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高校专项计划个人陈述

高校专项计划个人陈述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4-20 05:25:04
高校专项计划个人陈述如下:尊敬的各位老师: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到我的自荐信。我叫xxx,今年18岁,现就读于xx中学,在这所省级示范性学中,高中三年级理科班总人数1500人,可谓高手如云,卧虎藏龙,而我又在最好的培优班,在学习方面自然
内容详情

高校专项计划个人陈述如下:

尊敬的各位老师: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到我的自荐信。我叫xxx,今年18岁,现就读于xx中学,在这所省级示范性学中,高中三年级理科班总人数1500人,可谓高手如云,卧虎藏龙,而我又在最好的培优班,在学习方面自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可我没有屈服于这种压力,而是化压力为动力,刻苦学习,别人做一道题,我便做两道,别人学一个小时,我便学两个小时,就这样,扎实的基础,严谨的学习态度,使我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成为父母和老师的骄傲。

我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学生。早在高一我便以优异成绩通过学校组织的选拔,成为少数能进入奥赛班的学生之一,为了不与正常课程冲突,学校将奥赛班上课时间定在了晚自习放学后和早自习上课前。

这样一来,每天早上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时,我已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晚上,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时,我还要奔赴奥赛班进行另一场战斗,直到23:00夜深人静时,我才为我忙碌一天画上句号,这生活虽然忙碌,可我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以此为荣,因为我有坚定的信念,可以克服夏日的酷暑,秋夜的孤寂,冬季的寒冷,因为我知道实力决定地位,努力决定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取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省预赛一等奖,第二十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河南省预赛一等奖,“英语周报·卡西欧杯”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一等奖。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学生,每当我读到中国近代史看到祖国由天朝上国变位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我便心痛不已,为什么我们会被别人欺辱?我们为什么积贫积弱?我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最终答案。因为我们的工业不发达,没有高素质的理工人才,没有可以支撑起整个国家的工业支柱。

想要祖国强盛,要想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定要走工业化的道路,就一定需要优秀的理工人才,而我作为一个热血青年,难道不应投身于工业化的浪潮中为祖国献一份力吗?要想成为优秀人才就一定要接受顶级学府的教育培养,而华东理工这所211名校正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地方。

与传统印象中的理科生不同,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关注国际风云,经济形势。看天河一号笑傲群雄,看嫦娥奔月,看天宫入天,以此来拓展我的视野。在学校,我参加校学生会,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筹备书法比赛,组织体育艺术活动,处处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由于认真的工作态度,我被学生会评为“优秀干事”。我曾在校元旦联欢晚会上一展歌喉,一首《精忠报国》赢得满堂喝彩。

十二年求学风风雨雨,几多坎坷,几多忧伤,在寒风中疯狂背书,在夜深人静时青灯苦读,为的是高考,为的是进入心中的圣地,阳光高考使一次难得的机遇,是进入大学殿堂的结晶,也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心之所向,为你痴狂,华东理工,成就梦想,祝愿华东理工越办越辉煌,也希望贵校能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接受一个赤子,给我一个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机会,以期早日报效祖国。

恳请贵校领导能够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写个人陈述的注意事项

写自我陈述(自荐信)是参与高校专项(农村专项)、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的第一步。写自荐信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梳理自己的学习生涯和学习成绩的过程,也是高校认识和了解考生的重要媒介。考生通过初试进入面试是非常重要的。

收集想法,列出你的成就,并定义你的学术或专业目标。列出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写下一些让你实现目标或兴趣的经历和人生转折点。描述你面临的挑战。你可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所以你需要先描述自己为什么与众不同,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

自主招生可以报几个学校

高中选地理,将来大学可以选的专业如下:

1、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的内容多但是不精,需要掌握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科知识。不专业的说就是处理数据,然后将数据通过计算机等工具可视化,分析,呈现。地信专业在目前来说就业领域较宽,但是需要的大多是高学历人才。

2、遥感科学与技术(RS)

遥感专业和地信专业相似,它们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大致相同。简单的说地信是处理数据的,遥感是获取数据的。遥感人是通过卫星,GPS,等工具采集加工数据。与地信的差不了多少。

遥感专业目前就业领域较宽,但是同样的,低学历的人才薪水普遍较低。该专业在双一流高校中开设的不是太多,其中双一流高校中武大的遥感全国最强,其次是北师大,而后是中南。

3、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该专业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开设的大学中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南等都较强。

4、测绘工程

该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扩展资料:

大学排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

B+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B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完成后如何提交

自主招生学校数目不限,但有些学校的考试时间存在冲突,需要考生自己选择。

自主招生一般时间:

3月初,高校发布招生简章--3月中,考生提交申请材料--4月初,高校审核考生材料--4月底前,高校公示初审通过考生名单--6月7-8日,考生参加高考--6月10-22日,高校考核--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录取。

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扩展资料:

报名程序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原则进行报名。然而,不管是“中学推荐”还是“个人自荐”,中学和学生一定要遵循“诚信”的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申请和推荐工作,申请材料必须真实。

1、校荐:每年,各大高校都会给高中院校一些自招的考试名额,这些名额都会按照高中课程成绩和学科竞赛来给予学生校荐,其实就是你的平常成绩和考试成绩越好,而且获得的奖项越多,这样你获得的校推几率就越大。各高校给中学的校荐名额数量一般是根据2012年中学取得自招加分资格的人数来定的。

2、自荐:自荐是由学生写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向大学申请自招考试资格。这里也是有要求的,不同大学对参加自招资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越好越出名的大学规定就越高。不过通常情况下都认同下面这些条件的。文体特长、市优干、市三好、参加过大学的自招夏令营并获优秀成绩、学科竞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自主招生

保存之后自动提交的。

重新登录后能够看到填报的志愿,说明志愿已经保存,这功能与提交是相同的,完全肯定是志愿填报成功。

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样表上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填错栏,填错位。

考生每次上网填报志愿都是有时限的,考生每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关系

高考填报志愿的实质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学校和专业。从近几年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实现“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并不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陷入“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的矛盾之中。那么,学校与专业怎么选择呢?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批次的院校应有不同选择。

2、拓宽信息渠道,全面准确地掌握填报院校和专业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密切关注教育部阳光高考、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湖南招生信息港这三个招生****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

2.2根据自己所报考的类别,收集相关院校的具体招生政策。

2.2.1是参考省教育考试院所编发的招生计划书上的院校信息;

2.2.2是通过登陆院校官网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

2.2.3是对心仪的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四是通过咨询会电话网络等方式了解。

2.3既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共性”,更要了解相关院校的“个性”,即各院校的录取规则。

如招生院校某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性别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是否实行“专业级差”等等。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