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A6L完胜。车子就是贬值货,一样的价格和级别,肯定买配置动力更加优秀的,奥迪这方面明显优于宝马。例如差不多的价格A6L分分钟可以买到3.0T四驱,宝马就是个2.0T后驱,区别太大了。
至于品牌认知和外观内饰设计,见仁见智。
抛开价格,我个人选择5系。1. 隔音更好 2. 座椅更加舒服 3. 更加平顺,所谓丝滑感更好 4. 我所处的地方,宝马吃香点。相对少的人会买大众和奥迪。
那就应该是现款车型了,拿它和新款的宝马5系来进行对比,其实很好做决定,理由如下:如果是看中的品牌,那就是宝马无疑,毕竟在很多人的眼里,宝马要比奥迪的品牌好上一些;如果看重性价比,那就肯定是奥迪了,毕竟从价格上,优惠的幅度,是宝马和奔驰都没有办法比较的。
指导价相同的两款车型,宝马的动力和空间都是要优于同价位的奥迪a6l的,当然这里的价格指的是官方指导价,上面也说过,奥迪a6l的优惠幅度很大,全系优惠幅度已经达到了6万元左右,不过都是有附加条件的,而2018款的宝马5系基本没有什么优惠。
奥迪a6l和宝马5系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车,奥迪A6L偏商务,科技,宝马5系偏年轻、运动,如果要在两个车之间进行选择,实际上应该看自己的风格,如果偏向于激烈驾驶偏向于高速行驶偏向于运动,建议选择宝马5系,宝马5系的,前置后驱对于操控感来说相对较好。
奥迪A6L虽然说是新款,但是实际上还是老款,只是进行了小改款,变动不大,车型已经比较老旧了,新款奥迪A6L已经在国外发布,国内上市还需要一点时间,新款奥迪A6L档次要比现款高很多,而宝马5系在去年上市了新款车型,在很多方面都提升了不少水平,不过宝马5系售价比较高,没有性价比,现款奥迪A6L优惠幅度大,性价比更高,建议可以考虑现款奥迪A6L或者等等新款奥迪A6L。
1、轮廓设计
奥迪a6l在外观上不做太多设计,但也采用了更多棱角的设计。如果配备S-Line运动套件,相信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奥迪a6l之所以有官车的称号,跟它强烈的商务气质有关系,车身侧面非常修长。尾灯和排气管有所调整,但整体风格依然稳重,商务气息十足。
宝马5系的外观逐渐接近7系。家族式设计的前脸就不用说了,依然熟悉的LED天使大灯,双肾进气格栅,提供豪华套装和M运动套装两种款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前后保险杠、前翼子板处的logo等细节。车身侧面采用双腰线设计,立体感更强,整体比例不错。显得车身很修长,和老款相比,可以感觉到新款更时尚。尾部比较扁平,可以带来较低的视觉效果,两侧双出的排气布局更加大气。
2、内部装饰物
奥迪a6l的内饰虽然是大家熟悉的家族式设计,但是木纹材质的搭配还是能提升不少稳重感,手感和质感也不错。进入车内,从整体造型上一眼就能看出是一辆宝马,但宝马5系的内饰在细节上更豪华、更科技。
3、字体大小
奥迪a6l在车身宽度上比宝马5系更宽,++车身尺寸参数不如宝马5系。
4、原动力
宝马5系同样搭载2.0T和3.0T动力,传动系统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与5系相比,奥迪a6l的动力选择更多,包括1.8T、2.0T、2.5L和3.0T发动机。此外,传动系统匹配7速双离合和cvt无级变速器。
5、配置比较
我们选取了价格非常接近的奥迪a6l和宝马5系的车型,其中奥迪a6l贵了近万。此外,它们之间的驱动形式也有差异。虽然我们都选择了运动车型,但是宝马5系是后驱,奥迪a6l是前驱。
配置方面,宝马5系和奥迪a6l都有很多配置需要额外花钱选装。不过相比较而言,宝马5系的功能配置更丰富,而奥迪a6l在市场终端会有更大的现金优惠。
6、市场销售
在去年的销量中,宝马5系和奥迪a6l的销量有所波动,但月销量仍能维持在1.2万辆左右。临近年底,两者销量都呈上升趋势,奥迪a6l表现更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对购车这件事进行消费升级,一款中大型的豪华轿车,不仅开出去更有面子,同时在机械素质和驾乘感受方面也更加舒适,那么,购买一款BBA的产品似乎是最佳选择。
