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8.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7.学无止境。——荀子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3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3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40.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1、经典人生名言名句大全。
2、人生中的名言名句。
3、人生最经典的十句名言。
4、关于人生经典名言。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周易》译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3.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周易》译文: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5.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6.——《周易》译文:君子知道隐微的开始,也知道事态的彰显;也知道该柔的时候柔、该刚的时候刚,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
7.这样的君子才是万众所敬仰的人物。
8.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9.——《周易》译文:道德高尚的人,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10.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1.——《尚书》译文: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12.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13.——《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4.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15.——《尚书》译文: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16.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17.——《尚书》译文:(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18. 和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商书·伊训》译文: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
1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礼记》译文:广泛地学习,深入地追问,周密地思索,明确地判别,切实地践行。
2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2.——《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曾国藩最经典名言十句有:
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6.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