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一小萝莉是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每次见到她从学校回家都特别的开心,每次问她爱上学吗?她都会大声的回答"爱上学呀,爱读书呀",我们都觉得这个小朋友真棒。但是,小萝莉在下半学期入学后,就变的没有那么开心了,经常哭丧个小脸,甚至在问她"今天上学开心吗?"的时候,她都会嘟嘟小嘴说不想上学了。和她的妈妈聊天后才知道,原来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孩子经常要做作业到很晚才能睡觉,有时候字写的不好了还会受到批评,有些不开心了。
目前,很多地方的孩子从幼儿园高年级阶段就开始写作业,并且作业负担会越来越重。在孩子上到小学的时候,作业会被认为是孩子有没有好好学习,态度认不认真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显得非常重要。而刚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的孩子,很多都会不太适应这个阶段,而造成孩子厌学的心情。伴随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转变,这种厌学的情绪可能会愈演愈烈。
过多的作业会让孩子心力憔悴。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天性仍然是玩耍,是绘画,是听故事,是培养对科学对自然的好奇心。这个时期的孩子应当从快乐的玩耍中学知识,并非用大量的作业消磨他们的美好时光,不然他们会感觉沮丧、焦虑,他们会认为上学就是一种无聊的事情,是一种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这个时期孩子的作业最好能在学校完成,回到家中的时间都是他们的自由学习时间,他们可以阅读故事书,可以绘画,也可以搭积木过家家。如果真需要在家里做一部分作业,写作业的总时长也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每过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
过多的作业对孩子来说会成为一种负担。小学高年级直到初中高中的学生,他们一天要在学校学习七到八门课程,他们在学校的负担已经非常的重。每一门课程都要布置适量的作业,结果他们回到家中后就会陷入无边无际的作业的汪洋大海中,很多孩子写作业会写到晚上9点10点,孩子长时间坐在那里写作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孩子晚睡早起导致睡眠不足,因为疲惫孩子又会暴饮暴食影响一日三餐的正常规律。
过多的作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个孩子要想成绩好,完全不是多做作业就可以的。孩子除了写作业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思考,思考课本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总结起来,思考如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学生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大量的时间来背诵记忆,大量的时间来预习和复习等等。作业过多,学生们就没有时间去预习、去阅读、去思考总结,那么孩子的成绩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大量的作业只会培养出平庸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把作业当成任务完成就好的孩子。
老师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对教学方面来讲意义不大。如果一个孩子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概念不理解,你这时让他抄写10遍,他可能还是不理解,反而浪费了孩子们的时间。这时老师能不能通过一种更有趣、更生动、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办法,让学生们理解并记住,这样可能会更加的有意义。
孩子一旦作业没有完成或出了问题,接下来的批评会在他们的内心形成一道阴影。现在很多的学校和班级都建立有微信群,如果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不但孩子会受到批评,连孩子的家长也会一起受到老师的批评。有不少学生的家长甚至还会被叫到学校被老师当面批评。孩子的作业负担,不仅仅成为了孩子内心的一道阴影,还成了家长心里的一道阴影。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学生,还会影响到一整个家庭的幸福。
过多的家庭作业催生很多的家庭矛盾。很多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父母的辅导,很多的父母在这方面又没有科学的方法和相应的耐心。这直接导致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怒吼甚至打骂自己的孩子笨,不专心等等。导致家庭当中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感情的纠葛。有的家庭父母双方甚至会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产生矛盾,让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变得摇摇欲坠。
虽然我们目前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但是在很多的地方,依然的延续着一些老套的教学方法,和简单粗暴的教学目标。过多的布置家庭作业,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就能提高成绩的思想就是这种落后模式的继续,对很多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好的影响。有些教师把作业直接当成是学生家长应尽的义务,对家长冷嘲热讽的作风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希望我们能对教育和孩子的学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摆脱一些旧有的模式,放飞孩子的理想,解放家庭的烦恼,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幸福和优秀。
第一种态度,是接纳。当我们看到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就会有情绪,对老师有一些埋怨,产生了作业根本写不完的想法。情绪升起的时候,孩子就缺少了行动了,磨蹭,拖拉现象更重。而这时,父母如果一味的催促反而效果不好。可以帮助孩子将作业分成若干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 ,给予支持 和鼓励。让孩子通过自己亲自做,确定一切都可以搞定。
这样的老师想让学生靠死记硬背提高成绩,这是一种最愚笨,最不科学的,最低效的方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僵化,我们从小要培养的是学生能力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学得扎实而灵活,理解是王道。
一味机械地只会消耗学生的耐心,到了初中如果光凭死记那更行不通,代数,几何,物理都需要的理解力,罗辑思维,将会使学生一下子跟不上课程,从而缀学。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求老师,因为老师不可能因为你一个学生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你只能也是最高明的方法换环境。不知能不能理解。
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没有知识积累,哪来的创造?害怕孩子吃苦,干脆就不要叫他(她)上学,都是过来人,还不知道上学那份苦吗?你不是老师,就不要强充内行,横加干涉老师的工作。你如果硬要这样,会让你的孩子为难。如果你真觉得老师不行,那就自己教,看你能个什么幺蛾子来!
