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一般是县处级正职。
我国的领导职务层次,从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到乡科级正副职,共分为10个层级。对应的职级即为科级、处级、省部级至国级。
除此之外,非领导职务也分为8个层级,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根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法定的领导职位的总数。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量的需要并通过法规所确定,按照《地方各级人民**组织法》和中央、国务院等有关文件精神,各级行政领导的职数为: (1)国务院各工作部门一般设正职一人,副职二至四人;司局设正职一人,副职一至二人;处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任务较重,人数较多的处可增设副职一人。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的工作部门设正副职一至三人;处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任务较重,人数较多的处可增设副职一人。 (3)地级的市人民**的工作部门设正职一人,副职一至二人,科设正职一人或正副职各一人。 (4)县级人民**的工作部门设正职一人,副职一至二人。公务员晋升职务必须在法定的职数限额内进行,不得随意突破,否则应追究行政责任。领导职数的规定,对定员定编定经费和加强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什么是职数”的内容,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