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8
  • 发布时间:2024-05-10 04:15:04
“如果没有生日,长大就不会被标记;没有毕业礼,新旅程就没有正式的开篇;仪式感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儿,我们爱着谁。”其实,无论处于婚姻的哪个阶段,除了一场婚礼给予的最重要的仪式感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少不了仪式感的加持,才会把平淡的日
内容详情

“如果没有生日,长大就不会被标记;没有毕业礼,新旅程就没有正式的开篇;仪式感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儿,我们爱着谁。”

其实,无论处于婚姻的哪个阶段,除了一场婚礼给予的最重要的仪式感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更少不了仪式感的加持,才会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有人说,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跟矫情无关,而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

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有了小小的仪式感,才会变得与众不同,才会让那份爱在琐碎的婚姻中一直生生不息地流动着。

曾看到过一则网友的留言:

自从结婚以后,过的唯一的节日就是孩子的生日。

满满的调侃之下,又隐匿着淡淡的失落。

我们一直以为,爱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却不想,有些人的婚姻却使生活变得更加平淡。

而很多婚姻的不幸,恰恰就是从淡忘仪式感开始的。

1

闺蜜小芹最近离婚了。

周围人都是一片诧异的声音,明明两人郎才女貌,才结婚第二年,也没发生什么家暴出轨,怎么就离了呢?

但我知道,这个婚离的对。

小芹和他老公是毕业后相亲认识的,男方是个工程师,一根筋的直男。

刚相处那会,为了讨小芹喜欢,总拉着他的兄弟们出主意,每次见面都会送上一只玫瑰,搞些小浪漫,虽然笨拙,但走心。

两人年纪不小了,处的还不错,双方父母也催着,于是半年不到就领证结婚了。

可婚后,褪了**,忙于工作,也没兄弟团们帮忙,小芹老公彻底被打回原形。

只顾着工作,家里的事一律不过问。

回了家完全不讲究,小芹做了饭也是五分钟随便吃吃就算了。

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小芹提出要出去吃,他却说“多花时间呀,又贵又不好吃”

生日、情人节,男方从来没跟她过过,总是发个红包就了事。

一开始小芹还能体谅,他工作忙嘛,性格就这样。

可结婚纪念日那天,让小芹伤透了心。

那天小芹忙了一下午,买了鲜花,煎了精致的牛排,在餐桌上铺上桌布,点上香薰,化了美美的妆,穿了新裙子。

小芹用最好的样子,期待着他回来,度过这个充满意义的夜晚。

可到了约定的时间,没等来他的人,等来他的电话。

“我晚上和同事聚餐,晚点回来。”

小芹跟我说,她一个人流着泪吃掉牛排的时候,心里冷冰冰的,这个男人摧毁了她对这段婚姻最后的一丝希望。

她吹灭了香薰,就像吹灭了婚姻的最后一点火光。

是什么打败了小芹的婚姻呢?

是仪式感。

婚姻就在这一次次的期待和失落中,遍体鳞伤,破败收场。

多少夫妻,输在了没有仪式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句经典台词:“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女人要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其实,幸福的婚姻从来不是大富大贵,仅仅是对方早上起来不忘给你一个吻,晚上睡觉不忘抱抱你,出门在外不忘给你一个电话,回到家给你说一句:“亲爱的,你辛苦了。”

而这些,很多时候并不是双方天生就会的,如果对方的父母给他做了很好的榜样,他就会自然而然模仿父母这样去对待爱人。而往往中国大部分人都羞于表达这些,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做这些。

2

如果爸爸妈妈在日常中注重这些仪式感,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将来在孩子的婚姻里,他就懂得如何去经营婚姻,去表达爱。这也是在给我们的孩子做榜样,这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之前,演员孙俪微博晒出一锅美味的汤水,邓超看着孙俪夹起的一颗蘑菇说:“哎呦!真好!老婆居然用灵芝给我煲汤了!”

