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8
  • 发布时间:2024-04-20 10:10:0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_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23、 《古诗词三首》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ɡ ( ɡuì ( ) yú ) ( zǐ ɡ u ī ( bái lù ) ( ) ( su
内容详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_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23、 《古诗词三首》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ɡ ( ɡuì ( ) yú ) ( zǐ ɡ u ī ( bái lù ) ( ) ( suō yī ) yún tián ) 二、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桑 ( 嗓 ( 笠 ( 莅 ( ) ) ) ) 赛 ( 塞 ( 绩 ( 债 ( ) ) ) ) 耘 ( 耕 ( 昼 ( 宙 ( ) ) ) ) 路 ( 鹭 ( 原 ( 源 ( ) ) ) ) 三、我知道下列黑体字意思。

绩 A.把麻搓成丝或绳 (1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傍 A.靠近 (1) 傍晚 川 A.河流 (1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 B.功业、成果 )(2) 成绩 B.临近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 B.平地 )(2) 川流不息 ( ) ) ( ) 四、我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能完成下列各题。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句描写时间是 是 ,地点 。

“闲人少”原因 是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诗句描写地点在 是 有 景色。

3.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作者是 人 了 。展现了 、 、 、 。

,时间 , 诗 中 景 物 ,形成一幅 代诗 。

这 首 诗 描 写 。

4. 《渔歌子》这首词是 写,表现了 桑 ( ( ) 嗓 ( 鹭( ) 五、课内阅读我最棒。

乡村四月 [ ] _________ ) 塞 ( ) 耕 ( ) ) 赛 ( ) 耘 ( ) 路 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默写古诗。

2 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 诗人对乡村风光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对劳动生活、劳 动人民____________之情。

3 诗中_______、_______两个字表现了农民繁忙紧张生活。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 A 45° 2 1 F D A 1 D F 3 4 B E C B E C 正方形 ABCD 中,∠EAF=45° 推导说明: ∠1= 1 ∠BAD 2 1.1 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BC、CD 上,且∠FAE=45° ,求证:EF=BE+DF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45° A B E 4 5° A x a B 1.2 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BC、CD 上,且 EF=BE+DF,求证:∠FAE=45°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E 4 5° a x B A B A 挖掘图形特征: D b F x-b a+b C E' D b F x-b C x-a x-a a+b E 45° A x a B A 4 5° x E a B 运用举例: 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E、F 分别是 AB、BC 边上的点,且∠EDF=45° .将△DAE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DCM. (1)求证:EF=FM (2)当 AE=1 时,求 EF 的长. A D E B F C M .以 D 为顶 2.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 点作一个60° 角,使其两边分别交 AB 于点 M,交 AC 于点 N,连接 MN,求△AMN 的周长. A M N B C D 3.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C=90° ,BC=CD=2AD=4,E 为线段 CD 上一点, ∠ABE=45° . (1)求线段 AB 的长; (2) 动点 P 从 B 出发,沿射线 设运动时间为 t,则 t 为何值时, ..BE 运动,速度为 1 单位/秒, △ABP 为等腰三角形; (3)求 AE-CE 的值. A D E B C 变式及结论: 4.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边 BC,CD 上,且∠EAF=∠CEF=45° . (1)将△ADF 绕着点 A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ABG(如图 1) ,求证:△AEG≌△AEF; (2)若直线 EF 与 AB,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M,N(如图 2) ,求证:EF =ME +NF ; (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 3) ,请你直接写出线段 EF,BE,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2 2 2 A D A D N A F D F F B E C G B E C M B E 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2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看拼音写词语。

suō yī ruò lìchénɡ jìbái lùzhòu yè yǎnɡ cán sānɡ yè sài wài辩字组词。耕() 赛() 衰()耘() 塞() 蓑()绩() 须() 笠()渍() 需() 粒()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____________ 川: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_ 供:_________ 傍: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箬笠: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 归: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 村__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从“桑阴”一词 中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也傍桑阴学种 瓜”一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__________。

4.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是在________季,地点是在____________。

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 __________,桃花 的颜色是_____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5.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想象出山 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象出小 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默写。

