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和动作都是以实现预定目的为特征的,但是动作受单一目的的制约。而活动则受一种完整的目的和动机系统的制约。活动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系统。
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的对象。对象有两种:①制约着活动的客观事物;②调节活动的客观事物的心理映象。离开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活动总是由需要来推动的,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转化,通过活动客体转化为主观映象,而主观映象也是通过活动才转化为客观产物的。内省心理学脱离活动研究意识、行为主义心理学脱离意识去研究行为,都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人认识周围世界,形成人的各种个性品质;反过来,活动本身又受人的心理、意识的调节。这种调节具有不同的水平。肌肉的强度、运动的节律是在感觉和知觉水平上进行的调节,而解决思维课题的活动则是在概念水平上进行的调节。
活动可以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从发生的观点来看,外部活动是原初的,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内部活动又通过外部活动而外化。这两种活动具有共同的结构,可以相互过渡。
人的活动的基本形式有3种:游戏、学习和劳动。这3种形式的活动在人们不同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有一种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到了学龄期,游戏活动便逐步为学习活动所取代;到了成人期,劳动便成为人的主导活动。
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受教育者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必须从分析他们的活动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黄秀贤王秀贤
儿童节游戏活动有绕口令、吹蜡烛、掌上明凯宴扰珠、铺地砖、双人跑。
1、绕口令
提前准备好绕口令的话语,写上序号,抽取随机读取,每日一次机会,读对有奖励。
2、吹蜡烛
准备一排蜡烛,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使用爆破音吹灭蜡烛,问题回答完吹灭蜡烛最多的获胜(吹灭蜡烛达到一定数量)。
3、掌上明珠
准备好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将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终点,球未丢就得一张奖劵。(桌子竖排三张,参赛者沿桌子在规定时间内绕一圈。)
4、铺地砖
在跑道上准备两个呼啦圈,游戏开始幼儿跳入第一个呼啦圈内,由脚下到头顶把呼啦圈取出交给家长,再跳入第二个呼啦圈,同时家长把前一个呼啦圈放到幼儿前面供其使用,依此类推。
5、双人跑
把小朋友与家长相祥耐邻的脚绑在一起,当口哨响起时一起向前方走直到拿到前方的小红旗才可往回走,哪队盯旦先返回起点处为胜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