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大学
1、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2、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
3、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地址: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
二、南京师范大学
1、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大学城文苑路1号
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3、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78号
三、南京理工大学
1、南京理工大学全景地址:南京市孝陵卫街200号
2、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澜路89号
四、河海大学
1、河海大学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西康路1号
2、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五、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徐州市泉山区金山东路1号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
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
5、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职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熟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省内所有211大学名单: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一、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20年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这可是了不得的创举,若不然,大家上大学只有同性别的同学,该多无聊啊。
南大是我国最早建立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大学,在国际上非常有名气,被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当然,南京大学是江苏省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在国内也是响当当的存在。
二、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简称“东大”,”985工程” 、”211工程“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现东南大学为2000年由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南京地质学校合并而成,现有四牌楼校区、九龙湖校区、丁家桥校区、无锡分校,在校师生3万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有五个学科评估为A+: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我国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现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在校师生3万余人。南航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实力雄厚,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四、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简称“南理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南理工由原哈军工分建而成,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最突出的特色专业为:兵器科学与技术,为世界一流学科。
五、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前身为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以水利为特色,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在校师生5万多人。
四、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特色学科为: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2017年,4个学科(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获评A+。
六、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前身为1936年创立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以药学为特殊色学科,学生就业率是众多高校中最高的院校之一。目前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在校师生约2万人。
七、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大,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可追溯至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目前有仙林、紫金、随园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在校师生约3万人。
八、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可追溯至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现江南大学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2001年合并而成,目前在校师生3万余人。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为一级重点学科,位列A+档。
九、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简称中国矿大,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可追溯至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当时是由外国人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目前中国矿大分南湖校区和文昌校区,在校师生两万多人。
十、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我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目前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在校师生4万多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211工程
1.一个城市高校资源的拥有,有着 历史 的背景和文化的积淀,非一蹴而就。江苏历来为我国高教强省,而南京则为江苏省的高教强市。这个"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京六朝古都。解放前为民国**的首都,解放后为江苏省的省府。南京在解放前,就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十数座全国知名高校。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院、系调整,又新建了一批专科院校。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江苏共有大专院校约34座,其中南京20座左右,占全省的58.82%。改革开放的40余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教事业也同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17年止,江苏现有高校163座,在校学生(含研究生)197.56万人。其中南京市高校53座,占全省的32.52%、在校学生(含研究生)84.07万,占全省42.55%。
2.一座高校的新建不容易。高校不是普通中学,它光人口规摸要达上万,相当于建一个小村、镇。要规划: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场区、住宅区(教工、学生宿舍)、生活区(食堂、商店、超市)、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等,占地少则千亩,多则上万。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征用1000亩以上的项目,要经过国务院审批。苏州没有哪么多土地,承接南京大规模高校资源的转移。其次转移要耗费巨额资金。在当今我国尤其江苏,高铁交通已相当发达。高校异地重建得不偿失。
3.南京高校资源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会少量转移。即南京的高校夲部不动,到苏州等其他城市建立分校。
4.地方人才集聚与高校资源的多寡并不相关。现人才市场已全国(全球)放开,南京高校毕业生,可选择到苏州或其他城市创业、就业;苏州高校毕业生亦可选择到南京或其他城市创业、就业。关键是地方有无与毕业生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以及吸引人才的如:创业、落户、住房、工资、福利待迂等诸多优惠政策。所以一地的高校资源往另一地转移,没有实际意义。
提主脑子想什么?转移到苏州,咋不说去北京? 南京大学去苏州还叫南京大学吗?况且国家现在大力发展南京,南京也是整个江苏省会。只有其他市的高校转来的可能,几乎没有南京转出去的可能。
怎么可能?南京的高校怎么可能全部搬到苏州呢?你要这样想,南京是个六朝古都,有一句话,形容南京,那就是虎踞龙盘,金陵帝王州,都是用来形容南京的,不管怎么说,东部战区的CBD,始终是在南京,我说的是东部战区司令部,他肯定是在南京的,苏州拿什么比,苏州的底蕴怎么能跟南京比,南京的科研院所,在中国排名也是靠前的,南京的三甲大医院,中国也是排名的。我说的是南京的三甲大医院,在全国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这些东西,都是苏州没法比的,哪里有陆军指挥学院,我说的是南京有陆军指挥学院,****总医院,南京***理工大学,这些东西怎么能用?苏州也不可能有。
这是一个没脑子的提问!大学讲究底蕴和 历史 ,谁会抛弃自己的 历史 根基,跑到苏州重新开始?苏州还有多大的免费地皮?苏州 历史 上就不是教育重镇,放着国家重点建设的省会古都南京不待,跑到苏州去!能得到什么?南京有许多大学校址都有百年 历史 ,放弃它?苏州本来就有南京许多大学的分校!还是别白日做梦了!
