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信来自充分的调查与分析
星星之火,为何可以燎原,这是有依据的,是基于对现状各种联系的调研结果、论证而来的。虽然我们的力量弱,但也不要把对手的力量想的那么强大,不要盲目悲观。只要打好基础,总结好经验,事业就有必然成功的可能性。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3、不高估对手,也不妄自菲薄
过分高估对手等于自动取败,人在悲观,畏难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有的人常常对自己不够自信,喜欢妄自菲薄,以至于时常会忽略了自己的能力。
妄自菲薄,看低自己,总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十足的把握,畏难情绪太重,稍微有点困难,就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打“退堂鼓”找借口,失去努力和前进的勇气、动力,落荒而逃,有时不战便已认输。
背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信中,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斗争所作出的新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不能只看表面,这里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不单单是字面的含义,更是以此来做了一番比喻,让人们看到小力量也不容小觑,随着时间的积累,小力量总会壮大,会成为有权力的不容忽视的大力量。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将革命的力量比喻为星星之火,”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那如今中国那些反动力量算不算”星星之火“呢?我认为要从多种情况去看待。星火要成为燎原的大火需要充分的燃料,中国***这把大火燃烧了62年依旧兴盛不衰,因为中国***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
反动分子哪怕只剩下一个火星都能死灰复燃,是因为有追随他们的崇拜者的支持。看待一股力量是否为星星之火,是看它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若其只是一部分偏激分子的所作所为,那么其终究不得民心,也将会被扑灭。若其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那么这股力量无论当时多么弱小,都有可能成为燎原的大火。
扩展资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摘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民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但是,当时党内有“左”倾思想的人,仍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
而以林彪为代表的有悲观思想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强敌进攻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他们不相信革命**很快就要到来,不愿经过艰苦奋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主张用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全国武装起义。
1930年1月5日,***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后来收入《***选集》第一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