乡村四月宋翁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唐张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答案看拼音写词语。

蓑衣 箬笠 成绩 白鹭 昼夜 养蚕 桑叶 塞外 辩字组词。

耕(耕田) 赛(比赛) 衰(衰老) 耘(耕耘) 塞(塞外) 蓑(蓑衣) 绩(成绩) 须(必须) 笠(斗笠) 渍(污渍) 需(需要) 粒(饭粒) 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陵和原野。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句意: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 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不懂。

供:从事。

傍:靠近。

句意: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 的下面学着种瓜。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织成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 具。

归:回家。句意:江上一位老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 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村初夏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 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从“桑阴”一词中可 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象,“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表 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

3.《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词。

4.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是在春季,地点是在西塞山前。作者写 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白,桃花的颜色是红,箬笠 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青和绿,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5.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我能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中想象出山原翠 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想象出小孩在树 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感受到桃红水碧、 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

默写。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_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练习题

古诗词三首习题 一、默写 独坐敬亭山 [ ] , 。

, 。

二、组词 螺( 摞( 骡( 三、解词 敬亭山: 厌: 和: 青螺: 忆江南: 谙: 四、填空 ①《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 。

②《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 。旧: 。蓝: 。

。曾: 。

洞庭: 。潭面: 。

。闲: 。

)潭( )谭( )坛( )庭( )廷( )挺( )谙( )暗( )蜓( )亭( )停( ) ) ) 望洞庭 [ ] , 。

, 。

忆江南 [ ] , 。

, 。

?达作者 ③《忆江南》是( )代诗人( 经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所留下的印象,赞美了 。诗中的 写出江南的风光。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 ( 托了诗人 写 ) 。

(. )的作品。通过作者回忆曾 两句描) ,又抒发了) 、 ( )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 。

)的手法 。

“相看两不厌” ,表达了 。

“相” “两”二字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 。

结句境界;这两句诗中( )中有( ) ,无论是( )与( )都烘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 表现出 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 。

(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总写 。(4)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 确切的比喻,描绘 光水色比喻成 词的结尾用( 。

)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的 ,将洞庭湖的山 ;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5 ) “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吗? 六、解释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七、写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怎样复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四年级 语文知识 点

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近义词 :

装饰——装扮 朴素——朴实

独特——特别 鲜嫩——新鲜

照例——按例 率领——带领

倘若——倘使 和谐——祥和

反义词 :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照例——破例 附近——遥远

词语扩展:

AABB式:

甜甜蜜蜜 星星点点 隐隐约约

吞吞吐吐 浩浩荡荡 恍恍惚惚

郁郁葱葱

课内词语:

屋檐 构成 装饰 凤仙 顺序

华丽 独特 照例 率领 觅食

踏步 倘若 和谐 甜蜜 梦乡

催眠曲 天高地阔

理解词语:

时令季节。

朴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鲜嫩新鲜而嫩。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率领带领(队伍或集体)。

倘若表示假设。

天高地阔大地辽阔,天空高远。文中形容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

和谐①配合得适当;②和睦协调。文中是第一种意思。

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反义词

害怕——勇敢 安全——危险 欺负——保护

故意——无意 顽皮——乖巧 结实——虚弱

无缘无故——事出有因 摇摇摆摆一平平稳稳

理解词语

无所谓: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

神气:自以为优越而得意或傲慢。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顽皮:( 儿童 、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惊呼:吃惊地叫喊。

惹怒:指处于被激怒的愤恨状态。

扇动:(像像扇子的东西)。本文指的是扇动翅膀。

助威:帮助增加声势。

昏乱: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纷纷:(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摇摇摆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文中指鹅行走不稳的样子。

句子 解析

1.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大家都说”毫无疑问说得是对的,所以“我们都相信”也在情理之中,毋庸置疑。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分句,分别说出了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及其原因。简洁明了,对比鲜明,为下**了铺垫。

2.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完全两样”一词的转折体现了“我们”对鹅的态度与对牛的态度的不同,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两个“才敢”表现了“我们”特别害怕鹅。

