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大学排名: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4、上海交通大学
5、北京大学医学部
6、复旦大学
7、浙江大学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中国人民大学
10、中国科学院大学
1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2、浙江大学医学院
13、南京大学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同济大学
16、哈尔滨工业大学
17、上海财经大学
18、北京大学医学部
19、北京理工大学
20、南开大学
21、西安交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名列校友会2019中国理工类独立学院排名前10强。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郑州工商学院、齐鲁理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名列校友会2019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名前10名。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晋升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荣膺2019中国八星级大学
西安交大既是985也是211,211名单排名中处于第17位。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A 类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 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32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
西安交大的专业如下:
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
2、工程力学:该专业以培养科学家和力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除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数理基础、现代力学理论、先进实验技术及仪器、高级计算技术及应用等能力;还着重培养学生海洋工程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工程与科学计算等能力。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领军素养,以及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优秀人才。
四川大学好。
四川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该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1月,学校共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4万平方米。设有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学科门类,36个学科型学院(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教学科研岗共6571人。
四川大学教学建设:
据2022年7月四川大学网站显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3项,2018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3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开放在线课程14门。
近五年,本科生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00余项,其中,在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7金3银1铜,金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二。
教育部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离开校园,他们的去向越发引人关注。每年年底,各大中央部属高校都会公布本年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了让公众了解2020届高校毕业生去向,我们着重整理、解读了2019届C9高校的毕业生去向数据,并就其中一些数据进行了几年来的统计分析。(编者注:即2009年10月启动的九校联盟,它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平均就业率97.86%根据C9高校官网发布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不难发现,9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当可观,与中国其他高校相比比较领先,平均就业率为97.86%(见图1)。图1.2019届C9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与本硕博毕业生就业率对比图其中,最高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9.46%;最低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5%。从整体来看,各高校博士生就业率相对更高。其中,西安交大2019届博士生就业率高达100%,硕士和本科生就业率也均为最高,分别为99.63%和99.24%。不过,南京大学成为个例,博士生就业率为97.95%,低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就业率。另外,除中国科大、浙大博士生就业率略低于硕士生就业率外,其他高校博士生就业率均为最高。多数毕业生选择京沪粤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作为东部高校代表, 其2019年毕业生更倾向于前往京沪粤工作(见图2)。而京沪粤本身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无论是收入还是机会,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都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其中,上海交通大学82.36%的毕业生去往京沪粤,清华大学是四个学校中比例最低的,但也有70.17%。这也意味着,更多优秀人才无法流入其他新一线城市。图2.2019年清北复交毕业生京沪粤就业人数占比中国科大作为C9高校联盟中中部高校的代表,将其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地域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块区域进行划分(见图3),2019 届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6%;中部地区为28.97%;西部地区为5.03%,占比最低。哈工大作为C9联盟中位置相对较偏僻的高校,也是中部代表之一。按照地区分布情况统计,其2019年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为48.46%,意味着几乎一半的毕业生都没有留在学校所在地,而到东北和华北就业的比例仅为38.84%。不同于中国科大,哈工大的毕业生选择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小,仅为4.46%。西安交大作为C9联盟中唯一的西部高校,将其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地域按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块区域进行划分,2019 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为45.97%;东部地区次之,为45.49%;中部地区为7.48%;东北地区为1.06%,占比最低。图3.中国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民营企业更受青睐2019届C9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中排名前三的单位性质如表1所示,虽然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中前三名性质各不相同,但民营企业更受C9高校毕业生的喜爱。表1.2019届C9高校就业单位中排名前三的单位性质统计表除北京大学国有企业以27.14%排名第一外,其余8所高校中民营企业占比均排名第一。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占比最高,为55.55%;南京大学占比最低,为25.26%。而除去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其他7所高校中,国有企业均占比第二。如图4所示,北大毕业生更倾向于从事高等教育相关的工作,占比18.04%,比起西安交大的9.68%,几乎高出一倍;南京大学虽处于第二名的位置,但占比仅有10.69%。图4.2019届C9高校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科研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的就业占比排名与高等教育类职业相对接近的科研单位,排名靠前的高校中则看不到北大、南大和西安交大。其中,哈工大以9.75%的占比排名第一。整体上,C9毕业生选择科研单位就业的比例并不高。民营企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性质的单位中占比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营企业,占总就业人数的55.55%;浙江大学以52.52%排名第二;西安交大排名第三,为37.52%。国有企业是老一辈人心中的就业“优质选择”,但在2019届C9高校毕业生的心中,其优势显然不如民营企业,除了工资待遇的因素外,这也跟新一代人就业观念的改变有关。其中,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更偏向于选择国有企业,占比31.3%,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则以27.14%的占比排名第三。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对外来文化更加包容,其2019届毕业生中20.28%的学生选择了外资企业就业,排名第一;西安交大虽位于西部地区,但其13.53%的毕业生选择了外资企业。深造率相对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除了一部分会直接参加工作,还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深造。他们也是我国高质量研究生的预备军。近些年来,优质高校毕业生深造率相对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目前,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国内读研,二是出国(境)留学。统计2019年C9高校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国内升学率发现,C9高校的总体升学率较高,其中理工科类高校的深造率总体高于其他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39.36%的升学率位居第一(见图5)。图5.2019届C9高校毕业生国内升学率排名以清华大学为例看高校毕业生国内深造率,纵向来看可以发现,本科生的国内深造率最高,其次是博士生,硕士生最低;横向来看,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其深造比例整体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近年来更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深造”这一方式。出国(境)深造比例有所下降统计2019届C9高校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见图6),可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以15.3%和14.79%的比率位居前列,而南京大学(9.7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3%)、西安交通大学(8.88%)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7.74%)则未超过10%。图6.2019届C9高校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排名对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作分学历层次的统计(见表2),可以发现,本科毕业生的出国(境)深造率最高,其次是博士,随后是硕士。本科毕业生出国率最高的高校为复旦大学(29.9%),硕士毕业生出国率最高的高校为清华大学(5.5%),博士毕业生出国率最高的为清华大学(13.7%)。值得注意的是,和全国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不同,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C9高校毕业生的出国(境)深造率呈下降趋势。以清华大学为例,其2019届本科生出国(境)深造率为24.6%,相比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26.3%下降了1.7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的高校实力、教学水平、学习平台都在不断进步,更多学生愿意留在国内进行学习深造。表2.2019届C9高校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统计表从上述2019届毕业生相关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毕业生有工作创业、国内升学、出国深造等多种就业渠道,但受**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874万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本期内容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小强传播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