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多会被童鞋的码数弄得不知道如何选择。众所周知,儿童分为小童和大童,1至6岁的孩子为小童,6岁以上的孩子为大童。家长们对码数迷惑,主要是没有弄清楚童鞋的分段,同时也不清楚童鞋码数对应的厘米数,所以易将童鞋的码数和成人的码数混淆。那下面我就来讲解一下童鞋37码是大人的多少码,大人是否能穿。一起来看看究竟童鞋的37码和大人的37码是不是一样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一定要事先熟悉整个童鞋码数对照表,看尺码是哪个国家的尺码。所以我们先要弄清楚这个37码指的是哪个国家的码数。比如说欧洲码还是中国码。如果是欧洲码的37码,则对应内长的厘米数为23.5左右;如果是中国码的37码,则对应内长的厘米数为23.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两个数据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得知37码为大童鞋的码数,基本和成人的鞋子码数一致。但是仅以这个为依据也不够科学和精确,建议人们购买时以实际试穿为准。
建议人们在购买鞋子时,无论是购买童鞋还是成年人的鞋子,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脚长为准,最好能当场试穿则更佳。
孩子穿的37码鞋子与成人穿的37码鞋子没有区别。
鞋码通常也称鞋号,是用来衡量人类脚的形状以便配鞋的标准单位系统。
世界各国采用的鞋码并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长、宽两个测量。长度是指穿者脚的长度,也可以是制造者的鞋楦长。
扩展资料:
测量方法
脚长指最长脚趾顶点到脚后跟突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注意不要直接量脚,直接量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要使用白纸,把脚踩在白纸上,沿着脚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脚的四周,或者在脚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做标记;根据所画的脚图测量长度,便是脚长。
脚宽测量
脚围指的是脚的宽度,是指拇指球到尾趾根部的垂直距离。将脚轻踩在纸上描出轮廓形状(笔呈90度垂直),再量脚型的长与宽,对照以下的数据表一般来说都是以脚长为主来判断尺寸。
脚宽小於正常值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脚宽超过正常值的话,或是脚版偏肉偏厚的话,就会影响到尺寸,需要穿大一号甚至大二号。
建议最好的下午测量脚的尺寸,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膨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会最舒服。
注:人的左右脚基本对称,但是肯定有细微差别大小之差,所以测量时应选择较大的那只。
鞋码脚宽
美码跟欧码的鞋子会有带有脚宽代码,D、E、2E、3E、4E,大家可以参照一下表格,建议到实体店试穿为佳。
百度百科-鞋码
很多服饰品牌和鞋靴品牌都会同时出售成人款鞋子和童鞋,而且多数都会有大童鞋,鞋码的范围也比较大,鞋码跟有些成人款的鞋码差不多大。很多家长就想选购成人款给孩子穿,那么儿童鞋的尺寸跟大人对照表一样吗?大人鞋码对照表是什么?
儿童鞋的尺寸跟大人对照表一样吗?有些大儿童以及鞋码较小的成人,就会想既然鞋码一样,那么应该也可以购买成人鞋或童鞋穿了。但其实并不是的,童鞋和成人鞋码是有区别的,童鞋尺码和成人也是不一样的,儿童穿的鞋子主要是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来设计的,在鞋子的软硬度、轻巧度等方面也是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的,同样鞋子的鞋码也是如此,童鞋的鞋码可根据儿童的脚长、脚宽、脚部骨骼发育等方面设计的,与成人的鞋子鞋码不一样。
童鞋和成人鞋的鞋码虽然同样都是35码,但是童鞋都是小码,基本适合14岁以下的人群,童鞋的鞋内长一般都不会超过22cm,但是成人鞋的鞋内宽一般都会超过22cm,除此之外,童鞋的鞋宽和成人鞋技术含量也不相同。市面上流通的个别童鞋技术含量是缩水版的,毕竟儿童对鞋子的要求没成人那么严格,因此,儿童穿同样鞋码的成人鞋,在舒适度上一般没有童鞋的高,而且不太符合儿童时期脚步的成长发育。成人穿儿童鞋,不仅是在鞋码上不合适,会感觉挤脚,而且童鞋的软硬度也不太合适成人穿。
大人鞋码对照表是什么?中国鞋号cm,比如中国鞋号24cm=老式鞋号(24-5)*2=38,就鞋的尺码而言,不同国家由于采取的是不同的度量衡,所以数值都是不同的。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的鞋子,尺码换算公式为:鞋长(脚长)=(标注数字+10)/2,单位是我们熟悉的国际标准度量衡(长度)--厘米。
成人鞋码对照表以女性为例,尺码35,脚长22.1-22.5cm之间,尺码36,脚长22.6-23.0cm,尺码37,脚长23.1-23.5 cm,尺码38,脚长23.6-24.0 cm,尺码39,脚长24.1-24.5 cm,每个人的脚胖瘦程度对鞋码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踮起脚,这是因为人脚在受力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改变;也最好让身体保持直立的状态,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体重均匀地分布在双脚上,得出的数据也才会准确,有时候左右脚的大小可能会存在偏差,此时最好以偏大脚的脚长作为挑选鞋码的依据。
童鞋最大号一般是在36-40码之间。不同品牌的童鞋,不同型号的童鞋的最大尺码都是不同的。童鞋的尺码是没有成人的鞋码标准的,因此选童鞋一定要先量取孩子的脚长,增加放量,根据鞋子内长进行选择,不能根据经验,因为孩子的脚每天都在变化。
童鞋选用款式应以健康舒适为主,不可贪图款式时髦,装饰前卫。有些鞋上的金属配饰在孩子的穿鞋跑跳时会伤害到孩子的脚,有些款式则不适合跑跳上运动课等。
扩展资料:
童鞋的基本注意事项
1、学龄前儿童适合穿轻巧柔软性好的鞋子,小学后就不能穿太软底的鞋子。
2、婴儿的皮肤比较嫩,不要选革皮或者有塑料成分制作的鞋子,那样的鞋子很容易损伤婴儿稚嫩的皮肤,使其发红,发痒,严重者溃烂。
要选用真皮(碎皮、羊皮)和帆布(棉布)做帮面,猪皮和棉布做里布,树脂底或TPR底和牛筋鞋底的鞋子, 这样的鞋子具有吸汗防臭.柔软.轻巧.透气、舒适等特性,使婴儿的皮肤得到全方面的保护。婴幼儿时期,鞋底太滑,容易摔跤,但过于防滑,又不利行走。
3、鞋子过重,会对脚部产生拉力,容易拉伤孩子脚踝处的韧带。
4、选鞋的长度、宽度要有一定空隙,一般以插入一个手指距离为宜。
5、女孩喜欢模仿成人穿高跟鞋,但穿高跟鞋前脚掌受力过重,会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