而在40-50万这个价位,奔驰E级,宝马5系以及奥迪A6L绝对是绕不开的一道坎,而就是因为它们三者足够优秀,这也就让选购变得更加困难了,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这三款车型的深度对比,来看看到底谁更加适合你。
外观对比
奔驰E级清晰地分为了两种装饰风格,即标准版车型与运动型,又称为轿车或运动轿车。运动型的外观套件会完成车身包围、前唇以及后保险杠扩散结构等,但由于没什么独立尾翼之类的配件,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二者的明显区别还是在于进气格栅与对应导流结构,轿车车型是带大范围对称镀铬中网的盾形格栅并提供了引擎盖立标与大范围的下格栅金属包围。而运动轿车车型则实现了奔驰标志性的满天星中网设计,梯形格栅弱化了边框存在感,并以大面积黑色喷涂进行覆盖,而下格栅与导流孔还是分为了三区,其中,两端导流孔内会提供全黑的鱼鳍状扰流板。
奔驰E级由于已经完全了全系长轴距生产,所以这5078/1860/1480(1490)mm的车身长宽高还是相当可观的,而轴距也保持为了3079mm,配合它侧身较为显著的三厢结构处置,给人的感觉就是成熟稳重而又豪华修长。
尾部造型较显中庸,型面没有经过太多线条修饰,只是在牌照处进行了内凹处理,整体度较为不错。同时在尾部上方增加有微翘的尾翼,底部带有运动包围,包围经过曲线的银色装饰条勾勒,而排气管为双边共出设计,表面还经过了镀铬条点缀,符合它应有的气势。
宝马5系2023款是年度小改款车型,主要针对配置与动力进行了调整,外观内饰基本不变,依然提供豪华套装和M运动套装两种外观风格。提供宝石青、馥郁红、开士米银、矿石白、量子蓝、碳黑红6种配色,相对都比较成熟。前脸采用家族经典的“双肾”格栅,大小适中,加入丰富的镀铬装饰,标配主动闭合功能。下格栅造型根据版本不同有所区分,豪华套装版是横向贯穿式条幅,两侧通风口面积较小,且增加镀铬装饰,更显精致;M运动套两侧通风道口很大,内部是黑色蜂窝网格,运动感提升很多。
宝马5系侧面造型在大气中带着动感,三厢结构清晰,前轮心到前门的距离充分,前悬略短、后悬较长,体现出前纵置平台的特色。侧窗保留着经典的“霍式转角”,虽然不对称,但与车门和底裙形成环绕造型,棱角分明的腰线犹如利箭穿透靶心,显得很有进取感。侧翼子板部分是区分豪华套装与M运动套装的小细节,后者带有“M”字母标识。
宝马5系尾部造型端庄大方,尾盖边缘有小幅度冲压隆起,熏黑风格的尾灯显得很酷。保险杠底部增加大面积黑色护板,保留双边共双出排气布局,比M运动套装显得含蓄些。车身尺寸没有变化,长宽高依然为5106/1868/1500mm,轴距为3105mm。国产的加长轴距版轴距比进口的标轴版足足长了130mm,与老对手相比,轴距也是最长的。
从外形上来看,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奥迪A6L采用双外观设计,动感型车辆前格栅辨识度会更高一些,采用星空点阵式设计,在驾驶过程中,前格栅就像一幅星轨图。而致雅版车型,并没有纯粹地走沉稳路线,格栅采用星环双线设计,可以说是老少通吃。作为一款豪华车型,矩阵式LED大灯属于标配,功能上该有的都有,标配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自动大灯、高度调节、大灯清洗、延时关闭以及前大灯雨雾模式。
奥迪A6L作为一款中大型车,侧面看上去行政气场突出,长宽高在5038×1886×1475毫米,车身轴距在3024毫米,从侧面去看,采用了分段式腰线设计,车顶采用溜背式处理,底部轮毂有多种造型选择,尺寸根据配置不同分别在18英寸、19英寸以及20英寸。
奥迪A6L车尾相对简单一些,和老款车型没有大的区别,尾单组中间有银色装饰条,后挡风区域没有配备雨刷,往上看是黑色鲨鱼鳍,一副沉稳模样,底部排气采用隐藏式设计,加入银色装饰点缀。
内饰对比
