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几年级学的课程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几年级学的课程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4-12-22
  • 发布时间:2024-04-16 06:40:05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三年级学的课程。 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奇数,也叫单数,如1,3,5,7,9,当把奇数分成若干个2时,最后不能分尽,总是要剩下一个1,如5分成两个2后剩1,9分成4个2后剩1,奇数加1或减1就变成偶数,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
内容详情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三年级学的课程。

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奇数,也叫单数,如1,3,5,7,9,当把奇数分成若干个2时,最后不能分尽,总是要剩下一个1,如5分成两个2后剩1,9分成4个2后剩1,奇数加1或减1就变成偶数,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反之是奇数,偶数可用2k表示 ,奇数可用2k+1表示,这里k是整数。

所有整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若某数是2的倍数,它就是偶数,可表示为2n,若非,它就是奇数,可表示为2n+1,即奇数,在十进制里,可以用看个位数的方式判定该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个位为1,3,5,7,9的数是奇数,个位为0,2,4,6,8的数是偶数。

奇数偶数是几年级开始学的

#教案# 导语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三方面的调整:

 A.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B.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C.公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四、具体编排

 1.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过去:用÷=表示能被整除,÷=表示能被整除。

 现在:用=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用2×6=12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用3×4=12进一步巩固上述概念。

 (3)让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自主发现12的其他因数。

 (4)可引导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5)说明本单元的研究范围。

 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不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和积都必须是整数。

 (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3)注意区分乘法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4)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例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

 (1)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18的因数(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但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2)用**圈表示因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作铺垫。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1)因数是其自身,最小因数是1。

 (2)因数个数有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

 例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求法:用该数乘任一非0自然数所得的积都是该数的倍数。

 (2)用**圈表示倍数,为后面求两个数的公倍数作铺垫。

 做一做

 与例1结合起来,提供了2、3、5的倍数,为后面探讨2、3、5倍数的特征作准备。

 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1)最小倍数是其自身,没有的倍数。

 (2)因数个数无限。

 (3)此结论通过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

 2.2、5、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在个位数上就体现出来了,而3的倍数涉及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较为复杂,因此后安排3的倍数的特征。本部分内容对于熟练掌握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有很重要的作用。

 2的倍数的特征

 (1)从生活情境“双号”引入。

 (2)观察2的倍数的个位数,总结出2的倍数的特征。

 (3)介绍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4)可让学生随意找一些数进行验证,但不要求严格的证明。

 5的倍数的特征

 (1)编排方式与2的倍数的特征类似。

 (2)可进一步总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即10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1)强调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

 (2)可任意选择一个数,用正面、反面的例子对结论进一步验证。

 (3)也可对任一3的倍数的各位数调换位置,更深刻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根据20以内各数的因数个数把数分成三类:1、质数、合数。

 (2)可任出一个数,让学生根据概念判断其为质数还是合数。

 例1(找100以内的质数)

 (1)方法多样。可以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用筛法。

 (2)把握教学要求: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因数和倍数》第1节例1(教材第13页)及练习二的第2题,第四题的前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另外,通过引导学生用**的形式表示一个数的因数,一方面给学生渗透**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教学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

 教学目标:

 1、应用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并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2、逐步培养学生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

 教学难点:

 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运用尝试教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例1,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方法,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方法、经验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老师很想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可以吗?

 生:(预设)可以!

 师:出示小黑板。

 1、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相互关系。

 21和7  2×7=14  30÷6=5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 )

 (2)1是14的因数,14是1的倍数。 ( )

 (3)因为6×0.5=3,所以,6和0.5是3的因数,3是6和0.5的倍数。( )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激励,同时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过程一:尝试训练。

 (一)出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新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行吗?

生:行!(预设)

 尝试题:14的因数有哪几个?

 (二)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根据实际适时辅导学困生。

 (三)信息反馈。

 板书:

 1×14

 14 2×7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过程二:自学课本(P13例1)。

 (一)学生自学例1。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投影):

 1、18有哪些因数?

 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出18的因数的?他们找完了吗?如果没有,请帮助他们完成。

 3、你还有别的找法吗?请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18所有的因数。

 (二)信息反馈

 1、反馈自学要求情况;

 板书: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还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2、知识对比,探索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根据求14和18的因数时获得的体验,再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出示问题:

 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

 (2)学生思考,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交流思考结果。

 (4)师生互动。总结方法、点出课题。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过程三:尝试练习

 (一)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1、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36的因数有哪些?

 2、结合14、18、30、36的因数个数,请你谈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提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二)信息反馈:师生互动总结特点。

 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2题和第4题前半部分。

 四、课堂延伸

 猜一猜:(卡片)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谁?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吗?你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特点吗?

 生:……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14

 14 2×7            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还可以表示为:

             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表示:如

 18的因数

 1、2、3、6、9、18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4、6、8…… 3、6、9…… 5、10、15……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双数单数为什么在数学书五年级下册试用偶数奇数来表达

奇数偶数是几年级开始学的介绍如下: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三年级学的课程。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奇数可以用2k+1(k为整数)表示,奇数是末尾为1,3,5,7,9的数。

自然数即非负整数,包括所有正整数,范围是从“0”开始的整数,直到无穷大。自然数集是指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常用N来表示。自然数有无穷多个。

自然数介绍:

自然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具有有序性、无限性的性质,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即指非负整数。自然数分为偶数和奇数,合数和质数等。

自然数是指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即由0开始,0,1,2,3,4,……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即指非负整数。

自然数按因数分类: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作质数,也称作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作合数。

1: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当然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自然数按奇偶数分类: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也就是说,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整数特征介绍:

若一个数的末位是单偶数,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

若一个数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若一个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整除。

若一个数的末位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

若一个数能被2和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6整除。

正整数介绍:

正整数,为大于0的整数,也是正数与整数的交集。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如:+1、+6、3、5,这些都是正整数。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0是整数)。

在书上面出现的,一般是选用规范的学术用语,所以用偶数奇数来表达。

首先一定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数学学习的关键点是基础,基础很重要,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越到后期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最后,学好数学一定要利用好课本、笔记本、错题本三个本。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借用《数学简史》的话,数学就是研究**上各种结构(关系)的科学,可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严谨的过程是数学抽象的关键。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数学起源:数学(汉语拼音:shùxué;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英语:Mathematics),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