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读了那么多绘本,真有用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读了那么多绘本,真有用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7
  • 发布时间:2024-04-20 14:40:03
01 有位母亲,没有奶水,穷得买不起奶粉,只好熬点米汤给宝宝喝。 孩子六个月时,别人送她一本绘本,这位母亲很喜欢,看了几遍,然后每天晚上都念给孩子听。 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老师说她每天都讲故事给邻座小朋友听,讲得很精彩,如果
内容详情

01

有位母亲,没有奶水,穷得买不起奶粉,只好熬点米汤给宝宝喝。

孩子六个月时,别人送她一本绘本,这位母亲很喜欢,看了几遍,然后每天晚上都念给孩子听。

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老师说她每天都讲故事给邻座小朋友听,讲得很精彩,如果比较长的故事,还会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这句明明就是母亲的口头禅啊)。

这位孩子,还经常和父母讨论新闻里的事情,因为家里没钱买书,经常到图书馆看书。

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源自有位坚持念书 给她听 的妈妈,最初就是简单的绘本。

正如经典的《朗读手册》里说:

很多家长,在孩子未满一岁,就买了很多绘本,这些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本的绘本,值得买吗?读绘本,有什么用?可能很多家长没有细究。

在父母们必看的亲子阅读图书 《幸福的种子》里,作者松居直概括了五个方面的益处

02

什么声音是宝宝的天籁之音?什么声音让它最有安全感?母亲的声音,这是从他在娘胎里、有了听力开始,就一直听着的熟悉的声音。

妈妈念绘本给宝宝听、唱儿歌,使书上的文字和图画,经过妈妈的讲解,伴随着喜怒哀乐的 情感 ,生动地烙印在宝宝的心头,同时激发对话,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

尽管现在有了早教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播放绘本、音乐,但建议妈妈们在宝宝3岁前,多亲自给他们讲绘本、唱儿歌童谣,每天短短10-15分钟,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性格塑造都有很大帮助。

03

生活条件好了,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买各种玩具;有时骂了孩子一顿,心里过意不去,觉得伤了孩子心,再陪她吃一顿好的。这些物质的补偿,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贪婪,越来越不懂得爱,越来越空虚,无法满足幼儿的心灵成长的需要。

经常陪孩子读绘本的父母,是充满爱的父母,爱自然地流淌在父母和孩子中间,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父母经常紧紧抱着孩子,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说话,孩子通过肌肤的接触、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心灵就一点点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 情感 满足的人。

04

国外研究表明,在一个班里,98%的孩子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成绩却相差很大,主要原因在于专注力不同,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专心听讲、专心做作业,而成绩差的同学通常上课开小差、作业拖拖拉拉。

父母如果从小给孩子读绘本,孩子边听边看,逐渐会形成专注、爱阅读爱学习的习惯。

父母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加 游戏 环节:让孩子在绘本里找某个小动物、说说某个角色在做什么,锻炼孩子的专注、观察能力,这样孩子看绘本也会更专心,更能体会到快乐。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把仔细观察、专注这些习惯,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和学习中。

0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一项国际教育组织的研究中,挑选了全球21个国家的孩子进行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中国的孩子,想象力从小被父母、学校打压,学校大环境改变比较慢,父母先从自己做起为孩子营造友好的想象力发展空间。

好的绘本,会有精彩的图画,搭配和谐的颜色,能把人带进奇妙的想象王国。当孩子长期接触了好的绘本,可以熏陶出鉴赏绘本、艺术作品的眼光,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06

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让父母们震惊的事件:

上海17岁男生因为与母亲争吵,跳桥**;

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被警方逮捕;

13岁深圳男生,留下四封连环解密式的遗书后跳楼**……

大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太难懂了,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人和孩子,虽然都是人,但经历、思想完全不一样。大人也是从有了孩子,才开始学做父母、开始学着了解孩子的,绘本是最能反映孩子内心的,透过绘本,大人回到了童年,进入孩子内心。

从孩子出生到十几岁,家长都可以读绘本给孩子听,融入绘本中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与孩子交流,互诉心肠。

