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四年级孩子叛逆的表现

四年级孩子叛逆的表现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6
  • 发布时间:2024-04-16 14:05:03
从四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小学高段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实现生活自理。他们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反对大人过细的干涉。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使用逆向思维的形式研究、解决一些困难的问
内容详情

从四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小学高段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实现生活自理。他们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反对大人过细的干涉。

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使用逆向思维的形式研究、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全面,对人、事、物的评价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和信息加工水平的制约,对于较复杂的社会问题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还很好奇,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导,他们可能会形成各种错误的认知结果和态度体验。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自我认识的偏差、学习压力、周围评价以及以前问题的积累。

问题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太顺利的孩子,往往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2)曾经过多不顺利的经历使孩子产生了挫败感,他们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动力,从而引发其它问题。

(3)过度学习压力使他们产生了逃避心理,不愿提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出现厌学现象。

(4)人际交往障碍。

面对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小学高段孩子“要听大人话”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关注的是大人是怎样做的。因此,身教比言传有效得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套话,不可随便许诺,不要颐指气使,不要只要求孩子、自己却不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要言行一致。其身正,孩子则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孩子则有令不行。

2.四年级孩子越来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跟他们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讲话的艺术,要选择恰当的场合、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长话短说,严话宽说,讲道理摆事实,不要凭主观臆断批评孩子,不要当众批评,不要侮辱其人格,不要新帐老帐一起算。

3.四年级孩子情感不再浅显、外露,还学会了隐藏,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交流及宣泄的需要。我们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和家长聊天,不好当面说的话可以用写日记、写信等形式与家长或老师进行聊,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孩子学会选择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

总之,四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心理的巨大变化,对他一生的心理、性格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高段孩子的家长,要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键期。

孩子觉得“不公平”而闹情绪,家长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性格和脾气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许多小学生缺乏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大发雷霆。面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先要分辨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提供帮助,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控制愤怒。

如何改变孩子的性格和脾气?

1、允许孩子犯错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尽可能少地犯错——但其实挫折才是最好的学习机会。通过犯错,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你不能永远把他护在身后,既然如此,不如在有机会教他站起来的时候,允许他多摔几次。

2、正确引导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慢慢引导,不能强行管教,因为孩子都很聪明的,发脾气时家长应该先冷静再安慰,然后再建立同情心,同时转移孩子注意力,并且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

3、表扬和鼓励孩子

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尽可能多地鼓励和表扬孩子。例如,如果孩子今天发脾气少了,家长要及时表扬,这样孩子就会得到鼓励,为了家长的表扬,会尽可能控制自己的脾气,这样慢慢就可以改变爱生气的毛病。

4、建立平等关系

和孩子相处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不要将他们当成附属品,有时他会耍赖,也要摸清他们的原由,这样就能很好地沟通,也会慢慢改掉孩子犟脾气的毛病。

5、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想培养孩子有一个好的脾气性格,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父母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脾气,生气骂人,否则会给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孩子喜欢模仿,如果家长经常发脾气,孩子也会跟着学的。

孩子的性格和脾气差是怎么养成的?

一、家长的情绪不稳定

家长平时的情绪就非常不稳定的话,那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也都是脾气非常糟糕的。因为家长是最能影响孩子的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二、孩子不懂如何正确管理情绪

还有些孩子,他们之所以脾气很差,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没有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喜怒哀乐是我们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如果孩子没有掌握的话,自然就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变得很差。

三、家长过度溺爱孩子

脾气非常暴躁的孩子,往往也很有可能出自一个溺爱严重的家庭之中。要知道,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被家长捧在手心里保护着的,大部分家长都会格外宠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如果掌握不好分寸的话,孩子就会被宠坏,变得越来越骄纵任性、蛮横无理,脾气很糟糕。

孩子觉得不公平,那一定是一家长做的一些事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失去了安全感。特别是二宝的家庭。

一、给予孩子爱抚

孩子出现了情绪后,我个人的做法是无论是什么情况,我会先帮忙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处理好了,接下来才能沟通解决问题;另外一方面,孩子闹情绪了,也是在测试父母看父母是否还爱自己。安抚与陪伴在身边,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二、反思自己

哥哥是二胎家庭,有一次大宝要在奶奶家睡觉,哥哥同意了。但是来接小宝的时候,小宝非要姐姐回家,但姐姐不愿意。于是小宝哭的稀里哗啦,哥哥只有继续劝姐姐,但姐姐不同意,哥哥就骂姐姐不懂事。于是两姐妹一起哭。

在这个事情上,到底谁错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在我们的很多行为里,会不经意灌输给大宝一个意识:你是大的,该懂事,该照顾小的。但是,在大宝的眼里,她自己也是个孩子也需要别人的谦让,父母这种要求会让她觉得不公平。

三、处理问题

1、用沟通代替责骂;

2、聆听孩子的需求;

3、告知孩子你的想法;

4、尊重孩子,不强迫施加自己的行为;

5、无法解决时,转个场景处理好情绪再继续。

总的来讲,孩子觉得不公平闹情绪,一定是她心里难受了。安抚好孩子,反思自己,用沟通取代责骂!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