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需要。《兵役登记证》是指年龄在18至24岁的男性和大一新生,报到时必须要按校方要求提交的兵役登记情况证明。否则,学校将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此举旨在进一步摸清全国兵役登记情况,为今后改变兵源结构做好准备。
扩展资料
实施办法
为改善兵源结构,征兵部门2011年加强了兵役信息管理,并依据《征兵工作条例》初步拟定了《北京市执行征兵法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从9月份开始,北京市将进行兵役登记情况执法检查。征兵部门还将协调市教委正式下发通知,督促各高校在今年大一新生入学时,查验本市籍适龄男性的《兵役登记证》,没有该证件的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役登记证
很多学校是没有硬性要求的,可以不办理,但是办下来也是比较好的,毕竟国家规定适龄青年必须办理兵役登记,当然,办理了兵役登记证也并不一定真的要去当兵。国家规定适龄青年办理征兵登记证,但是很多学校入学并不对兵役登记证做硬性要求,但也有很多学校对兵役登记证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不清楚的学生应该具体咨询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按照学校的要求办理或者不办理才是最准确的。
法律依据: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一条 县、市兵役机关,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应当组织基层单位对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
达到服兵役年龄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县、市兵役机关的通知进行兵役登记。接到通知后,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前往登记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以及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县、市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和本地区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填写《兵役登记表》,依法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并报县、市兵役机关批准。经兵役登记和初步审查合格的,称应征公民。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以及街道办事处,按照县、市兵役机关的安排和要求,对本单位和本地区的应征公民,进行体格目测、病史调查和政治、文化初步审查,选定政治思想好、身体好、文化程度高的应征公民为当年预定征集的对象,并通知本人。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四条 县、市征兵办公室和基层单位应当加强对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的管理、教育和考察,了解掌握基本情况。
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县、市1个月以上的,应当向所在基层人民武装部报告去向和联系办法,并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及时返回应征。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所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督促其按时应征,并提供方便。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大学需要兵役证,一般如下:
1、办理。本人身份证、学历证明、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到本街道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历年已登记并已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公民,应携证履行兵役登记年度审证手续。
2、领证。由街道人民武装部填写兵役登记表报区兵役机关,区兵役机关发放《兵役证》。
3、审证。对历年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对象,兵役登记时,由街道人民武装部签署审验意见并加盖审验章。办理时间:根据上级兵役机关统一规定时间办理。
兵役登记,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有服役义务的男性公民,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报名。兵役登记并不是必须去当兵,而是要经过应征公民体检合格、应征公民政治审核合格、部队带兵干部对应征公民面试合格,由当地征兵办和部队去的带兵干部择优定兵,并发出《入伍通知书》的才一定要去当兵的。在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履行兵役登记是没有年满十八岁男性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当积极完成相应的义务。兵役证是适龄公民履行兵役义务资格的凭证,凡年龄在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都应依法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接受兵役机关的兵役证年度审核。18至24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在就业(含临时就业)、就学、申请出境、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专业证件时应当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出示兵役证,并接受查验。兵役证遗失时,应及时到发证机关申请补办。兵役登记对高考录取的影响未在全国征兵网进行兵役登记,会影响高考录取,即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会因为没有进行兵役登记而不能注册学籍。经了解,往年有很多考生没有及时进行兵役登记,到大学报到时,才发现没有《兵役证》注册不了学籍,又折回户籍地办理,耽误不少时间。提醒:根据法律规定,每年6月30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要进行兵役登记,上大学除了录取通知书,还要带上《兵役证》。刚考上大学的同学想去当兵,是作为大学生入伍,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分配去向等多项优惠措施,入伍保留学籍,退伍复学享受国家学费资助等相关优待政策。
不进行兵役登记的后果对拒绝逃避征集的,处以1万元罚款,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予办理出国(境)手续;两年内取消其报考高、中等院校和复学、复读资格。陕西省于近日发出通知,秋季入学报到的陕西籍大学新生、正在高中阶段学习且符合服兵役的学生,入学必须携带《兵役登记证》,否则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十一、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改为士官。根据军队需要,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
“士官实行分级服现役制度。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士官分级服现役的办法和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十二、将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士兵退出现役的时间为部队宣布退出现役命令之日。”
十三、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退出现役的士兵,由部队确定服预备役的,自退出现役之日起四十日内,到安置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款为:“退出现役的士兵,由部队确定服预备役的,自退出现役之日起四十日内,到安置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