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速度因人而异,具体是否正常要根据跑步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一般情况下,两分钟跑一公里的跑步速度的解读:
- 对于男性跑步者来说,这个速度可能比较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快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跑步者每公里配速在4分30秒以下是较为健康的跑步速度。因此,两分钟跑一公里的速度相当于每公里配速为3分钟,符合健康标准。
- 对于女性跑步者来说,这个速度可能相对较快,但并非不可达到。女性跑步者的每公里配速较男性稍慢,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为每公里配速在5分30秒以下是较为健康的跑步速度。因此,两分钟跑一公里的速度相当于每公里配速为4分钟,虽然稍快一些,但仍然在健康范围内。
- 除了性别差异外,年龄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跑步速度。对于年长的跑步者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人来说,这个速度可能相对较快,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对于年轻的、健康的跑步者来说,这个速度可能比较正常或者稍快一些。
总之,两分钟跑一公里的速度因人而异,具体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建议在跑步时注意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当适当减缓跑步速度。同时,坚持跑步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但需注意跑步前后的热身和拉伸,以及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8分钟跑完1公里,配速肯定很慢,特别是只跑了1公里。
如何认为跑步速度慢呢?跟跑量非常有关系。如果你只是跑了1公里,每公里配速8分钟,这肯定是特别慢的,也属于体虚的表现。如果你跑了5公里,每公里配速8分钟,属于慢跑,但是速度还算可以的(大众为例)。
慢跑的每公里配速在6~8分钟。
首先了解下慢跑的定义,就是能够放松的跑步并说话,不会感到气喘吁吁。如果在每公里6~8分钟的配速下跑步,会感到气喘吁吁的话,身体正在告诉你,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了(大众跑者)。
因为每个人都身体素质不同,所以慢跑的每公里配速都有所不同。笔者的慢跑的每公里配速是5分钟,每次跑完都非常舒服(5~10公里)。
8分钟跑完1公里,属于体虚的表现。
在大学生体测中,男生1000米田径成绩测试及格线在4分30秒左右。可想而知,8分钟跑完1公里时什么概念?
当自己只能跑1公里且配速8分钟,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要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负责,好好的制定运动计划,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说实话有点慢了。
我纵横马拉松赛场数个月,观察到8分钟及以上/公里的同志分为几种。
1 打着跑步旗号泡妞的。 人群中找到一个单身女子,上去一搭讪,两个人慢悠悠闲庭信步,谈天说地,跑的快的女子他是追不到的。
2 老年人中的老年人。 不服老的佛系跑者。年岁上去了,为了找点存在感,还是坚持跑在收容车前面。不过有些老年人冲的也是比较猛的,年轻的时候实力可见一斑。
3 结伴女团。 只要看到两三个女跑者结伴的,一般都不会跑的很快,他们主要以拍照为主,以打卡景点和**为主,关门时间内完赛,即能完成发朋友圈艰巨的任务,又能完赛,值了。
4 跑团中的跑渣。 每个跑团都有牛逼人物,当然他们是不会挤在8分钟人群中的,一般扛旗的会带领一堆跑渣跟其他渣渣抢赛道,说实话,真的讨厌,跑的慢,还挡赛道,还有安全风险。
5 撞墙的同志。 30公里以后,8分配速的同志会增多,基本上都是因为撞墙,跑跑走走,走走停停,到最后要嘛走到底,要嘛上收容车。
6 有伤在身的。 有些同志带伤出战,膝盖或者肌肉不适还坚持参赛,这是不提倡的。我微创手术一年后复出,每公里刻意控制在8分钟。
7 其他。
综上所述, 170男生如果算三等残废的话,8分钟配速的跑者算重疾患者吧。 正常人10公里以内的配速都可以达到7分钟以内,甚至6分钟以内。而很多女同志都可以跑到5分钟以内。因此,8分钟的同志要加强锻炼咯。
