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小学老师一般是怎么给学生安排座位的

小学老师一般是怎么给学生安排座位的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4-18 11:20:04
座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物质环境,学生也因此特别关注班主任对座位的安排。 在平时的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成绩等。而通过这次知行班主任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座位的编排和班级纪律甚至学习成绩有着密
内容详情

座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物质环境,学生也因此特别关注班主任对座位的安排。 在平时的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成绩等。而通过这次知行班主任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座位的编排和班级纪律甚至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小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一般不采取自由组合式的编排,班主任主要是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座位。在编排座位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学生的身高编排座位 以学生身体的高矮为标准,从前到后依次排位。这种排位主要考虑的是学生前后不挡视线,利于学生都看清黑板的内容。这样比较公平合理。这是一个比较人性化的传统的方式,这种编排座位的方法,尽管解决了看黑板的视线问题,但难以做到全面兼顾。比如,现在有些学生患上了近视眼,如硬是按身高为准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编排座位的方式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困难的,特别是差一点的班,有一些家长和人情关系上很难处理好。 二、男女同桌编排座位 男女同桌在编排程序上很简单,即根据男女生的人数决定单双座,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按男女生纵向单排排列,二是按男女生纵向隔行排列,基本上是男女生同桌。再按学习的优劣和课堂纪律的好差进行微调。每月向左或向右整排滚动调换一次座位。男女同桌这种编排有利于男女同学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监督。适当调配男女生同桌或邻桌,不但有利于消除彼此不必要的神秘感,增强激励作用,还有助于异性之间特有性格的互补。 三、优差搭配编排座位 一位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差的学生。采取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交错编排,有利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有利于互相督促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对帮扶有成绩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更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全班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 安排学生座位,看似是一件平常的班务工作,可大有学问在里头。我认为,只要班主任老师不断培养责任心,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诚地关爱着每个学生,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多种因素,才有可能把小学生座位编排这一难题处理好,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 任何一种座位编排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要互相协调,合理变化使用。既要满足学生的愿望,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起到互补、促进的作用。

孩子上学总坐最后一排,宝妈生气到校质问,班主任的回答让人服气

学校老师排座位是根据学习成绩决定、根据身高决定、根据日常行为决定、轮换、根据实际情况调换。

1、根据学习成绩决定:虽然这对有些学生显得不公平,但这也是最公平的办法了,谁有实力谁就可以坐好位置,每个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座位,平常好好学习并且成绩好的,座位自然不会差。另一方面班主任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升学率。

2、根据身高决定:按照孩子的高矮来决定座次,长得矮的孩子会更容易坐在前面,长得高的孩子就更容易坐在后面,这个时候长得矮的孩子就很占优势了,长得高的孩子因为坐在前面会挡住别人,就只能坐在后面了。

3、根据日常行为决定: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很受老师喜欢。所以每次排座位的时候,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优待。而有的学生在上学时很调皮,又不听老师的管教,那就只能坐最后几排。

4、轮换:不可能让差生永远坐在后面,也不可能让优等生一直坐在前面,于是班主任就想到了这样的换位方法,每个星期轮流换。

5、根据实际情况调换: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老师还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斟酌调整座位的排序,比如有的学生近视,就可能把他调的往前一点。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会安排和学习成绩好的坐在一起等等。

按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排座的弊端:

学习差的聚集在后面,课堂纪律差。有些人就放弃了。我在按成绩排座的时候,把第一排空出来。给那些考在三排以后的学生。他们事先提出申请。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对那些学习较差,但不想放弃的学生是一个激励的机会。有些同学就抓住这个机会赶上来了。这算是补救方法。

执笔:柠儿

班主任一听她是因为座位的问题来的,就笑了。因为,当班主任这么些年,因为孩子座位来找她的家长,太多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坐在最好的位置,要么中间,要么第一排,但是都这么坐了,其他位置不就成摆设了?

至于为什么这位宝妈的儿子,三年来都是倒数第一排,班主任给出了回答,让人服气。

“按身高排座位,高个子坐后面才不会挡着其他孩子”

班主任说,其实给孩子排座位,最先都是按照孩子的身高排的。只有对待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比如爱讲话、需要学习好的同学帮助、总被欺负的同学,才会被老师考虑特别安排座位。其他孩子,都是按照身高来的。因为,“ 按身高排座位,高个子坐后面才不会挡着其他孩子。 ”而很巧合的是,这位宝妈家的儿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个头都是班里拔尖的,他坐在最后一排才不当着其他同学。

班主任还说,如果是一名个子非常矮的孩子,被老师总是安排在最后一排,不用说不是这个孩子得罪了老师,就是这个老师太不公平。所以,她家儿子高,坐最后一排很合理。

“如果孩子自己不认真学习,就算坐在第一排也没用”

另外,班主任说,很多家长都担心把孩子放在最后一排,孩子就会不认真听讲。她想说的是:“ 如果孩子自己不认真学习,就算坐在第一排也没用。 ”因为,课堂上有好多学生,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维持课堂纪律,精力很有限,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孩子们自觉听课。

而且,老师上课时,视线放得长远,最后一排的学生,其实刚好也是老师们比较注意的位置。就像“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一样”,反之,大家觉得老师不看最后一排,但就是因为最后一排离老师远,老师们才会时不时地多看几眼。

“爱瞌睡、想集中精力听课的孩子,坐在倒数第一排更有利”

班主任说,其实有些力求上进的孩子,反而很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因为 “爱瞌睡、想集中精力听课的孩子,坐在倒数第一排更有利” 。就比如有的孩子担心自己上课瞌睡,为了集中精力听课,就会主动站起来。但是,站在前面会影响后面的同学看黑板。总是在课堂上走动站到后面,也容易扰乱课堂秩序,也会被其他人误会被“罚站”。倒不如坐在最后一排,瞌睡了就直接站起来,反而听课更认真。

听了班主任的解释,这位宝妈真是心服口服。再也不觉得自己家孩子老坐在最后一排是一件坏事了,反而用老师的话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因为,老师说的话很对,课堂上孩子学好学不好,除了老师管着,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觉、自律。

今日话题: 家长们,你纠结过孩子的座位问题吗?觉得坐在倒数第一排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