首先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在错误中改正,让孩子在作业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其次源于不同老师的风格,他们布置作业的数量和侧重也有所不同,有的老师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老师则以课后题海为主,所以自己的孩子是否匹配老师的风格,那就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了。
再次老师布置时,是根据整个班级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发放,而不是以学生个体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如果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好,那么老师的作业相对能够接受和胜任;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的话,作业写起来会显得困难和吃力。
最后对于作业多少的问题,不以家长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主,而是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效能和结果来鉴定,因为同样的作业,不同水平的学生所需要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率、所花费的精力和所努力的结果则不同。
现在的小学生不仅仅是作业多的问题,更重要的话就是自身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学校带来的压力,还有一方面,就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有就是家庭方面的压力,所以就造成了在一二年级,非常初级的一个教育阶段的时候,孩子们的书包非常的重。而且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的到十一二点钟才能睡觉。
一;学校的压力来源。
所以在很多学校的话,其实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特别是对于各科的老师,还有班主任之类的,都有一定的绩效考核。如果自己的学生科目成绩在期中期末的时候不达标,或者说比较落后的话,那对于老师的一个评级职称绩效考核之类的。都是要扣很多的钱,那这个时候老师们只能无意当中,把这种压力放到工作当中去,只能给学生不断的布置作业。不断的考试,不断的测验,来加强他们的一个考试成绩。
二;来源于家长方面的环境因素。
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出发的话,其实很多的学生数量也是不断的增多,那么这就意味着整个的一个社会压力也非常的大,特别是现在的很多家长之类的都非常喜欢攀比。比如说有的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一些奥数的题目。
这种家长之间的互相教育的攀比的话,让一定的家长在心理上有一定的紧迫感和焦虑感。所以的话无形当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给他安排多门的课程,在假期的时候也会补课。
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因为现在其实整个国内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4多亿,不管是在就业上,买房上或者其他方面上之类的。
其实都可以看到非常的紧张和有压力的,那这个时候,其实很多的家长都替自己的孩子担忧到了未来就觉得在小的时候。如果小升初还有初升,高中的时候考不好的话,对于以后就不能上个非常好的大学。
这就影响着以后直接的一个工作,还有学历的一个压力,所以的话家长只能不断的给孩子施压。让他的成绩得以提高,所以的话其实小的时候不仅要补课。同时的话要考各种试,因此的话书包里面都是作业,要么就是试卷。
对于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确实非常受关注,现在社会不一样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孩子们身上肩负的使命也不同了,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给他报辅导班,因此他们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完成补习班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小小的孩子承担了过多的学业压力,而父母也是为了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但是现在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允许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挺不错的政策,确实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了。
每次孩子要做作业的时候就是我们头疼的时刻,他还小,没有办法独立完成作业,需要我们大人在一旁辅导着,但是才小学的他不知道为什么作业那么多,每次都要辅导到很晚,我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陪着孩子做作业,精力真的有限,实在是力不从心。
有的家庭经济能力好一点,可以请家教老师帮忙辅导孩子;可是大多数家庭平时的工资只够维持正常开销,所以没有多余的钱请家教,教育部发布的规定不仅减少了孩子们的负担,也让一个家庭减少了经济压力,等到孩子三年级以后,他也能自己完成作业了,而且不用过多操心,平时监督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中国教育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前段时间上映的电视剧《小舍得》就反映出来了,孩子们还小,他们不应该承受那么多压力,对他们的童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业是为了巩固今天学习的成果,不用特别多,只要能学懂就好,学习其实也在于精,过多的作业反而让他们有了厌学心理,开始抵触学习,所以布置适当的作业让他们完成,给他们的童年多一些快乐和健康。
小学生作业多压力大,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如今,孩子要的少,家长的希望,期待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生怕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生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没个好前途。因此,从孩子一入园,就开始辅导孩子做题,背诗,算算术,到了小学,家长天天训问孩子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如果说做完了还好,如果说还没有,迎接的不是怒喝,便是鞭笞。这叫孩子的压力怎么不大啊!
三,凡事皆有度,学习靠自己,学校和家庭都是外因。按说,学校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让孩子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拼命学习,这都没有错。但是,凡事皆有度。什么是度?教育部、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过60分钟。这就是度,就是结合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制定的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作业标准。一切过这个时间的重复作业,惩罚作业,高难度作业都是违反规定的。
再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学校老师家长都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孩子长期作业多压力大,很容易厌学、逆反出现心理问题等等。
四,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小学生减轻作业多带来的压力。
1.改变观念,孩子健康成长较重要。要减轻孩子作业多的压力,家长首先要转变唯有考大学才是前途的观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考生。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一切都是白费。所以,在增加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才是较重要的。
2.帮助孩子寻找快乐因子,让孩子减轻疲劳,缓解压力。如果孩子的作业多压力大,家长可以做一些服务工作,给他端杯茶,削个苹果。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家长的支持。等孩子的作业做完了,陪着孩子看一看儿童娱乐节目,读一读“阿衰”“米小圈”等等。让孩子笑一笑乐一乐,将疲劳和压力全忘掉。
3.孩子做完作业,完成了整天的学习任务,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逛逛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农村的可以看看田野的庄稼,逛逛果园生态园等,让孩子放眼绿地,寻找大自然中的乐趣。
4.在孩子作业间隙,家长还可以跟孩子打打球,跳跳舞,唱唱歌,听听音乐,玩玩悠悠球等等,劳逸结合减轻疲劳和压力。
5.要增加孩子的充足睡眠。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不要让孩子熬夜,有时候,即使作业没写完,家长也要强迫孩子睡觉。
总之,小学生作业多压力大是个普遍现象,作为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学习做作业,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他自己,自己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成绩再好也是废品。家长只有积极帮助孩子减压松绑才是较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