欢迎评论区补充观点……
关注「聊个芝麻球」 ,专注跑步资讯与评论!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万米,英国的法拉赫以27分05秒17的成绩夺得冠军,平均每公里用时不到2分43秒,和这个成绩相比,你的速度是够慢的。但我家隔壁老王是个大胖子,别说1公里,500米他都跑不下来,和老王的情况相比,你的速度又是绝对的快。 速度的快慢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需要一个参照物。 所以,单独地问八分钟跑完一公里算快还是慢,没法说。
相信绝大对数人跑步健身根本就不是为了参加奥运会,也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比赛好拿个大奖牌,大体上多是为了 健康 的目的。有些人是为了减肥,有些人是为了少生病,有些人可能是职业上的要求等,所以我们不妨做两种假设:一种是纯粹为了 健康 的(这是大多数),另一种是在 健康 需求的基础上酷爱跑步,想作为大众跑手参加马拉松的(这是少数)。
如果纯粹为了 健康 跑步,那么速度如何并不是需要太关心的问题,而是应根据健身目标来确定自己该怎么跑。比如减肥者,则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跑步减脂效果比较好,这时的速度就不是越快越好,只要将心率保持在减脂心率“(220-年龄)的50%至70%”区间就行了。
如果是想参加马拉松,那确实要关心一下自己的速度。看一下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大众跑手的报名资格(参加2019年的波马):
男子,18至34岁3小时05分,35至39岁3小时10分,40至44岁3小时15分,45至49岁3小时25分,50至54岁3小时30分,55至59岁3小时40分。59岁以上略。
女子,18至34岁3小时35分,35至39岁3小时40分,40至44岁3小时45分,45至49岁3小时55分,50至54岁4小时,55至59岁4小时10分。59岁以上略。
以每公里8分钟的速度来计算(假设为匀速跑,事实上后半程或“撞墙”之后速度可能会大幅下滑),完成马拉松需要约5小时38分钟。也就是说,即便你是一位年龄超过80岁的男人,你也没有达到波马的报名资格(80岁以上男性报名资格为4小时55分),但如果你是一位80岁以上的女性,OK,有资格报名了(80岁以上女性报名资格为5小时25分)。但作为马拉松的大众跑手,能够完成整个赛事就是胜利,这比速度有多快重要多了。
那么,在那些只是经常跑步的人群中,8分钟一公里的速度算快还是算慢呢?还是要先找一个参照,当然不是隔壁的胖大叔老王。我在某运动App上找到了上海某一公园5公里跑步路线的前50名当周排行榜,第50名的成绩是31分36秒,换算一下每公里配速约为6分19秒。所以,如果以每公里8分钟的配速来跑,进不了这个路线的50名排行榜。我粗略翻看了一下,前50名的这些跑者每个人累计的跑步里程大致都在数百至数千公里。这时我关心的并不是他们的速度有多快或多慢,而是为他们坚持的精神而折服。
至此,似乎是我认为每公里8分种的配速慢了?不。每个以 健康 为目的健身的普通人,跑步的速度是快还是慢都不重要。再快,也成不了奥运冠军,再慢,也不会有人喝倒彩。只要是奔跑在通往 健康 的道路上,坚持完成每次你想完成的里程,8分钟还是几分钟一公里都不快也不慢,而是恰到好处!
顺手关注@御行健身,专注运动减脂。
有问题私信我,或回复关键词“菜单”就行了。
我是跑步时光机,一位跑了5年步的业余跑者!
8分钟完成一公里,这样的速度相对大众水平来说,是属于比较慢的了!但是速度再慢也没关系,你跑步是为了自己的 健康 而跑的,而不是为了和他人比拼速度的!
按你这8分钟一公里的速度,5km你需要40分钟,10公里需要1小时20分钟,完成全马需要5小时37分!按照这样的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全马也是没问题的!
其实呢,跑步是快是慢真的关系不大!如果只是单纯的想跑步健身,那么就根据自己的心率来跑,将心率控制在最大有氧心率的60%左右就够了!这样的强度下,对健身是非常有效的!
可能在这样的心率下,你的速度会很慢,但没关系,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健身,达到目的就行了!
如果你是想去参加比赛拿奖金的,那么这个速度就真的很慢!毕竟1000米世界纪录是2分11秒96,5000米世界纪录12分37秒35,也就是配速2分31秒,1万米世界纪录26分17秒,也就是配速2分37秒!8分配速跟这些世界纪录相差实在是远,即使是一般的普通跑者,你的速度也很他们相差太多!所以,想去拿奖金,就洗洗睡吧!
只要我们坚持跑步锻炼,不管速度快还是慢都不用太在意,快有快的好,慢有慢的舒服,只要你觉得这速度很合适,跑得很舒心,那就够了!
速度什么的,都是浮云!
