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太软弱的女孩们都去给我读这5本书
1 《遇见未知的自己》
书里告诉我们: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凡是抗拒的都会持续,当我们看见是我们在寻求被爱的痛苦感受,我们全心全意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他的需要,你就会变得幸福起来。
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看清我们行为背后的模式,看懂我们情绪底层的需求。荣格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这句话的极佳诠释了。
3 《另一种选择》
这本书剖析了悲伤的本质,让我们深刻的明白,其实面对任何的失去和悲伤,除了束手就擒,我们都有另外一种选择。彻底消除悲伤是不可能的,但它会在悲伤中给我们一种力量感。
4 《原生家庭》
书中说: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本书会让你去理解并与自己内在的执念和解。
5《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说:人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永远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如果你性格软弱,多半和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有关,但是绝不代表它不可改变
如果是大学生的话,以前在高中或者初中时期,因为自己学业需要参加中考或者高考,有一些名著都没有看过。所以可以试着去读一些经典的名著,比如《傲慢与偏见》《简爱》《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飘》《巴黎圣母院》这些。
当然这些名著并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啃下来的。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经历阅历有限,不能够理解名著中的内容,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可以先放一放。
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不建议盲目的去遵从一些畅销书排行榜上的东西,比如心灵鸡汤类型的或者是成功学小故事这种的东西。文学作品可以考虑一下类似于《平凡的世界》村上春树的书,东野圭吾的书,《三体》这些。毕竟是大家都比较喜欢在读的书,如果和别人讨论的时候说起来这些也有的东西谈。
人文社科类的书籍继续往下发展的话,可以试着看一下理想国出版集团的丛书。像是柴静的《看见》,理想国译丛系列的书,理想国讲谈社系列的书,这些书都属于非虚构类的写作,所以对于历史的大脉络的掌控可能会有很好的帮助。并且我觉得他能够给你打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让你用新的角度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去明白一些政治学经济学上的东西。
除了理想国出版集团的书之外,还有中信出版集团的书也比较推荐,但是中信出版集团的书一般都是精装的。价钱都不是很低。他们的书很多都是在得到app上面的课编程的讲义,比如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如如果是为了开拓自己的事业,我也比较推荐看理想app。是理想国出版集团在线上做的一款app,上面有像梁文道的八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或者陈丹青的局部,窦文涛的《圆桌派》。说到这里的话就比较想给你推荐一下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的读书节目。优酷可以看到。里边他所讲的一些书可能能够作为你来看书的一个指向和导读。
1、《清华大家荐读书目》
这本书2017年在总结以往指导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追加补充后重新出版,包括中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化名著和世界文学名著各30种,共计120种名著。是一本为大学生定制的超级书单。
2、《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艾伦·麦克法兰
本书讲述800年剑桥大学的秘密,是一部情感丰富、信息量惊人的剑桥论述。
3、《古今名人读书法》张明仁
本书汇集了古今名人关于读书的方法,取材不拘古今,不分派别。跟着古今名人学习读书方法,还是能得到一些读书方法的启发。
4、《图书馆的故事》弗雷德·勒纳
大学生和图书馆有着奇妙的联系,图书馆是珍藏知识的地方,《图书馆的故事》一书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5、《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这本书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对中国西方哲学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两部著作。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多读一读。
6、《大学的声音》黄达人
本书是20多位国内著名大学的书记、校长的访谈让我们听到了“大学的声音”,领略了中国教育精英的风采,感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波澜壮阔的洪流。
7、《细读美国大学》程星
本书主要讲述了美国的“高考”;就事论事,言论自由等有关内容,感受不同国度的高中和大学。
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
本书属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南类书籍。结合作者自己的求学、求职历程,跟大学生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活,实用的指南。
9、《上大学为了什么》亚历山德拉·利维特
本书作者明确读书目的,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指导,给大学生实际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在严酷的现实工作提前做就业准备。
10、《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张志
作者为大学生的就业,求学提出指导。书中57条人生成长建议、57个实操训练、10位同学的精彩分享、40本好书推荐,是一本大学生面对社会的实用指南。
11、《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 / 玛丽?库尔特
管理是一门动态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教科书也应该反映那些变化,以帮助管理者在这种条件下做好从事管理的准备。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对工作内容以及人的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12、《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
通史读物
1、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李泽厚,中国开放时代的启蒙者。其思想将被超越,但所提“儒道互补”、“美在积淀”、“巫史传统”、“情感本体”等命题今日仍有意义。而这部美轮美奂的《美的历程》,实为由美育爱的通史最佳入门读物。
2、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最富中国情怀的通史,但同时需提防其文化自恋情结。结合更为平实的吕思勉《吕氏中国通史》读较佳,但后者写作对象并非新手,要在观摩其方法和立意。
3、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秦晖已是溢出史界的公共知识分子,本书是论述传统中国法家本色最为深刻的作品,同时也为当今和未来的中国提出了富于建设性的构想。大一阶段可选读第二章《“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4、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出于对现行中国通史教材不满,面向研究生而作。但作为淹贯而稀缺的`通识作品,至少前编前三节与后编整体值得推荐,其农业产权三分法的视角独具慧眼,行文随列书目的方式十分适合新手阅读。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较1987年版新增了5篇。探讨道与势的紧张与合作,切中中国文化史的脉搏。而其高扬主体性的旨趣,今日更显意义。
6、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在守土重迁的农业中国开拓性地发掘游民文化,从而揭示传统中国的另一面,李慎之先生“发现另一个中国”的评价切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