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面的团支书比较累。
整个支部的事,都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别以为小事就不理,而是要敏感地捕捉到大大小小的事,然后整理、归类,与班干们一起讨论,如何处理,如何开展;
之后重中之重就是班干队伍的建设了。要分工明确,了解每一名班干适合干哪个职位,建立好的班干管理制度,如每周开会、每周总结、每周计划之类的,激励班干,做好班干的思想工作;
制定支部的工作重心,如学习型、活动型等等,重心一确定,那么就要按照重心来安排活动,安排班干的重点工作,同时也要做好一些活动的策划、总结、展示工作,这些都涉及到支部的成绩,以后考核的重点就是这些;
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这些呢,比较琐碎,也比较有规律,只要建立好模板,那就以后能按照这个模板开展就行了,如评优、发展党员之类的;
个人推荐:大学班级,以和为贵,团结、温馨、友好,才是重点,大一的团支书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级活动上,多点策划一些能增进同学之间了解的活动,和一些比较温馨的活动,如生日晚会,中秋晚会,等等;日常生活上,班干主动带头,搞些运动,如打篮球、羽毛球,还有,就是宿舍之间联谊,喝喝酒,去逛街等等,都是很容易就促进了大家之间的了解。
初入大学校园,通过竞选,我成功地当选了班里的团支书。因为初高中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我认为大学我团支书的工作也该是一帆风顺的,没成想第一次由团支书组织的团日活动就被我弄得一团糟。
那是我们商学院组织的关于“我和我的祖国”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宣讲活动。在团支书的会议上,学姐介绍这次活动商学院要评选出五个优秀团支部。优秀团支部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有着丰厚的“福利待遇”。我听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地对我们班长说:咱们班,冲着前五去!
于是当天夜里,我就赶出了一篇八百字的宣讲稿。我检查着稿子,看着华丽的文字,心里自信满满——稿子都写好了,这下只剩练了,我们班一定能拿到好名次。
然而,事情并不想我想的那么顺利。大学的班级是个松散的组织,我们和老师的关系再也不像行星与恒星——一个班天天由老师带队。想要聚拢起现在的班级,只能靠我们几个班委。我们原本约定好晚自习排练,却因为许多同学的缺席而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凑齐了人,分布好了任务,结果却因为我和另一个班委关于队形的意见不统一导致班级再次散了架。
眼看着展示的日子就要到了,而我们的排练还没有起色,我心急如焚。既然晚自习凑不齐人,那就其他时候排练吧。于是,我和班长商量好排练的相关事宜,在群里发布了通知。这回人倒是挺齐的,我心底松了一口气。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意见不统一而导致排练效率降低的情况,这回,我“独断专行”,按着我的想法迅速把队伍排了出来。
但是,问题再次接踵而至。一来,被我安排在第一排的同学宣讲声音很小。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的同学,我不好意思开口指责他们,以免被冠上“高傲自大”的名号。二来,班导建议我把声音大的同学移到前排,而我却因为怕打击了同学的自信心也因为不知道如何开口,所以并没有接受建议。
时间不会原谅人的犹豫。一拖再拖,离比赛就只剩两天了。而我们班的表演仍是乱七八糟的一团。年级彩排时,我们突然发现队形不适合舞台。无助、迷茫此刻如潮水一般向我涌来,我感觉举步维艰,想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最后,还是我们班的班导出面通过两次排练给我们“速成”了一个宣讲表演,才不至于让我们班出丑。
这次比赛结束,不出所料我们班获得了不太好的成绩。我强颜欢笑地鼓励大家,心中却充满了沮丧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