不管你是跑1公里还是跑10km,1km八分钟都算是慢的。有些人快走,都能走出1公里8分钟。
我今年43岁,从今年2月26号开始跑步,跑了6km还是连跑带走配速在7.31 。到了4月15号跑了11km配速在5.34。5月22号跑了12km配速在5.16是我的最快配速。5月19号跑了第一个半马配速在5.55。
我的正常最大心率是在177。当我的配速在6分钟,这个配速心跳应该在130到150之间。跑步是比较舒服不累的。在我跑第一个半马的时候,心跳有一阵超过180。速度降下来然后心跳就在正常范围。这个可以经过锻炼,增大你的心脏供血能力。心跳是可以降低的。然后你的配速就能提高。
1km8分钟这个配速相对是比较慢的,如果你是一位老人,并不适合跑步只适合健走这个没法比较,如果是年轻人这个速度是非常慢的,年轻人很轻松跑个4-5分,中年人比如我经过锻炼配速在5–6分。
如果你只是为了 健康 配速8也没关系,要是想跑全马这个速度肯定不行。当然经过锻炼这些都是能提高的,贵在坚持。
8分钟的速度,如果20多岁到50岁的人,体重不是很胖的情况下,是比较慢的,以所谓的标准体重上下浮动20斤的体重跑步,成人男子,年龄50岁以下,正常速度会快于8分钟每公里的速度。
这只是按科学认为的正常体重,正常发育情况来说的。
根据个体特例不同,速度肯定会有不同,如果长期或者偶尔锻炼的人,速度不会超过7分钟每公里。
推测:根据跑出8分钟每公里的速度,推测个人体重较重,或者从未进行 体育 锻炼,或者身体有伤病,其它特殊情况。
建议:平时抽出时间适当运动,不求速度,但求身体放松,起到一定锻炼作用,有利于排毒,减肥,改善身体全方位机能。
提醒:不要盲目加大锻炼量,不要半途而废,烟酒戒掉或者少喝少抽。
打脸:禁止借口我抽不出时间,隔天30分钟时间都抽不出来,那就没救了!
大约7.5公里每小时。
我以比较快的速度走路,大约就是这个速度。
所以你说慢不慢呢?
你好,我是 山水之墨白, 一位跑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目前,大多数大众跑者跑步时的平均配速大约在6-7分左右。8分钟跑完1公里, 这样的速度在长跑中属于入门级,算比较慢的了。
如果是在无氧状态下跑出来的, 平时需要加强有氧慢跑方面的训练; 如果是在有氧状态下跑出来的, 那还是很不错的,平时多进行速度方面的训练是可以提高配速的。
有氧慢跑的作用。长期坚持有氧慢跑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打造强大的有氧基础。提高我们的心肺能力,耐力,提高最大摄氧量和血氧饱和度,提升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
同时有氧慢跑对提升我们的锻炼价值也有着非凡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降低三高,改善肠胃环境,促进消化吸收,强化骨关节,促进睡眠,改善情绪,健脑明目等。
该怎样进行有氧慢跑训练?我们的心率大致被划分为热身心率区间,有氧慢跑心率区间以及无氧心率区间。有氧慢跑时,我们的心率应该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
比如,一位最大心率为200次/分钟的跑者,他在有氧慢跑时的心率应该始终维持在120次/分钟至160次/分钟之间。
在平时的有氧慢跑训练中,最好能跑够40-60分钟的跑步时间。跑休结合,跑二休一或者跑三休一,并做好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慢跑训练,我们的有氧基础就会越来越强,配速也会逐步提升。
有氧慢跑应该占到我们总训练量的八成左右。
速度训练。1.肌肉力量训练。
强大的肌肉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跑得更快,更安全。平时需要加强的是核心肌肉力量以及腿部肌肉的力量。
我们可以利用深蹲,卷腹,平板支撑,俯卧撑,箭步蹲,蛙跳,提踵等方式来加强我们的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的训练,平时有空就可以做。
2.间歇跑训练。
间歇跑训练可以**我们的心肺离开舒适区,提高我们的耐力,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值,从而提高我们跑步时的配速。
间歇跑训练时,以我们最大心率的95%跑6组800米,组间休息时间为跑上一组所需时间的一半。
间歇跑训练时虽然很痛苦,但是通过训练可以很快的提升我们跑步时的配速。
等我们的跑量有500公里左右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加入间歇跑训练了。
间歇跑训练可以每周进行一次。
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大多数人很快就能脱离8分钟跑1㎞的水平。
所以,就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小跑
对于长跑训练的快与慢,其实是并没有明确的速度准绳的。
而是用自己跑步时候的心率,作为衡量快慢的标准。
比如说你的跑速是每小时10公里
心率飙升,那么这对于你来说就是快跑
但是王军霞跑速是每小时20公里
但是由于人家是世界冠军,心率和走路差不多,那么尽管她比你快得多,这个速度对她而言也是慢跑的范畴。
那么什么样的心率,才是属于慢跑的区间呢?