已经建成:
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这两所都不是普通的“研究院”,而是“研究生院”,和本部一样承担研究生培养的功能。
规划在建:
回答里总是有很多喷子,一味地攻击苏州,事实上在苏州设置研究院的机构里,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并不是最高的层次。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清华大学 汽车 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等等,都是因为苏州优越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才纷纷布局于此。
苏州不仅GDP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人均GDP也是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而且财力雄厚,可支配财政收入位居全国第6,仅次于四个直辖市(省级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深圳,超过了一线城市广州,当然也大幅度领先于南京。而且以上的前提是,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却也是江苏的“奶牛”,每年向省里上缴最高的税收,却总是被省内人攻击。
仅仅以苏州每年向省内上缴的收入中,比第二、三名多出的部分,就可以抵得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的经费之和。所以,即使南京向苏州转移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又值得其它回答里对苏州如此的攻击和抹黑?而且苏州每年对苏北地区的帮扶,都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GDP、人均GDP、全市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全国前十的城市,全国能有几个?江苏除了苏州还有哪家?
而且,南京也根本不会把高等教育资源大批转移到苏州,这个问题根本不会成立。但如此明显的“钓鱼问题”,仍然钓出了大批喜欢抹黑苏州的人。
全球顶级学府——牛津大学,在苏州设立了建校800年来首个海外研究院,请问英国人为什么不抹黑苏州?本来就是互利共赢的事情,但一些人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自我感觉良好。
苏州要的是真心实意的校区,类似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规划在建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而不像南京大学一样,把三本的金陵学院迁到别地,似乎是为了“摆脱累赘”。
每年享受苏州大把真金白银的上缴收入时,并不觉得过分,反而把一些累赘转移掉,又觉得不公平,如此双重标准真是很有意思。
欢迎评论、关注,获取更多资讯、知识
不可能的!高校驻地一般不会动迁转移,除非发生战乱获动荡。抗日战争时大量高校曾随国府内迁西南,战后又陆续回迁各地,经历了动荡。上个世纪,共和国成立,在五十年代曾对高校做了一些院系调整,增设了一些高校,当时最大调整的是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很多系科独立成学院。并迁出南京,如镇江农机学院,无锡轻工学院等(现在是江苏大学和江南大学)。上世纪末,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又对全国高校进行了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增设了和升级了以及合并了很多高校。现在的苏州大学就是当年的江苏师范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院校合并起来的。从发展趋势看,南京的高校不可能迁出南京,全国各地的高校都不会有搬迁的可能,但可能各高校的二级或者三级学院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区需要进行异地扩建,如南京师范大学的中北学院在丹阳异地扩建,江苏 科技 大学在张家港建立分校区等等。
888888888
奇怪!南京的高校为什么要迁到苏州,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哪个省都会重点发展省会的高校。何况南京曾是***时期的首都,高校实力雄厚,在全国都数得上。而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后把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都迁苏州,如果要迁也是上海会把高校迁入苏州吧?
大学在南京就是全国性的学校,迁到苏州就变成了地方学校,知名度会迅速下降。
迁校到苏州不太现实。
我得提醒题主,许多国内名校都在苏州有研究生院哦!
题主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包括南大东南在内的许多高校(不仅是南京的),有许多在苏州有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既有一本专业也有二本专业,其中以一本为主
苏州科技学院既有一本专业也有二本专业,其中以二本为主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三本在苏州
苏州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是三本在苏州昆山
常熟理工学院是二本 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是三本 在苏州的常熟市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是二本在苏州的张家港市
江苏省共有2所985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有211大学11所,分别是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扩展资料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高校。
2、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4、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位于古都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一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5、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简称“矿大”,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