孙俪却回复邓超说:“对不起,这是香菇。”这对夫妻的日常总是这么欢乐,一锅再普通不过的汤都能玩出花儿来。

邓超会送给孙俪比筷子长的绿色耳环、写满穴位的保健袜子,看似无厘头,却把仪式感都藏在这些小礼物中了。

无论是给对方做一顿家常的饭菜,还是给对方送一些小物件,都体现出自己的用心来,这份用心对方会感受得到,也会珍藏这份爱意。

婚姻生活需要仪式感,它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生活需要仪式感600字作文

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

在我看来,仪式感可以让生活,区别于生存。

生存是活着,吃,喝,不生病,仅此而已。

而生活,需要质量,需要精神层面的享受。

仪式感对生活而言,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上,加上一点色彩。

我可以随手拿两个面包塞嘴里,凑和当今天的早餐。我也可以煎上一个荷包蛋,弄成心型,满意地吃进嘴里。

不为别人,只为讨好自己,这便是仪式感。

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对爱人好一点呢?

仪式感不是折腾,不是麻烦,不是****,只是愿意花时间,提高我们的精神享受。

02、

仪式感,替你说出了那句“我爱你”

有的人很喜欢盘问自己的爱人:你爱我吗?多爱我?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愚蠢,很无趣,其实在爱情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句”我爱你“,这是安全感的来源。

而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代替我们说出最真挚的”我爱你“。

清晨的一个早餐,出门前的一个吻,出行时的牵手.....这点点滴滴充满小仪式的行为,都是爱的体现。

哪怕是老夫老妻了,为爱人制造一个小仪式,也可以让对方感到幸福。

上个月情人节的时候,我们老板送了老板娘一束玫瑰花。

老板娘发了朋友圈,那份幸福感虐暴了我们公司的单身狗。

买一束花,也许是情人节最简单的过节方式了,这样的一束花,却能让人感受到真切爱意。

其实不只是情人节,生活中,他们也会有一些小仪式。

老板来公司比较早,老板娘来时,都会给老板带瓶牛奶和几个面包;老板娘看书时,老板看到了,总会顺手为她接一杯水...

一点点的小仪式,在我们这群单身狗眼里,都是一次次**裸的秀恩爱,而我也相信,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喜悦和满足,觉得是真实的。

我向来觉得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跟矫情无关,而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时候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

我是一个需要仪式感生活的人。

一个人也要好好地喝茶。遇到节日一定要好好地庆祝。约会纪念日,登记纪念日,结婚纪念日,生日……克莱德先生这些年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日子搞得晕头转向,但是我一定不会淡漠地。

我想,我们对于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我们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职场与爱情是生命的重要内容,多重要?不知道!我们好忙!跳槽已是家常便饭,散伙饭都可以省掉;失恋分手只要发个短信通知对方即可,痛哭流涕这种戏码谁有时间来欣赏!

因为缺乏必要的仪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别的瞬间就这样被错过了,心不在焉地生活,自然就没有美好瞬间这种东西——不能享受当下,又哪来的美好回忆呢?

慢下脚步,稍事休息,花点心思在生活中增加一点小小的仪式感,两个人的晚餐会因为一张餐巾变得浪漫,普通的朋友聚会会因为扮靓出席变得摇曳生姿……

来,给你的生活刷一次机,把它的灰头土脸忙忙碌碌全都抹去,仪式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

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美剧《老友记》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桥段:

情人节,瑞秋、菲比和莫妮卡都没有约会对象,倍感凄凉。哀叹许久,她们认为是从前的烂桃花阻碍了幸福之路,所以必须有个了断!

她们参照异国的仪式,将前男友们的东西全部都烧掉,书信,首饰,衣服,统统扔到桶里去,点燃了火焰,围在旁边念咒、跳舞……结果,因为火势无法控制,惊动了消防员——好消息是,消防员里真的有大帅哥,而且对她们一见倾心。

于丹曾经特意就仪式感写了文章,她认为与古人相比,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这时候,请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这如同是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糖,回味无穷,美妙非常!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

这诗意的仪式感,让苍白的生活光华熠熠,映照着霍莉心中美好的向往。

人人都爱蒂凡尼的早餐,可是却鲜少有人扭头看看自己在生活里,仪式感有多么匮乏。

恋爱久了、结婚几年之后,许多人的生活不约而同进入“死水微澜”的状态,七年之痒并非一定要天崩地裂,有时候就是不痛不痒不远不近,味同嚼蜡。

告别热恋时五彩斑斓的颜色,恋爱时盛装约会、忐忑见面的心情,在平淡生活里日复一日的消磨,甚至连约会纪念日、结婚纪念日这些曾经非常珍视的日子,都可以淡漠平常地度过——许多人只顾匆忙赶路,埋葬快乐。

