍手节奏法读歌词。
3、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好朋友》范唱。
出示《好朋友》歌曲谱例。
学生跟随范唱轻声模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分句学唱。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师:在小过门处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动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动作。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后练习。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歌唱,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演唱创编后的歌曲(将“游戏”、“歌唱”改成“跳舞”、“画画”)。
提问:听听老师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听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词创编曲谱:
要求学生在红色字的部分进行改编并演唱。
学生创编练习。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加入声势和动作完整表演创编后的歌曲。
欣赏视频:《好朋友》舞蹈表演。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友好,下课以后请你们还要用行动来表现出对同学和好朋友的友好啊!
青蛙音乐会
教学过程: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一年级科目如下:
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有语文、英语、数学、音乐、美术等科目。附属科目: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健康、法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小学地方课程,每个地方的课程都不同,课程是根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的。
小学简介:
小学(Primary school),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内。
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即从小学升级到初级中学(简称:小升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学
一、 说教材
《这是什么》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谜语歌曲、2/4拍,歌曲富有童趣,运用了“滴答滴答”和“当当当”的象声词,形象的表现了钟表走动的声音。歌曲以谜语的形式,唱出钟表可爱的样子和它的用途,深受学生喜爱。
二、 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并且形体灵巧,适宜采用律动、、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观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增强情感体验。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表现不同情绪。
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明确了本课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通过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表现不同情绪。
三、说教法学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手段获得发展。为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创设情境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我还运用了示范法、比较法等,这也是我们音乐教师通常用到的方法。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我还采用了聆听感受、欣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关键所在,为了能让学生在美中学、乐中学,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来完成。
1)猜谜游戏,导入新课
我对学生说:老师听说咱班的同学特别聪明,今天老师就带了几个谜语,考考你!(出示谜语)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谜语呢。我有节奏地读(揭示谜底),引导学生也有节奏的练习读谜语,然后揭示课题: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与小闹钟有关的,歌曲的名字叫《这是什么》。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方式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又巧妙地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并解决了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问题,为下一步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
2)角色激趣,学习歌曲
由四个环节完成。
(1)聆听范唱,初步感知 新课标提出一年级学生应会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体态反应。所以(播放范唱)有效聆听是学会歌曲最基本的方法。在这里,我安排了两遍聆听,每次都带着问题“听完歌曲你的心情怎样?”“这是一只怎样的闹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范唱引领,学唱歌曲 教师反常可以抬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歌曲的距离。所以我首先进行了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轻巧、弹性的演唱声音。
新课标还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在“滴答滴答”这个乐句,我引导学生利用动作,通过对比,解决音准问题。然后让学生跟琴轻声学唱歌曲,找出困难乐句。重点在附点音符的地方,借助知·了的叫声练习解决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引导学生能用正确的声音表现歌曲,通过学生自己找出歌曲中的困难乐句,如:附点节奏、一字多音,解决了本课难点。
(3)联系实际,处理歌曲 歌曲活泼欢快,需要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所以在这里我让学生聆听钟表走动的声音,还结合生活中拍皮球时轻巧跳跃的感觉学习这一演唱方法,体现了音乐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4)巩固歌曲,加强记忆 本环节主要采用的分角色对唱、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独唱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加深歌曲记忆,突出教学重点。
3)创设情境,改编歌曲
情景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这里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体会不同情境下歌曲情绪发生的变化,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情中感知、情中悟情、境中育人的目的。
师:小闹钟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不知不觉的夜晚来临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眨起了小眼睛,周围都静悄悄的,小闹钟会想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赋予小闹钟生命,引导学生能用稍弱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安静的气氛,感受善良的小闹钟不忍心打扰人们休息的心情。
1) 拓展延伸,聆听歌曲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在聆听过程中(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伸出手指,随着音乐节奏配合图谱划一划,感受调皮的小闹钟是怎样走动的,然后师生一起扮演调皮的小闹钟,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起来。
设计意图: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聆听乐曲,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参与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调皮的小闹钟的形象。
2) 思想渗透,歌曲升华
音乐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我对学生说:调皮的小闹钟一刻不停地摆动,我们的时间也像小马车一样不停的哒哒哒的向前奔跑着,时间是珍贵的,一去不复返,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好孩子。最后,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中律动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体现了思维模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歌曲重点加深了印象。
六、说预设效果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小闹钟”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学唱歌曲,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从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