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给大家分享“秦腔是什么 秦腔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
什么是秦腔?
秦腔,顾名思义,秦朝流传下来的一种腔腔,其实是陕西文艺品,就和京剧,豫剧,等等差不多,都是供人娱乐消遣的玩意儿,堪称中华民族的文艺精品。什么叫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秦腔的来历是什么?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一直主要的地方戏曲,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它的发源和成长虽无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证,但大体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地区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现在,人们还都习惯称它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 );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陕西及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秦腔演员的装扮是什么?
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代,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因用逗梆子地击节,故也称逗陕西梆子地,又因陕西地处古函谷关以西,古称逗西秦地而有逗西秦腔地之称.当地也叫逗梆子地、逗桄桄地、逗乱弹戏地、逗中路秦腔地、逗西安乱弹地、逗大戏地等.
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用陕西人**秦腔是百戏之祖.说秦腔是百戏之祖并非捕风捉影,实际上很多民族音乐里都有秦腔的影子,包括家喻户晓的中国哀乐,正是通过秦腔哭音的音调慢慢发展起来的.事实上秦腔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它的唱腔板式变化丰富表现力极强,秦腔的舞台样式积累也很丰厚,戏文曲目约有3000多种,保存下来的传统抄本有2700多个.
西安闹市中心的秦腔剧社——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被公认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1912年创办以来培养了众多名家名角和无数的戏迷爱好者.九十多年来西安易俗社涌现了多出精彩的剧目《三滴血》《游西湖》《游龟山》等等,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国家嘉奖和观众喜爱.
秦腔不是厅堂的艺术,它是根植于土地的旋律.秦腔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于夸张性.今天它在西北地区的民间影响力依然令人吃惊,但是对于西北以外的人而言,秦腔已经接近于一个难以普及和理解的古董.
其实,南方的戏曲如黄梅戏、花鼓戏等,给人的感觉像是生活中的摆设或是点缀,就是为了让人更舒服.秦腔则不是,它更有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的色彩,比如郁闷的情感,高亢的情怀等.所以听南方戏曲,有时会觉得它们不解馋、不来劲.而听秦腔就很解馋、很来劲.秦腔要的就是那种在大风底下再带点儿沙子的感觉.陕西人在大风底下大吼秦腔,好像是跟那个风声要比赛一样,然而自有豪壮粗犷的精神在其中.故有逗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地的谚语.
秦人之声吼劈了嗓子、嘴角流血的感觉是秦腔的灵魂.
秦腔如泣如诉、撕心扯肺像杯烈酒,让人沉醉.
板胡,形似二胡,因琴筒上蒙木板而得名.琴杆多用红木、乌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料制作,弓杆较粗.一般按四、五度定弦,音域三个八度.因其音色高亢明亮,成为北方梆子腔类的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近年来多用于独奏,流传较广的有郭富团作曲的《秦腔牌子曲》、鲁日融作曲的《秦腔主题随想曲》.这些取材于秦腔曲牌和唱腔的独奏曲,塑造了西北人民豪放热烈的宽广胸怀.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秦腔是什么 秦腔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