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龟就是我们俗称的乌龟,这种乌龟饲养非常的广泛,而且数量最多。乌龟被认为全身都是宝,被很多医药典籍奉为食补和药补的上上品。而且“千年王八,万年龟”也道出了乌龟的超强生命力,人们视乌龟为健康长寿的象征,视它为“吉祥,延年益寿”之物。
草龟的食性非常的杂,小昆虫、米饭、小鱼、小虾、螺蛳、瘦肉、蚌肉、蔬菜、稻麦等都能吃,而且乌龟非常喜欢吃泥鳅。一般当水温上升到15度以上时,乌龟就会开始吃食,每年的6-9月是乌龟的盛食期,11月开始食量下降。当水温下降到15度以下时,乌龟开始进入冬眠,并且逐渐停止饮食。
随着气候的变化,乌龟的饮食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为了促进乌龟能正常健康的饮食,在不同的季节里,饲养者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给乌龟喂食。例如,在春秋气温脚底的时候,饲养者可以在每天上午8-9点喂食。在盛夏炎热的季节,饲养者可以选择在每天下午4-5点喂食。
饲养者每次给草龟喂食应该以水中不能残留食饵为准,而且在每次喂食之后要及时的清理残食。而清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乌龟生活环境被污染,保持乌龟生活环境的健康,促进草龟的健康成长。
草龟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蠕虫、红虫、螺蛳、蚌、蚯蚓等食物,也会吃植物的根茎叶,以及野果。
草龟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以蠕虫、鱼虾、螺狮、蚌、蚯蚓以及一些动物尸体和内脏为它们的动物蛋白来源;植物性的饲料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为主,还可以吃瓜果皮或者是麦麸。要注意环境温度的调节,避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影响草龟的食欲。
草龟的体型个体差异比较大,成年雄草龟平均长度可达到15厘米左右,成年雌草龟的平均长度大概是28厘米左右。草龟的生活环境及进食习惯会对草龟体型有较大影响。除了基因影响外,一般野生草龟的体型会比家养的小很多,家养草龟的食物比较充足和多样,不会出现营养的不均衡,而野外生长的草龟会常常面临食物缺乏或单一的困境。
中华草龟的生活习性
中华草龟生活环境栖息于江湖。中华龟属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中华龟是杂食性动物,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食也不致饿死。中华龟是冷血变温动物,生长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