奔驰E级也是沿用了两大智能系统升级。两块12.3英寸连体屏所搭载的MBUX系统,4G网络也让高德实时导航变得更好用了,但它并没有像许多制造商那样就用车机取代手机,CarPlay/CarLife功能还是开放的。可话说回来,这套标配系统不会有什么大的功能进阶,除了多出一套带实景导航的HUD抬头显示与柏林之声音响外,具体的智能互联还是全系统一的,而想要手势控制则是连顶配也得选装。
辅助驾驶方面,奔驰E级实现了标配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泊车辅助,综合驾驶中也会有前碰撞预警、主动刹车的支持,但想要达成L2级辅助驾驶与对应的全速自适应巡航只能去选择顶配,否则其余车型均需额外支付2.4万元选装智驾套装。
宝马5系的车厢布局略显传统,中控台向驾驶员侧倾斜,台面上下的层次感丰富,采用软胶、木纹饰板、镀铬饰条与烤漆面板等多种材质组合,色彩上也比较丰富。标配哈曼卡顿音响(行政型为宝华韦建音响)和11色氛围灯,车厢氛围基本到位。人机交互依然以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2.3英寸中控屏为主,搭配HUD抬头显示,组成三屏交互通道。
三辐多功能方向盘标配真皮材质,银色装饰很显精致。横幅上的按键够大,增加滚轮提升控制效率,后方的换挡拨片升级为标配,也是新车升级点。驾驶辅助方面,大部分车型配备的是L1级辅助系统,有横向辅助如车道保持、偏离预警,也有主动刹车,但没有纵向的自动功能,只提供定速巡航,较为落后。而L2级辅助只在顶配的行政版配上出现,中配车型可选装全速自适应巡航,低配车型只能选装自适应巡航,这点不够理想。
进入新款奥迪A6L车内,中控区域有桃木装饰,有种老派豪华车的味道,而从科技感受来说,同样不差,中控大屏在10.1英寸,在其下方配备一块辅助屏幕,尺寸在8.6英寸,支持车联网以及手机互联,但没有提供OTA升级,稍微有一些遗憾。方向盘全系都是真皮方案,低配版车型选择项比较多,比如说电动调节需要加价4000元,方向盘加热需要加价1000元,全液晶仪表屏尺寸在12.3英寸,中低配车型没有提供HUD抬头显示功能,但可以进行选择,价格在18,700元。
动力对比
动力系统上,奔驰E级提供了260、300两张铭牌,其分别对应采用低高功率++的M264系列2.0T发动机与9G-tronic变速箱,最大功率分别为145kW、190kW,最大扭矩分别为320N·m、370N·m,可帮助车辆在7.5秒或6.9秒内破百,但只有运动轿车入门车型提供了唯一一款4MATIC四驱选项。需要说明的是,这260车型较此前的旧款车型,倒是有了0.2秒的加速能力提升。
动力方面宝马5系产生重要变化,取消了此前2.0T低功率发动机的525Li,全系均为搭载2.0T高功率发动机的530Li。不过,发动机最大功率下调了5kW,为180kW(245Ps)/5000-6500rpm,最大扭矩依然是350Nm/1560-4800rpm,应该是为了满足排放法规做出的调整。匹配采埃孚8AT变速器,0-100km/h加速为7秒(四驱为6.9秒),均比起老款慢了0.1秒,WLTC综合油耗为7.8-8.1L/100km。
动力方面,奥迪A6L全系共分为2.0T低功率、2.0T高功率以及3.0T三款发动机。其中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245Ps,与之匹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相比于老款高功率版本有了不少的提升。7.7秒破百的加速成绩,虽然算不上抢眼,但满足日常需求绰绰有余。实际开起来,得益于油门调校比较灵敏,前段起步显得较为轻快,此外中后段动力输出也可以做到随叫随到。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除了低速行驶时偶尔会出现顿挫,大多数情况下的平顺性甚至比起奔驰E级的9AT变速箱还要出色。
