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有: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3、水占据的空间,不能被压缩。
4、篮球、足球、轮胎、射钉枪、充气城堡、喷水壶、充气床垫等都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的特征。
5、空气有质量。空气的质量比较轻。
6、可以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
7、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1升的空气大约重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8、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9、热气球、孔明灯等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暖气片安装在低处是因为热空气上升。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下降。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0、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1、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组成。
12、常见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3、芝麻、花生适合沙质土,荷花、芦苇适合粘质土,蚕豆、苹果树适合壤土。
14、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1.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教学难点
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教学过程
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4.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
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
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全课小结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该气体有质量。
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虽然空气中的分子非常小且分散,但它们仍然具有质量。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空气的密度来间接确定其质量。空气的密度通常约为1.225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在一个立方米的空间中,空气的质量约为1.225千克。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巩固了空气的特征何作用,在学生说到空气也是有一定质量的,我就引入了本课的学习,在我的示范指导下,孩子们把天平进行了组装和调试,在大家动手操作时,就对天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虽然在拼装时,有个别小组会出现意外情况,但根据之前的上课纪律口令的约束,基本上还是能按要求完成。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步骤要求,口述实验操作,根据孩子们的补充,基本上大家对实验操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我请同学上台来进行操作演示后,大家都进行了实验步骤的进一步规范,有助于之后的小组合作实验。
本课在小组实验操作时,虽然出现了个别小组的孩子,弄撒绿豆的情况,但我觉得实验本身就是存在一定的失误性,让孩子们进行直观感知,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会有一个更深的直接体验与认识。在孩子们做完皮球与绿豆的观察实验之后,我请小组代表进行了实验汇报,希望通过小组汇报的锻炼,让更多的孩子能站上讲台来,自信地汇报出小组实验的结果。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知,我用电子称称了绿豆的重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更直观的数据,孩子们都很惊奇,然后我们又利用了乒乓球来进行对比实验,一起总结了我们的发现,这对于孩子们也会是一个有趣又难忘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