最粗略的算法就是:
220-你的年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x65%=慢跑心率的下限
最大心率x80%=慢跑心率的上限
假如你跑步时候的心率在这两个值之间,那么就可以定义为慢跑了
而你的心率没有达到65%的下限,则跑步时候的脂肪消耗会比较少,大部分能量是糖原提供的,对减肥没有太大意义。
跑步时候的心率超过80%的上限,则你的脂肪提供的能量是不足以支撑运动的,需要分解一部分肌肉里边的蛋白质,才可以提供运动所需。
当然,上述的所有条件大前提都是你的心肺功能健全
假如天生心脏功能比较弱,那么就要谨遵医嘱,不能乱来哦!
希望有帮到你。
快。
正常跑步1公里大概5到6分钟,慢跑10多分钟。你若是经常跑步的,一公里大概3分多钟,快的也有2分多的,若是不锻炼的,可能4到5分钟甚至更多。
一般步行的速度是1个小时5公里左右的距离,而正常的人慢跑一个小时一般不超过10公里。只有速度越慢,坚持的时间才能越长。普通锻炼者能连续慢跑1个小时本身就已经不容易了,而步行是可以连续走上几个小时的。
正常人跑一千米需要四分钟左右。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男生1000米及格线为4:30,满分:3:35。
1000米的体育达标测试多出现在大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中,且只面向男生,女生为800米。属于测试运动能力中的一项。
相关说明
长距离跑简称长跑,英文是long-distance running。最初项目为4英里、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
据记载,现代最早的正式长跑比赛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职业比赛,英国的杰克逊以32分35秒0的成绩夺得6英里跑冠军。
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跑 (长距离跑)
慢跑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合适?这个要因人而异,训练水平不同,跑的目的不同、不同年龄、准备跑的时间差异、距离多少差异等等,导致慢跑速度有差异。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如下:
1、训练水平:
高水平运动员长距离有氧跑,慢跑速度心率150次/分左右,大约4分钟左右一公里
普通跑者有氧慢跑速度130-150次/分,大约5-8分一公里。
2、跑的目的:
准备活动慢跑要求前面慢,后面逐渐提高,心率在130-160次/分,基本部分有氧在150-160次/分,结束部分有氧在110-150次/分。
3、年龄:年龄大的有氧心率要求130次/分左右,年轻的150次/分,儿童160次/分。
4、时间和距离:要想跑得长,就要跑得慢,长距离或长时间心率在130-150次/分,短在150-160次/分。
慢跑等运动锻炼其目的是恢复和促进健康,讲究运动量,若运动强度过小,达不到运动效果,运动强度过大,身体消耗过大,处于过度无氧代谢及缺氧状态,不但会发生运动伤害,而且会加重身体心脏等各脏器的负担,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如猝死等)。如?慢跑专家?弗克士猝死在运动场上,因其患有心脏疾病,未能掌握适度,超越了本人的限度。
慢跑等运动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指运动量达到轻至中等强度为宜。具体做法可参照三、五、七指标:?三?指3公里,30分钟以上,1次完成最好,2或3次完成也可。?五?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若只运动1次则无效,以每天都运动最为理想。?七?指运动量达到中等强度。
中等量运动是指:
1,运动强度最关键
即与慢跑等运动方式的速度有关。心率应控制在无氧阈值以下,使机体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进行代谢,避免无氧代谢引起乳酸堆积,过度通气等现象。
或者通过(220-年龄)*(60~70)%的心率来计算。如30岁的人, 慢跑等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14~133次/分之间较佳。
运动时不方便计算心率时,以自觉运动后有点流汗、有点气喘,仍可讲话而不累即表示运动强度适当,运动后有点累或中度累均属正常,睡眠、饮食、精神均良好,无过度疲劳和不适感。
2,运动时间
维持在25~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3,运动模式:
慢速+快速+慢速
如运动为30分钟,先慢速10分钟,再快速10分钟,再慢速10分钟左右。
4,慢跑等运动方式前后应进行动态拉伸与静态拉伸(使身体处于适应与放松状态,具体做法可网络查阅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而过度肥胖或有心血管疾病者,建议在专业医师(运动康复)指下循序进行,慢跑等运动才能真正科学锻炼,促进疾病及身体的康复,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