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小学一到三年级孩子做作业家长要陪吗?

小学一到三年级孩子做作业家长要陪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8
  • 发布时间:2024-04-16 04:15:05
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家长都应该陪伴。这是由于一到三年级的孩子,6到9岁的年纪,正是养成好习惯,写得一手好字,培养爱阅读爱思考的黄金年龄段,这个学习阶段把握好了,到小学四年级以后,父母可以逐渐放手,少操心孩子学
内容详情

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家长都应该陪伴。

这是由于一到三年级的孩子,6到9岁的年纪,正是养成好习惯,写得一手好字,培养爱阅读爱思考的黄金年龄段,这个学习阶段把握好了,到小学四年级以后,父母可以逐渐放手,少操心孩子学习上的问题。

习惯养成和学习双管齐下:

小学一到三年级最主要的学科就是语文和数学,大部分小学三年级起点开始学习英语。

父母此时无论再忙,都要每天抽出30-60分钟的时间来陪孩子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得怎样,看看有没有按时按量完成,字体是否工整,是否需要专门抽出时间来练字,家庭作业是否写对,做题有没有订正,做到错题必纠,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一到三年级的父母若能做到此时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不放松,学习态度好,字迹工整漂亮,以后会操好的心,小学四年级以后,孩子学习这一方面的事情就会轻松多了。

工作忙碌的父母如何陪伴小孩:

大多数家长都是十分忙碌的,每天上班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小孩子还是要陪的,毕竟,这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要是没有耐心解决小孩的数学难题,关心一下是否订正错题还是可以的;

语文作业是否字体工整,是否认真学习,3-5秒就可以从作业本的书写看出来;

孩子在学校是否认真听讲,上课效率高不高,从孩子的课堂笔记就可以看出来:

孩子是否自律,从孩子写作业要不要大人催促,就可以看出来。

父母只要细心留意,就可以预判陪小孩在家学习需要方法和计策,需要陪伴的时长。

抓书写,培养阅读习惯: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体,无论是汉字还是英语,都会受益终生的。

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字帖,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字体,每天坚持练习打卡,家长只需监督查看即可,可以让小孩越来越自律。

小学三年级正式学习英语,家长只抓小孩的英语练字即可,写漂亮的英语字。可培养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到学校上英语课时就轻松多了。

写在最后: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爱阅读爱思考,有错必纠,要么就不学,要学就学最好,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品质,不远的将来就会发现,就算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学习也会照样优秀,甚至是越来越优秀。

与此同时,根本不用操心小孩的学习,自己安心上班工作,挣钱养家。

请问『亲子交流』四年级对孩子的学习放手了吗?

我认为是不对的,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人多少人是过目不忘的,更没有多少人是可以仅仅通过耳朵听就能够掌握所学内容的,孩子们只在学校学习,没有家庭作业的话,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成果,现在大家都如此努力的情况下,仍然会有不少孩子的学习不尽如人意,如果完全放手,那更不堪一击了。

作业不应该取消,但是可以减少一些

老师留的作业不能太多,要留给孩子们自己的时间,他可以玩,他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总之,孩子要有自己的时间,不可被大量作业所占据。作业要有针对性,这也是需要老师的教学经验了,有些作业能不做就不要留给学生做,要讲效率。要对孩子做作业的过程有明确要求,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还要速度快,不能拖拖拉拉,边写边玩。从一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会终身受益,这样家长也是省了不少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即便是现在有关部门要求学校不要给低年级的小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依然忧虑,怕没有书面作业的孩子,无法很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有老师会偷偷地布置作业,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加作业或者买配套的习题练习,更有不少孩子会上课外补习班,在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老师和家长们这样做,只为让孩子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在考试中具有竞争力。

作业可以让孩子复习巩固

做家庭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认知度的过程。知识不是学一遍就能掌握牢,它需要反复学反复练,大量的作业习题才能让学生理解深刻,融会贯通。

如果取消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你支持吗?

儿子今年四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我想慢慢的对孩子的学习放手,但还是没有做到完全放手,尤其是英语.自己也知道放手的重要性,可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总是放不开手.

今年儿子上四年级,奥数的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基本不管,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每次作业最多错两道,基本都是一道,比去年进步多了.

英语的学习,为了培养他自觉学习,特意报了一个小班教学,希望能通过老师管,自己能放手,结果发现:对于老师要求默写课文,他不让我检查,自己在房间自己默写,结果全对,我想他肯定偷看,虽然我知道,可我没有戳穿他.

语文的生字听写,自己用复读机听写,写完自己改.自己怀疑孩子肯定有偷看的嫌疑,可我也没戳穿他,只是告诉他学习是给自己学,作业不是老师惩罚学生,是帮助孩子掌握检查知识的.

儿子现在很愿意自己学习,他说妈妈你一管我的作业,我的作业效率肯定慢.他也很烦我检查他的作业,一般都是他自己检查,我统一检查,然后他改错.

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摆在这儿,教育回报率也还是比较高的,导致教育竞争的必然性。学校越少留作业,越降低要求,就越需要家长增加教育投入,包括金钱、时间和自身知识水平。学校的“放手”,其客观结果只能是加大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让低收入低知识水平的家庭掉入育儿陷阱。

有人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同时,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

“取消家庭作业”,真正的难点其实不是技术与执行层面上的,而是观念上的,比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成了唯智主义至上,说白了就是唯分数至上,抓学生分数、抓学校排名,成为上级的要求与学校领导的政绩表现;比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对所谓“阶层下滑”的过度忧虑,使得部分家长难以接受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轻松一些;包括这次马光瑜委员的建议,也有一些网友反对,反对理由也是“形而上”的,主要集中在担心孩子跟不上社会节奏,掉队。

孩子们的学业负担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的,什么时候能取消择优录取,就近入学,这时候孩子及家长的压力才能真正少一些。即使学校取消家庭作业,但是以我对中国保姆式家长的理解,将有很多妈妈会额外的补上家庭作业,就希望自家孩子“品学兼优”,赢在起跑线上。

如果取消了家庭作业,那么孩子们回家太早去干什么?看电视、玩手机还是干家务?我建议学校应该增加各种兴趣班(比如绘画、体育、音乐等),让孩子放学后有事可做,有地方可以玩!关于教育上的“德智体美劳”口号喊了几十年,我发现这些年的教育都跟这些不沾边,变成了纯粹的课本内容教育,考满分又怎样?我估计好多孩子酱油和醋分不清!取消家庭作业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改作业的人是老师,而不是家长,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