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它是怎么录取的?

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它是怎么录取的?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4
  • 发布时间:2024-04-18 23:15:20
第一、最低分就是某校的录取分数线。★每个学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最高分是某校在某省当年录取考生的最高分,平均分是某校在某省当年录取所有考生的总分数的平均值。★各高校在某省的录取人数(计划数),是相对固定的。如当年考生的成绩整体比上年
内容详情

第一、最低分就是某校的录取分数线。

★每个学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

最高分是某校在某省当年录取考生的最高分,平均分是某校在某省当年录取所有考生的总分数的平均值。

★各高校在某省的录取人数(计划数),是相对固定的。如当年考生的成绩整体比上年高,其投档线就会相对提高,以保证其新生质量。

考生的分数达到其投档线,才能填报该校的志愿(称为投档)。

当投档人数少于或等于计划数时,投档线就是最低分,即录取分数线。

当投档人数大于或等于计划数时,最低分会高于投档线。

★学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高职)。

依分数由高至低,一本学校录取完毕,再由二本学校进场录取;二本学校录取完毕,再由三本学校进场录取……

第二、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是由于考生报读的专业冷热不均造成的。

最热门专业的最高分,有可能就是该校的最高分;

最冷门专业的最低分,有可能就是该校的最低分。

第三、只要过了该校录取分数线,并且服从专业调配,就能被录取。

如注明不服从专业调配,一不定会被录取。

第四、投档就是填报志愿。只要A校先在你的名字上打了勾,其他学校就不能再勾你了。

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的 是怎么划定的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最低分,是指招生院校在某一省份或直辖市在进行正式投档后,院校正式录取时对应最低位次的分数。

比如某个专业总共录取10人,如果填报本专业的第一志愿人数是12人,那么前10名被录取,后2名如果属于服从调剂的,则调剂到别的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的,则直接退档。如果第一志愿的不够录,则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

录取完成后,被录取的10个人的平均成绩就是本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被录取的10个人中的最高分就是本专业的录取最高分,被录取的10个人中的最低分就是本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也叫本专业的“专业录取分数线”。

以此类推,也可以算出来某高校全校在某省市的录取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也就知道某高校在某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了。

高考分数是怎么算的?

很多同学想知道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的,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的

从最理想状况看,一本线应当这样确定:按照当年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人数,将全部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排在招生计划数最后一名的考生高考成绩,就是理想上的一本线。

但这毕竟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能达到这种理想化的一一对应,刚好填满的状态是基本不可能的。

实际操作中,有考生志愿选择不平衡、志愿填报失误、各种情况的退档、某些高校临时需要扩招、各高校投档比例不一样(有的按某省招生计划数的100%,有的按110%,有的按120%),所以,一本线就不会按最理想化的状态来划分。

实际上,一本线是这样划分的:各省市招考部门根据当年文理科一批次招生计划,扩大一定比例,再结合当年报考人数和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一本上线人数,该人数对应的高考分数,就是“一本线”。

影响录取分数线的因素

1、招生规模的大小对分数线有一定的影响。

招生人数多,自然分数线就下降,所谓水落船低。不过这个因素对分数线的影响实在有限,因为近几年来各省市的总体招生规模趋于稳定,与上年差距很小,即使具体到某所高校在一个省的招生人数,也是基本稳定的。

2、院校分数线和省控线之间的关系要注意。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紧接着高考录取分数线,这是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注意“最低”二字。上了这个线,你等于就有了高考录取的入场券。

而具体到每一所大学,分数线只会高于省控线,低的会有吗?个别情况下会有,那就是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只好降分录取。

3、真正能决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是试题难度。

因为这里只探讨分数线的高低,并没有涉及到高考录取竞争力。比如大家都认为今年的理综试题比较简单,如果最终的作答情况也如此的话,分数线肯定会有明显下降。

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包括全国常模和省常模)、等值量表分数组成。

具体讲:常模量表分数反映一次考试考生成绩在考生总体中的位置,分数值与这一位置有关。由于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分省进行录取,所以标准分数转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全国考生做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另一种是把每个省的考生做为一个总体进行分数转换。

这样建立的常模量表分数能够准确地刻画考生成绩在总体中的位置,使不同学科的成绩能够进行比较,但还不能以此进行逐年的比较。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就需要等值量表分数(这里不做表述)来完善。我们知道,不同考试的原始分数不能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它们分布的形态不同,譬如一个是正态分布,一个是偏态分布,那么相同的考试分数的百分等级就不同。

为了使来源于不同分布的分数能进行比较,可使用非线性变换,将非正态分布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然后从累积正态曲线面积表找到百分等级对应的标准分数。这个标准分数叫正态化的标准分数,这种转换过程叫正态化转换。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