父母更懂孩子心,孩子也从小养成与父母沟通的好习惯,教育起来自然更省心。

重点提示父母和孩子养成共读绘本的习惯,对孩子语言发展、内心充实、专注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有明显的益处,还能帮助家长更懂孩子心。绘本共读,越早开始越好。

孩子从小培养爱读绘本的习惯,比玩 游戏 、看电视强一千倍。

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有个很妙的回答:

从小到大,我吃了很多食物,但什么味道、有什么营养,不记得了,现在却长成了我的骨头、血和肉,让我成为一个 健康 的人。读的书,对我的改变也是一样,形成了我们灵魂的血和肉。

读绘本,就是为孩子种下了一粒幸福的种子,不会一时看到效果,因为发芽和收获不是在同一个季节呀。但长期下来,对孩子和父母影响深远,你会惊喜地看到硕果累累的一天。

宝宝阅读绘本的好处有哪些?

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当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您作为宝宝的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意识是非常好的。只要家长方法得当,孩子的阅读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好处显而易见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老师同学都爱和她交朋友;孩子的知识面比较广,丰富的绘本阅读,扩大了孩子的眼界,让孩子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增强了孩子的识字能力,绘本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就让孩子学会识字,不用再特意教孩子认读生字,学会用会意的方法认字识词,让孩子更有语感,特别是在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能够游刃有余。

锻炼思维能力

有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童书,在故事中隐藏了很多生活常识、道理和行为准则,这类绘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经历跟孩子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对孩子来说,亲子阅读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绘本就是他们的玩具,通过绘本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好。

拓展眼界

现在的绘本不光注重好看,也注重实用,大多是针对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或者是讲一些科普知识之类的。

除了故事、童话类的绘本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科普类、历史类、地理类的童书绘本,这类绘本,除了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之外,更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帮助孩子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植入阅读的渴求,帮孩子爱上阅读

我们给孩子朗读,会让孩子认为我们自己就喜欢阅读这件事,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让孩子把书本与愉悦关联起来,进而制造出一种阅读的渴望。而且,阅读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为了要做好,你必须去实践。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成绩也越高。

结语

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肯定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好处,但能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键还在于在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家长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坚持每天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是第一步,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绘本故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哪些能力?

1.让孩子爱上读书

如果家长正在烦恼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那么绘本可是一个好帮手。绘本不仅有精美的图画,同时还伴有诗意的有趣的文字。孩子既能看图,又能学字。对于刚开始学习认字的孩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优秀绘本里的故事质量都很高,能帮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2.帮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

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成人的绘本通常都是给成人一些安慰和温暖,然而儿童的绘本目的却在于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教育意义,让孩子学会爱,学会维护友谊,很多美好的品质其实都可以在小小的绘本中找到,让孩子受益多多。

推荐理由: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会喜欢上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3.陶冶情操

绘本上的图案都是很多艺术家的心血,它们或者简单,或者繁复,但是它们的美丽都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是大人去欣赏名画一样,孩子也能够通过读绘本达到这种效果。无论孩子是否能够看懂,内心对于美丽的追求,和因为美丽而觉得欣喜激动的内心都已经足够了。

4.帮助孩子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发展是指孩子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无论是音乐,舞蹈,社交,观察等能力都能得到好的发展,而绘本正正能起到以上的作用。除此之外,绘本还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读写能力。

推荐理由:可爱的MOMO通过书中的动物、颜色、人物,与宝宝进行躲猫猫游戏,提高宝宝认知能力。整套书既是一个玩具,又是一套书,集玩具娱乐和学习认知为一体。利用书页上的小洞洞,妈妈还可以从家里找一些宝宝常见的东西,把它们藏在小洞后面,让宝宝猜是什么,带给宝宝另一种乐趣。

5.学习语言

除了图画,绘本里还有很多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比较诗歌化,有的像是那种奇幻风的童话一般,又有的像是抒情的散文。这些语言大都充满了诗意和创意力,所以孩子能够通过绘本里的文字来学习语言。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集连贯性的图画、简洁的文字内容和精美的书籍设计为一体,对于儿童学知识、讲故事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有效组织绘本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阅读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

