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秦军什么南 秦军氾南

秦军什么南 秦军氾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7
  • 发布时间:2024-03-06 13:25:06
本文给大家分享“秦军什么南 秦军氾南”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的意思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语文读音问题。秦军氾南应该是读二声氾 Fán详细字义〈名〉1. 古地名。春秋郑邑 [Fa
内容详情
本文给大家分享“秦军什么南 秦军氾南”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的意思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语文读音问题。秦军氾南

应该是读二声

氾 Fán详细字义〈名〉1. 古地名。春秋郑邑 [Fan town] 2. 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 3. 东氾。在今河南省中牟县 4. 古氾水的省称 [Fan river]。一条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另一条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荷泽。久湮晋军 函陵, 秦军 氾南。——《左传》 5. 古国名 [Fan state]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意思

意思是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注释:

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氾水:古代济水支流之一,流经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曹县北,汇入古菏泽,是一条比较古老的河道。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

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

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本文正是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的意思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文中“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句,多人翻译为:"秦伯高兴,与郑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这种翻译不近情理。烛之武离间秦晋结盟,使秦晋生隙,打起小算盘,充其量使秦退兵,晋也退兵,却不会使秦立即翻脸,由围郑立即变为戍守郑土,这秦国信用何在?与郑人盟,也是私下密盟,不可能变脸比脱裤子还快。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实际上使他们戍守秦军驻地,大部队撤退了。请大家讨论。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秦军什么南 秦军氾南”方面的内容。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