婚姻中的仪式感,想要拥有也很简单——约会纪念日、结婚纪念日要记得,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若是来不及买礼物送一个深深的吻也会让人久久难忘;彼此的生日不能忘记,亲手做一个再丑的蛋糕都会令对方感动;哪怕是再普通的晚餐也可以用精致的餐具,铺上餐巾,仪式感顿生……

许多人喜欢在客厅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应付了事。

现在起,即便只有两个人,也要在餐桌上用餐,一心一意地吃晚餐,说说各自一天的见闻与心情,交流不就是这样子的吗?

就算是再平常的小事,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够对抗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陈莹月是个单身的职场狂人,她把女人对仪式感的追求与热爱,全都放在了工作中。

从小生活在重视仪式感的家庭氛围里,从小时候就眼见着父母会很认真地过每个节日,后来她到外地上大学,生日的时候父母依然会在家里下一碗生日面,和她一起庆生。

陈莹月说,仪式感很美好,她会感觉到成绩得到了认可,悲伤也会被立刻消化掉。

她第一份工作是做设计师助理,签约那天,父母从外地赶了过来,带了很多好吃的,替她庆祝,她至今提起都感动得眼眶发红,“也许在别人看来那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是我爸妈说我凭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工作,从此以后自力更生,这是很值得荣耀的事情!那就是我的成人礼,从那天开始,我觉得自己更加成熟了!”

签第一笔单,做好第一个大客户,跳槽到一个更好的公司……这些年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陈莹月都会庆祝一下,有时候是呼朋唤友去吃一顿大餐,有时候是去商场为自己挑一件礼物作为奖励,物质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种带着奖励心情去领取的回忆却独一无二。

每次跳槽,她都会吃一次散伙饭,“我需要一个仪式,让我告别过去,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我会谢谢他们的宽容和陪伴,工作中所有的小尴尬小冲突,一杯酒就化解了,以后的日子里再也不必介怀——若是没有这一顿饭,醉后的倾心交谈,也许抢过我客户的人我会怨念他一辈子吧?!”

工作的时间久了,人们往往只看业绩,看数字,今天必须要多过昨天,仿佛这才是王道,“除非是老板提醒我,否则我从来不比较今年与去年的业绩,我只是在今年的每个收获后都要庆祝一下,然后就一直开心!”

注重仪式感的男人,当然会更性感一点。

比如林东。

他是一众兄弟中最有仪式感的男生,总有女生对男朋友耳提面命:“你看看人家林东!”

你看看人家林东,家里永远干干净净,一周打扫三次卫生雷打不动,算不上一尘不染,至少也是明可鉴人,“这是我的家,我希望每次推开门都干净温馨,而不是乱糟糟的垃圾堆。”

你看看人家林东,每次聚会都会穿戴整齐,刮胡子,弄头发,绝对不会邋遢到穿着拖鞋出现在公众场合,他让在场的其他人觉得自己受到了认真的对待,“和朋友的聚会也该有基本的礼仪约束,让你的装扮尊重对方,女生可以化妆,穿稍微出挑点的衣服,再简单的聚餐都会变得不同。”

你看看人家林东,再忙碌的日子,也会回父母家呆一天,陪伴对父母而言是最重要也是他们最需要的,“这对我真的是一种仪式,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不然我固定在周五的早晨收拾停当回家,吃饭,喝茶,聊天,简单但是我很享受。”

你看看人家林东,会在好朋友生日的时候打一通电话,准备一份礼物,他让每个好朋友都感觉到自己被惦记。

甚至,连分手都是有仪式感的,“一段感情走不下去,我一定会当面跟对方说清楚,尽管可能很痛苦,但是我会说祝你幸福。我绝对不会发个短信说分手,这很不尊重对方,也不尊重感情……有一次失恋之后,我们谈完之后,在25层高楼的楼顶坐了一个晚上,天亮了,挥挥手,彻底再见。”……

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这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仪式感?

在这背后,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令人动容。

现代人即便做不到如此周到,至少也可以让生活慢一点,庄严一点,颜色也就会多一点。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