综合对比下来,三款车型各具特色,奔驰E级在科技配置方面表现很不错,同时内饰也达到了应有的豪华感,至于舒适性方面自然更不用多说,甚至是实现了对于所谓“科技流”奥迪的反超,这便为其树立起了一面新旗帜。宝马5系的优势也很明显,一流的驾控体验,同时在外观上也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胃口,不足的便是动力下调,但是价格微涨。奥迪A6L作为同级别的经典车型,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认可度都占有绝对优势。2023款车型的产品力又针对国内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升级,并且同级别当中,唯一的3.0T发动机,足以满足大排量爱好者的喜好,并且无疑很好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品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从油耗、保养成本、后排乘坐舒适度、出弯速度及底盘支撑性5个方面考虑,奥迪a6l比宝马5更好。
以下对比测试数据来源于懂车帝实际测评。
一、油耗
实际的油耗测试:围绕北京四环主路、辅路交替行驶,平均时速27.5公里每小时,已经比较接近日常用车的水平了。经过测试,奥迪A6L百公里油耗9.19L,宝马530Li百公里油耗9.77L,因为两辆车都需要加注95号汽油,按照测试当天的油价,折合奥迪A6L一公里6.6毛,5系一公里7毛。
二、保养成本
保养费用方面,如果按照官方保养手册上的要求来保养,咱们假设一年开2万公里,那么汇总下来,按3年6万公里来算,宝马5系需要20151元,奥迪A6L需要15290元,如果再计算上燃油费,那么6年6万公里的总花销,奥迪A6L是54890元,宝马5系是62151元,虽然说3年差7000多块钱,对于这个级别的车主来说,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数字,但钱这东西显然还是越省越好,所以这个环节,A6L是获胜的一方。
三、后排乘坐舒适度
为了模拟路面颠簸,将两辆车带到了布满减速带的场地里。以20、50、8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让两辆车匀速通过铺满减速带的道路,看看谁在这种极限颠簸的情况下底盘表现更为稳定,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测试结果,在中央扶手箱上粘了一杯水作为参考。
在20、50公里每小时的测试里,两辆车整体颠簸程度相近,因为两车后排座椅硬度也比较接近,所以乘坐感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在50公里每小时时速碾过减速带时,A6L给人的感觉更清晰,能让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碾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况,而5系的路感则比较模糊,你只是感觉到车颠,但并不知道轮胎下方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速来到80公里每小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A6L依旧稳健地通过,水杯里的水也跟20、50公里每小时相差不大。但5系在这个环节,已经出现了车轮离地的情况,车内晃动幅度也非常明显,颠簸感严重,最终在这个环节,输给了A6L。
四、出弯速度
在四驱系统表现方面,虽然现在奥迪的quattro去掉了托森差速器,已经变成了由多片离合器传递动力的quattroultra适时四驱,日常行驶是前驱模式,但是它的工作效率,至少在赛道环境下是足够快的,前轮一旦要出现打滑迹象,后轮很快就能获得动力,这一点在出弯加速度上也能得到验证,5系的最大加速度只有0.236g,A6L是0.267g。
五、底盘支撑性
在弯道里,相比宝马5系,奥迪A6L的侧倾幅度更小,底盘支撑性更强。奥迪的底盘支撑性比宝马好,宝马现在的底盘支撑性确实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