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湖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什么专业好就业

湖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什么专业好就业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5
  • 发布时间:2024-05-09 17:55:07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王牌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等。 湖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 国家特
内容详情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王牌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等。

湖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商务(物流方向)

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学

湖北省品牌专业: 艺术设计、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能源经济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入选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轻工清洁生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优势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

特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生物工程

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优势特色学科群:装备制造与检测控制、生物与化学制造

湖北工业大学相关介绍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

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只有1个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该校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法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

湖北工业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推荐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艺术设计

教育部“卓越计划”入选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市场营销、艺术设计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能源经济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入选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

武汉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工程、冶金工程。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具有较强的科学计算、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实践能力,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三、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的学校简介及师资力量:

一、学校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湖北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91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4人。

湖北名师15人,湖北名师工作室8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特殊津贴85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5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如下:

具体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1名,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2名;燕山大学:全国排名第3名;清华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3名;上海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5名;湖南大学:全国排名第6名;江苏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6名合肥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6名。

宁波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6名;同济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20名;浙江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20名;东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并列第22名;中国石油大学:全国排名并列第22名;湖北文理学院:全国排名并列第22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模式:

1、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方案的制定应联系地区企业,准确分析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探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专业人才,详细分析人才需求变化,从而制定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学生创意,以完备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效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3、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机械类国家本科专业标准,根据装备制造行业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结合专业工程认证,深化“产出导向”培养模式,建立由企业及同行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修订,优化,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生必备网。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