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么规定的: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或者县级人民**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
您好,答案已经给出,请您浏览一遍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回复我!
如果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回答按钮
或者客户端的朋友在右上角评价点满意
您的采纳,
是我答题的动力
也同时给您带来知识和财富值
***************************************************
三岁能写名字,四岁能背得出近百首唐诗,五岁能够做加减法……这些本该是小学生学习的东西,不少学前儿童已经掌握。过早学习是好是坏,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答案。市区某幼儿园老师彭艳表示,低龄学期儿童学习应该多以认知为主,以兴趣为主,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只知其音 不识其字
今年9月,市民方女士的女儿玉玉从小班升入中班,开学一星期后,玉玉对她说,要上阅读班。
一个4岁未到的孩子上阅读班?方女士心理起了疑惑,这是不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但是在女儿的坚持下,方女士仍然送女儿去了阅读班。
每个星期,方女士都会让女儿将在阅读课里学到的故事,复述给她听,以检验阅读课是否有效。“刚开始,玉玉基本上是将书上的故事用自己简单的语言讲述出来,到后来,就能够念书的名字了。”
方女士发现女儿能念幼儿读本上的字后,非常惊奇,但当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询问时,女儿却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我还以为她能够识字了,搞了半天,原来只是记住了封面上那一排字该怎么念,而根本不知道到底念的是什么。”
“上小班的时候,玉玉每天只需要背一些换洗衣物到幼儿园,现在小书包里已经开始装书了。”方女士说,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过早有了学习压力和负担,而失去了最快乐的童年。
教学大纲有规定
民办幼儿园执行稍差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幼儿园,了解目前我市幼儿教育的一些现状。
28日,记者在市区某幼儿园看到该园大班的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拍皮球,孩子们脸上露出纯真灿烂的笑容。
该园幼儿教师彭艳说,幼儿课程全部按照幼儿教育大纲设置,每个阶段都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针对中班开始学习阅读,彭艳解释说,按照幼儿教育大纲,中班的幼儿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中班阅读课程主要是以看图说话为主,而不要求幼儿能掌握汉字。因此,在中班阶段开始阅读,掌握一定的看图说话能力是有助于幼儿成长的。
这学期,升入大班的李泽(化名)由市区一家民办幼儿园转入公办幼儿园。2个月过去了,让他感到最开心的不仅仅是认识了很多新的小朋友,更重要的是在公办幼儿园读书,他没有家庭作业需要做,能够有更多时间玩了。
李泽的妈妈刘女士说,以前为了方便,就将李泽送到了离家最近的民办幼儿园读书,念到中班时,学校就已经教学生学拼音、认数字等,回到家里还要写字,4岁的孩子很累。“4岁就开始学写字,我看到都觉得很担心,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又不能不完成。”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公办幼儿园课程设置都符合幼儿教育大纲的规定,但却存在着超前教育的现象。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个别学校迎合家长
据了解,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会做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题;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那么三岁能写名字,四岁能背得出近百首唐诗,五岁能够做加减法……这些学前儿童掌握小学知识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一位幼儿家长道出了其中缘由:现在社会竞争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早早地就在家里开起了“学堂”,开始进行灌输式教育。
幼儿家长马薇的女儿今年4岁,正在市区某民办幼儿园读中班,现在已经能写自己的名字,背几十首唐诗了。“别人的娃娃从小就学习很多东西,我的娃娃也不能掉队。虽然小学是免试入学,但是以后升入小学后,有特长自然会受到老师欢迎,对娃娃的发展也更有利。”
在我市一些民办幼儿园,从中班就已经开始教学生拼音、数字以及加减法等,甚至有的还留家庭作业。据曾经在民办幼儿园任教的老师介绍,民办幼儿园收费高,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包括提前教育。
而部分公办幼儿园老师也表示,曾有家长要求教幼儿拼音、加减法、文字等。
因时施教 还孩子快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上面的法律条文的。
我的理解是:国家规定凡满了六周岁的孩子,就不能在家里玩儿了,要正式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保护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而不是限制学生入学的。
当然,老师们肯定得说了:不限制,那好啊,三岁的也来,四岁的也来,成吗?当然不成。别说学校不会收,我想家长也不至于“拔苗助长”到这种地步。
我们所争论的应该就是“一天——一年”之矛盾。说到这里,我还是赞成周版主的说法:满了六岁的,是弱智也得让他上;差上几个月才满六岁的,考一考,不是太差的话也让他上吧。
这个帖子在论坛发出也有十来天了,我一直只是关注,没有发言。实在也是没什么立场。因为我的女儿也是上半年出生的,现在也才五岁半。个子长得也不小,智力看不出有多强,我也在为难啊!若是等她六岁半了上一年级,大学读完就二十二、三岁了,还没立业就已经超过了成家的法定年龄两年多……
现在的学生读书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古语有云:十年寒窗苦。咱们现在的孩子是十六年寒窗苦啊——还不包括复读的时间!
国家规定孩子年满六周岁就可以上一年级了,如果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六周岁或七周岁是儿童入学的最迟年龄与最大年龄,而不是最早年龄与最小年龄。至于在六周岁之前,儿童到底几岁才合适上小学,首先要看儿童本人的意愿,任何人不得侵犯其合法的权利和自由,不得在六周岁之前违背儿童本人的意愿,强迫其接受或阻止其接受义务教育;其次,要尊重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