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7
  • 发布时间:2024-04-20 15:15:07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
内容详情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人物的品行,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巧妙所在。

 3.了解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主次分明的特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会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迷信的巧妙。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引出今天的新课:西门豹治邺。简单介绍一下邺。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简单的问题根据预习情况适时解决。

 二、初读课文,巩固生词,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同时思考:西门豹是怎样治理邺的?

 2.指名读生词,注意易错字。

 3.说一说西门豹是怎样治理邺的呢?出示提示: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首先……接着……最后……。请学生说一说,注意语言简洁,条理。

 三、调查了解,从对话中了解真相。

 1.邺治理以前是什么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语。

 2.邺为什么会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请学生读1---9自然段,读完后,集体交流,谈自己从语句中所了解到的真相。

 3.文中两个“闹”字,找出来读一读,从而看出两方面原因。

 4.引导学生以管理者身份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的想法。

 四、破除迷信,惩治恶人,读中体会巧妙所在。

 1.让学生默读10到12自然段,看西门豹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评价一下西门豹的做法怎么样。

 2.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并出示学习提示:

 找一找,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谈一谈,西门豹的用意,做好批注;读一读,读出西门豹当时说话的巧妙性。自学完后,小组内交流。

 4.****交流,引导学生读西门豹的句子,并能从中体会到他的用意。

 5.西门豹在不动声色中破除迷信,惩治恶人,可谓真是巧妙。让学生评价一下西门豹。

 6.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想象,出示:你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会说……你就是侥幸活命的官绅,你可能会说……你就是一位普通老百姓,你可能会说……你就是……

 五、略读最后一自然段。

 破除了迷信,惩治了恶人,西门豹接着做了什么呢?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概括出(开凿渠道,引水灌溉)此时引导学生再次评价西门豹是一名怎样的官员?

 六、回归课题,了解布局

 让学生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一看,明确祥略。引导学生谈一谈这样布局的用意。

 七、作业设计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趣味性作业:替西门豹写一份治邺的工作报告。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天灾人祸

 破除迷信惩治恶人巧妙机智(祥)

 开凿渠道(略)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批注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①西门豹是谁?②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③邺是什么地方?④为什么要治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一步进行教学做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两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官绅,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

 预设:西门豹最终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过渡语:那么邺地最初是怎样一幅景象呢?“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出示表格)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1——9)自然段,找出问题答案,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填写表格

 3、通过读来体会两个“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

 纵观表格,我们发现老大爷说了两句话都带有“闹”字(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年年闹旱灾),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两个闹字含义有何不同?此时老大爷的心情如何?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话吗?

 师:由此可见,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假如你是西门豹,你将怎样做?

 (板书:调查了解)

 设计意图:此部分处理略详得当。其中联系上下文理解“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是重点。猜测环节的设置是为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做铺垫,也是妙招。

 过渡语:————可是西门豹却说:“这样说来河伯可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四、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语:(接上)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到处锣鼓喧天,张灯结彩;老巫婆身着盛装,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十分气派。这时,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1—12)自然段,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在课文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做出批注的能力。

 2、学生们汇报、交流批注所得:

 谁先来汇报一下,西门豹首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出示课件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生:西门豹这样说很妙,他找到了合适的借口、理由,既救出了姑娘,又惩治了巫婆,一举两得、将计就计。

 生:西门豹说话语气坚定,没有回旋的余地。

 问: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西门豹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出示课件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催吧。”

 生:他“等了一会儿”,实际是做出个样子给众人看,让众人相信,连西门豹也相信有河伯。其实是在“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借机把官绅头子扔到漳河里。

 出示课件③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生: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目的是为后面教育官绅和百姓做准备。官绅们提心吊胆,跪下来求饶,说明官绅们确实受到了教育,惩治首恶确实收到了成效。

 问:那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官绅,你受到了什么教育,以后准备怎么做?

 问:看到此情此景,围观的老百姓有何反映?

 假如你此时就是漳河岸边的一名老百姓,你最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巧妙,通过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的形式来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小结:西门豹在调查了解之后,治理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惩治巫婆与官绅头子来教育其他官绅和老百姓,最终来达到破除迷信、统一思想的根本目的。“送送新娘”这一做法真是“妙”到了极点。

 3、回归文本,朗读感悟

 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1、12自然段,细细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

 五、学习第三部分:

 师:(接上)迷信已经破除,天灾依然存在,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兴修水利)

 六、评价人物:

 学了本文,你肯定受益匪浅,对西门豹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评价评价他?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本之后,让学生对西门豹进行整体评价,既是对文本的理解与开拓,又是对课文的深刻把握,。

 七、联系实际,体验情感。

 两千多年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思想十分愚昧。在人们普遍相信鬼神存在的情况下,西门豹就敢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真是胆识过人!今天,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迷信活动仍然存在。谁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吗?

 设计意图:走出文本,向生活拓展,才是语文教学的宗旨。

 八、布置作业:

 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为主题进行调查,并出一期板报。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设计巧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体会西门豹做法之妙,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整个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详略得当,既面的处理,又有点的侧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感。

 板书设计:

 治调查了解将计就计

 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假戏真做

 邺兴修水利一举两得

四年级上册的主题丛书内容如下: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人物故事”。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1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1篇精读课文《西门豹治邺》、1篇略读课文《故事二则》,以及“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让我们感受历史人物的美好形象。

在这一单元的历史人物中,不论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王戎,惩治恶人、造福百姓、有智慧的西门豹,还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扁鹊和拥有恒心与毅力的纪昌,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美好品质的光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这是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详细复述”的基础上的梯度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围绕这一语文要素,在3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和学习提示以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都明确了“简要复述”在课文中具体落实的要求和方法。

如《王戎不取道旁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区分内容的主次,练习简要复述;《故事二则》则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关键词句。

练习简要复述;“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做了归纳和小结,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具体和概括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效果,为学生简要表达提供帮助。

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注意创设学生乐于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激发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题目是“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了落实这一要素,教学时应该注意和前面单元习作要求的勾连。这是在本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在指导习作时,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确定记叙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评改时,将《牛和鹅》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片段作为学生写感受的范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提炼写清楚感受的方法。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