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于7月16日起填报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16至17日,每日9:00-20:00,参加联招的考生登录中考志愿填报系统网上填报志愿。
用户名为考生准考证号,初始密码为考生身份证号后6位。考生登录系统后,可自行修改登录密码。7月17日20:00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网站关闭。
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填?如下:
各个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不同,志愿填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填报本科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7日到7月1日。高考志愿填报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通常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因为填报志愿需要参考考生的实际分数情况和录取情况等因素,而这些信息都需要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才能得到。具体的填报时间会因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省份可能会提前几天或者延迟一些时间。
因此,考生们需要根据当地的通知和规定,及时了解填报时间。填报志愿前,建议考生和家长们认真咨询学校招生办公室、招生计划等相关部门,获取准确的招生信息和要求,以便更好地确定志愿,提高被录取的机率。
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们需要合理规划,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等因素,慎重选择志愿,并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制定多个志愿。这样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机率,同时也留下微弱的备选余地。
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录取规则,合理选择填报顺序。通常来说,第一志愿是最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但考生不能过于追求完美,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录取情况,合理办理各个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关系到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考生及其家长们需要认真对待,全面了解招生信息,制定合理的志愿,提高录取的机会。
扩展知识: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
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以下几点希望对你有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
2023年高考报志愿截止时间是7月31日。
2023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截止时间为7月31日。第一次志愿填报是6月26日9时至6月28日12时,考生填报艺术类本科批次志愿、体育类本科批次志愿,以及提前本科批次志愿。6月26日9时至6月30日17时,考生填报普通本科批次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高考报志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其中提前批最早进行,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完成报考,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下旬完成报考。
正确评估考生的高考成绩。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在本地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知道自己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类型的学校。合理对待考生的兴趣和能力。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自己的能力不宜从事的专业。
以免影响进校后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了解报考专业的学习内容要求、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可是现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一是就业人数多,二是正如一些企业所言,匹配的“人才”很少,所以大学选择发展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预填志愿样表
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
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3、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
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以往有的考生踩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网络不顺畅报不上。
高考高职报志愿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分两次集中填报。
第一次集中填报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实行分段截止。第二次集中填报时间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
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7:00;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专科批、体育本专科批、技能高考本专科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
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录取批次关系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夏季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年6月29日09:00到7月31日18:00,详细介绍如下:
一、填报方法:
1、首先要确认想去的学校有哪些,然后了解各个院校的招生计划,再根据自己的分数筛选合适的学校,最后按照专业和文化做选择。
2、艺术类一般是在提前批提前填报,提前批有三个志愿,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先看合格证,看看获得了哪几个学校的合格证,找排名靠前的,再看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小分的限制。
3、通常艺术院校很少有第二志愿录取的,因为报名人数多,第一志愿都招不完,第二志愿也不希望空着,所以建议学生填一个冷门的或外地院校的第一志愿,相反容易考上大学。
二、报考志愿注意事项:
1、详细了解招生录取政策,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的高校招生政策规定,以及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太一样的,对不同院校和专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认真阅读填报志愿权威资料,要认真阅读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高校招生计划,以及将公布的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详细了解各高校招生计划,近年录取情况等相关参考资料。
3、根据本人的高考成绩,成绩排名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不要迷信非官方渠道的所谓权威数据权威分析。
4、准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平行志愿政策,促进考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填报高考志愿,省教育考试院制作发布了《高考平行志愿政策解读》视频,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详细解读按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政策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