一、巧用绘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绘本读物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插图受到广大儿童喜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绘本留白想象的特点,组织学生对绘本故事进行猜测遐想,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例如在教学《逃家小兔》这个童话故事的阅读活动中,我利用绘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画,想象小兔子还会变成什么?它还会逃到哪里?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去追逐、守护它呢?学生大胆展开了想象,积极发言。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所想象的情节叙述出来,讲给班级同学听一听。同学们大胆想象,发言十分踊跃,也听得津津有味,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又如在教学《搬过来搬过去》这个童话故事时,引导学生尽情想象:鳄鱼和长颈鹿在搬来搬去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这么多麻烦,那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办呢?他们会放弃吗?还是会有别的办法来解决呢?孩子们纷纷说,会共同建造一座适合他们俩居住的新房子。我趁机顺势引导,他们会用什么工具,会建造一座怎样的适合他们俩居住的房子呢?孩子们思维活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又是画,又是说,都在帮鳄鱼和长颈鹿想办法,都在大胆猜测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就这样,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选择最富想象的片段,让学生自由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内容,比如:看了插图,猜测故事情节;读了故事开头,猜测结尾;读了上段,猜测下段。这样,学生们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通过讨论、想象、动脑筋帮主人公想计策等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高效的学习情境,培养了语文能力。学得不亦乐乎!

二、巧用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七岁前就要会阅读,就要练就边读边思考边领会的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就是阅读能力。”在讲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和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封面,猜猜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会说些什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让学生猜猜看,当小兔子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却发现一直比不上妈妈对自己爱的时候,他会想到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在读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表达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学生众说纷纭,都在努力地想妙招。这样,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在悄然提高。孩子们会爱上阅读,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三、巧用绘本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常常将生活的哲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传神的画面传达给孩子。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人为的故意,却能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味道》这个绘本所彰显出的合作与分享的价值取向,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两个环节,其一是安排了一个讨论话题:怎么样做才可以尝到月亮的味道呢?当最上面的人尝到月亮的味道后,他又会怎么做呢?让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体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快乐。感受到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着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韧不拔”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其二是安排了一个“我们大家一起摘桃子”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合作是一种幸福,分享是一种快乐”,孩子们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四、巧用绘本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在阅读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感受,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表达的世界,将静态的物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为学生习作活动铺垫美好的情感底色。

1.模仿日记形式,开启学生写作之门

写日记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将会受益很多。如果我只是要求,学生是肯定提不起兴趣的。于是,我利用绘本《昆虫的日记》,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昆虫的日记》系列有《蚯蚓的日记》《屎壳郎的日记》等8册,是极为有趣的图画书,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每一册都是以日记的方式书写,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蜘蛛等昆虫的观察及思考。绘本从昆虫的观点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点滴生活,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蚯蚓的日记》等系列昆虫日记,能够体会到写日记的快乐,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到写日记并不难,从而能写下自己看到、想到、听到的,写出在家里、学校发生的事情,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乐在其中,发现原来写日记是这么简单、有趣!

2.学习表达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阅读与写作两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在中年级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欲望。我在讲《鳄鱼爱上长颈鹿》的故事时,组织学生进行了写话,原因是发现作者在编故事的情节时运用了反复的写法,每一次情节都是按照(鳄鱼大胆设想——勇敢尝试——事与愿违)的故事情节来安排的。在发现了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时,当我讲完鳄鱼失败了两次的故事情节之后,激发孩子们大胆想象,编写接下来鳄鱼可能又会进行怎样勇敢的尝试呢?又会发生怎样事与愿违的故事呢?孩子们在自己大胆想象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中欲罢不能,不吐不快,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写完再与同学相互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孩子们乐此不疲,陶醉其中。

总之,巧用绘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巧用绘本,可以为学生的“读”与“写”架起一座桥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巧用绘本,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充满浓厚的童真、童趣和童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