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钟表的制作方法一:
1、首先,将瓶盖放在红色卡纸上,用铅笔画出一个圆来。
2、再用剪刀沿着画好的轨线剪出一个圆形,用笔在红色圆上画出中心,上下左右四个点,然后在红色圆上标记,均匀标出其他的点(共12个)。
3、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标上数字1-12.钟表盘就做好了。
4、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三个长短不一的指针以及一个小中心圆,然后用图钉将三个指针和小中心圆钉在一起,在一起钉到红色表盘上就完成了。
提示:也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做,比如不要的纸皮之类的,废物利用。
方法二:
1、做幼儿手工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有:剪刀、铅笔、橡皮、彩色笔、彩色纸,胶水、直尺,纸杯、小木棍,如下图所示。
2、接着,画出钟表的钟面,圆形不好画圆,可取铅笔沿着纸杯的底座圆形在彩纸上画出圆形,如下图所示。(这样比直接手绘画的好些)
3、然后,用直尺把圆形分成四等分,并用黑色彩色笔写出时间的数字,如下图所示。
4、然后,把圆形继续等分,用黑色彩色笔写出中间的时间数字。并用绿色彩色笔在数字间添加分钟的小点,如下图所示。
5、接着,取出橙色、粉红色、橘色的卡纸,用黑色彩色笔在彩色卡纸上根据钟面的大小,画出时针、分针、秒针,如下图所示。
6、然后,用棕色彩色笔在卡纸上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熊的图形。(这是制作钟表的背景图形),如下图所示。
7、接着,用红色彩色笔给小熊的心形涂上颜色,裤子涂上蓝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小编这里用的是红色与蓝色,也可用其颜色组合),如下图所示。
8、然后,用剪刀把钟表图形和小熊的图形剪出来摆放在纸上,如下图所示。
9、接着,将钟表和时针、分针、秒针的顶端粘贴在小熊图形上,如下图所示。
10、然后,取小木棍穿过钟表和小熊的图形卡纸,这样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就可以拨动了,如下图所示。
11、最后,把小木棍穿过纸杯,这样可爱小熊的钟表就可以立起来了。
一年级母亲节手工制作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白卡纸、彩纸、彩笔、剪刀、胶棒。
1、先把白卡纸剪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对折一下,再打开。
2、用红色彩笔在卡纸右侧画一个长长的、小写的三,表示妈妈和孩子的头。
3、在头的下面,再画一个长长的、小写的三,表示妈妈和孩子的头发。
4、在三的里面,画六个月牙的形状,表示妈妈和孩子的眼睛和嘴。
5、用红色彩笔将妈妈和孩子的头发、眼睛和嘴涂成红色。
6、用红笔在粉色彩纸上画一个桃心,要画得扁一些。
7、用剪刀将粉色桃心剪下来,在背面抹上胶棒,把桃心粘在白色卡纸的左侧下方。
8、用紫红色彩笔在桃心上方写上妈妈节日快乐几个字,母亲节贺卡就做完了。
? 母亲节由来:
1、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习俗。
2、世界上第一个母亲节的时间和起源: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3、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
4、全世界的母亲节:虽然,许多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如中国、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时,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1、为小型磁悬浮列车生产准备工具和材料,在进行磁悬浮工作之前,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如纸杯、磁铁、铁夹子、小木棍、小螺丝和线,如下图所示。
2、把铁夹子夹在吸铁石上,放在桌子上,下一步,将铁夹夹在磁铁上,放在桌子上,如下图所示。
3、把纸杯、小木棍和带磁铁的夹子放在一起,准备组合,然后,将纸杯、小木棒和带磁铁的夹子放在一起,准备组合,如下图所示。
4、把夹子挂在小木棍上,放在纸杯的中间,接下来,把夹子挂在小木棍上,放在纸杯中间,如下图所示。
5、用铁丝绑住小螺丝,用小木棍包好,用于磁悬浮试验,然后用铁丝将小螺丝绑好,缠绕在小木棍上,为磁悬浮试验做准备,如下图所示。
6、用左手提起夹子,放下,把用铁丝挂着的小螺丝放在纸杯附近,然后,用左手拿起吸石夹,向上提起并放下,用右手绑好的小螺丝把小木棍拿起来,把用铁丝挂着的小螺丝放在纸杯附近,如下图所示。
7、检查磁悬浮小批量生产的效果,通过观测探索磁悬浮原理,最后,验证了磁悬浮小批量生产的效果,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小螺丝在纸杯附近摆动,就像跳舞一样,当磁铁夹在棍子上摆动时,磁场会不断变化,导致小螺丝上磁力的变化,使小螺丝不断摆动。
准备材料:长方抄形的纸。
1、首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对折一下,折痕尽量折的明显一点,具体折法,如图所示。
2、把纸展开,然后把其中一个角,沿着中间的折痕对折一下,折成一个三角形,具体折法,如图所示。
3、用同样的方法,把另外一个角也折好,折法如图所示。
4、沿着中间的折痕,再次对折一下,折法如图所示。
5、把另外一边也折好,折法如图所示。
6、把纸对折,折法如图所示。
7、把纸的一面从上往下折下来一部分,折法如图所示。
8、用同样的方法,把纸的另一面也折好,折法如图所示。
9、把两边的纸展开,飞机就做好了。
适合一年级的手工折纸如下:
材料:彩纸。
1、叠千纸鹤,首先拿出一张方形的纸,对边对叠,再展开。对叠,再展开,这样留下一个“米”字形的叠痕,方便下一个步叠千纸鹤。
2、角的两边向里对叠对称,其他三边同上折出印痕,四角同时按照印痕向里叠,对角两边三角同时往外叠,向上叠起。
两边往下叠,将四角边对称向里叠,之后向两边叠,下面的两角往上叠。将两边往上叠,叠一个千纸鹤的头出来,给叠好的千纸鹤画上眼睛,一个千纸鹤成功叠好。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锡箔纸、餐巾纸、醋酸薄片等。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
折纸的好处:
1、提高动手能力
在折纸过程中可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将一张张普通的纸折出各种好看的形状小孩的动手能力在折纸过程中慢慢提高。
2、培养耐心和细心
折纸是一个细致活每个折痕和步骤都要细心否则很容易折坏。而折纸也需要耐心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折纸步骤又多要坚持到底才能折出成果。
3、学会独立思考
在折纸过程中会思考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一步为什么这样折”、“折出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小孩就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
4、锻炼协调能力
折纸需要眼、手、脑一起合作这样在折纸过程中就锻炼了儿童的协调能力。
5、培养空间思维
每个折纸是一个立体空间的物品因此在折纸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空间思维。如果小孩不理解立体几何也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让他们懂得立体几何。
6、丰富业余生活
课余时间儿童也可以进行折纸来丰富生活打发无聊的时光。如果孩子把折纸作为一项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