3.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中可以看出“我们”走路很轻、很慢,可见“我们”很害怕。有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4.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从“竖起头”“看了看”“爬到”“走过来”“伸长”“叫着”“扑打着”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看出鹅见到“我们”时一副傲慢神气、目中无人的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跑了过来”“赶上”“张开”“咬住”“拉住”这一连串的动作再加上“啪嗒啪嗒”的跑步声和“吭吭”的叫声更突出了鹅的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6.它用全身的力量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拖”“啄”“扑打”写出了鹅对弱小的“我”越来越残暴了,它无视“我”的哭叫,反而更凶,也可以看出“我”当时的胆怯和无助。

7.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临近期末,以下我们班的复习计划: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精读课文的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 对子 、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

4、提高 作文 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 文章 ,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字、词、句

1、字

会认生字

(一)的200个生字。练习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组词 ;多音字组词等。

注意:

(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

①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四字 成语 ,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③读读背背的词语,不但会写,还要求会运用。

3、句子

(1)感知比喻句、反语

(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二)阅读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4课和第21的四首古诗。

(三)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习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四、 措施 :

(1)教会学生 复习 方法 ,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辅差工作不放松。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

我的目标是:努力,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总结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上下册全集)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整理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归纳

★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2)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removed].insertBefore(hm, s);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一、复习目的

1、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四、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

(1)词语: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不单独列出,放入阅读训练中完成)、根据句意写词。

(2)改错别字。

(3)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补充句子。

(4)加标点符号。(双引号的特殊用法、顿号、分号)

(5)改写句子。(陈述句、反问句等)

(6)排列句子。

2、课内每单元的重难点:(1)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及重难点。(2)课文后面的问答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3、阅读训练:对阅读短文进行以下训练:

(1)找找中心句。(2)找找近、反义词。(3)词义的理解。(4)相关内容的概括。(听力)(4)回答问题。(如何回答到点子上)

4、习作训练:(1)审题训练。(2)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知识点

一、生字 组词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lǒ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来)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二、多音字

笼:lónɡ(鸡笼、蒸笼) lǒnɡ(笼罩、笼络)

闷:mēn(闷热、闷声不响) mèn(烦闷、闷闷不乐)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 hào(号令、括号)

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兴隆)

观:ɡuān(观看、奇观) ɡuàn(道观、白云观)

薄:bó(薄弱、单薄、薄雾) báo(薄纸、薄片、薄纸) bò(薄荷)

三、 近义词

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四、 反义词

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五、文中四字词语积累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六、理解词语

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雾很大。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闷雷:声音低沉的雷。

涌来: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四年级语文古诗 学习 方法

古诗是古人创作的优美诗歌,字词比较难理解,含义深刻,那么,如何学好古诗呢?

一、了解时代背景

诗人常常借诗来抒发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小学生古诗学习方法。因此,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如《蚕妇》一诗,诗人借助诗歌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了解了这一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诗中的内容了。

二、审清题目意思

要理解诗的大意、主要内容,首先要审清题目的意思。如题目《早发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发”表示“从……出发”,整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审清题意,对全诗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三、掌握字词意思

古诗中有些字词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如《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现在的意思是动词“坐下”,而在诗中却当“因为”讲,与现在的意思差别就很大了。

四、理解诗句的意思

先理解词义,再把词语连起来就是整句的意思,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先理解“朝”“辞”“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全句可解释为“早晨离开了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五、懂得诗的写作手法

古诗在写作上有许多艺术手法,如采用比喻、夸张、烘托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诗的意境。如《夜宿山寺》一诗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张的手法写楼的高;“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天上仙人的丰富想象来烘托楼的高。

六、挖掘诗中蕴含的哲理

学习古诗不仅要了解诗的内容、意思,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如《登鹳雀楼》一诗,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不仅要懂得诗句的意思是“要想把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还要弄清诗句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七、体会诗人的感情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要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绝句》一诗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不仅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的开阔胸襟,还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 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 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 成语 。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指导学生写好 作文 。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 复习方法

1. 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 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 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 总结 。

四、复习具体安排:(略)

五、复习注意的问题

1. 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

2. 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4. 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

5. 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部编版

★ 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知识点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部编版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