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各科投档最低分指的是什么

各科投档最低分指的是什么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8
  • 发布时间:2024-04-16 12:55:23
档案被投进了该学校,学校通过招生计划把各个专业的最低分汇总,就是各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单科成绩并不是各科投档最低分,而是该校投档最低分的那个学生的单科成绩。比如某学校投档线600,后边单科成绩那里分别是125、133、131、211,代表的
内容详情

档案被投进了该学校,学校通过招生计划把各个专业的最低分汇总,就是各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

单科成绩并不是各科投档最低分,而是该校投档最低分的那个学生的单科成绩。比如某学校投档线600,后边单科成绩那里分别是125、133、131、211,代表的意思是,该校投档的最后一名学生的总分是600,他的单科成绩分别是125、133、131、211。

扩展资料

各省招办根据文理科各批次招生计划总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本科第一批次(“985"、“211"、“双一流"等重点本科院校)、第二批次(一般公办或民办本科院校)以及高职(专科)批次的批次线,简称为“一本线”、“二本线”、“专科线”。

相应批次的院校简称为“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专科院校”。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某批次线的考生,其档案才能被投送到该批次的院校。

如果某所院校计划在某省招生20人,省招办就会把批次线上第一志愿(包括平行志愿)报考该院校的考生,由高分到低分顺序前20名考生的档案投送给该院校,也就是常说的投档。其中分数最低的第20名考生的高考分数,称为该院校的“投档线”。该考生的全省文科或理科的排名,称为该院校的“最低分位次”。

调档分数线什么意思

有可能也可以上本科,高考有降线可能,如果差的分数不多可以等没招满的学校补录。

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

简单地说,本科线就是三本录取线。每年、每个省的本科线各不相同,会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扩展资料:

低于本科线的报考技巧

高考总分是指一名考生的高考各科成绩分、政策性优惠加分的总和,招生录取中称之为档案分。现阶段普通高校录取新生时,主要以考生的高考总分(档案分)为依据,综合德智体美全面考核、评价,择优录取。也就是说,高考总分是录取时的基本指标,确定考生的投档资格、录取资格等等,都是以该指标为主要依据。

录取线的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它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按照一定比例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这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通常"上线考生"人数要比计划录取人数多出20%左右。这样做,是为了给招生高校适当预留一定的择优余地。

高考文化投档成绩是什么意思?

调档分数线就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的最低控制线。在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最低分数就是这个院校的调档线。调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调档分数线的具体概念

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分数线。通常情况下,许多院校调档分数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调档分数线等于批次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调档线。

一、高考文化投档成绩,指的是高考艺术类考生的文化投档线。

二、高考艺术类投档线,分文化投档线和专业投档线。

必须文化和专业成绩,都达到招生学校投档线,才能被录取。

三、投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四、高校录取步骤: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

2、拟录取,即院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即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人不能录取,这些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五、档案状态

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

“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预录取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待审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本状态一般持时间将较长,通常为3~12天。这是因为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一个批次少则一两万人,多则十几万人,而省招办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快速完成如此多档案的审核、签字、盖章。

一般到达了录取待审就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录取了,除非档案内有特殊情况:高分低录,违规录取,考生档案有限制等,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例如:2009年湖北省仅出现15例录取待审又被退档。

7、录取

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