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今年秋天要上四年级,在三年级里,相比于一二年级,确实班上的孩子们学习成绩逐步拉开了差距,也就是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出现了您问题中的“成绩下滑”的情况。总的来说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 一二年级的成绩优秀是“假象”
尤其是一年级的时候,有些孩子是在幼儿园期间提前做了学习,在刚入学的时候,这个先发的优势就比较明显。而到了三年级以后,这部分优势已经基本消耗完了,开始拼孩子们的真正实力,而对于有些之前先发的孩子来说,就感觉是在退步了。
2 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更多的靠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如果家长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学习,被动的学习,靠压迫式的的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差。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也开始进入一个“叛逆期”,对父母的话不那么听了,如果自己再没有培养起学习的习惯,也会明显感觉到成绩下滑。
尤其是在入学前提前“抢跑”了的孩子,由于一开始老师讲的内容自己都会,课堂上就容易走神不去听老师讲课,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到中高年级,课堂吸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 基础没打牢固
低年级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更多的重点是在培养学习习惯,如果这期间孩子的语文素养、数学逻辑等基础的知识和习惯没有建立好,到三年级以后,增大的学习难度和学习量以及增加的阅读和写作,对于基础不够牢固的孩子,困难的知识就像雪球越滚越大,差距也就逐步拉开了。
想要预防和改善这个情况,可以分析一下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针对原因找到不同的方法,关键是建立良好的习惯,以及保持孩子求知的那颗心,是最重要的。
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的原因有:孩子自控性差;有自己主见;心有余而力不足。
1、孩子的自控能力和主动性不够。虽说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由于一二年级学习内容较简单,所以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当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我们明显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孩子会产生疲倦感。
2、小学三年级,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独立性增强。一、二年级时,孩子心目中,教师和父母往往具有绝对权威,孩子会无条件地信赖他们。但从三年级起,孩子变得不再像一、二年级时那样依附父母和老师,不愿别人打扰自己的学习,干预自己的活动。一部分孩子由于任性,加上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
3、多学科覆盖,力不从心。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的知识较为简单,考试学科也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科目都是辅助。一年级孩子之间即便有阅读数量和反应能力上的差距,考试也是测试不出来的。而在二年级,继承的是一年级的考试模式,作文也只是写一小段话。所以,二年级考试成绩也差不太多,考95分以上小菜一碟,甚至100分也是信手捏来。
解决方案:
1、降低期望,不要焦虑:从家长提问里面的死不开窍的样子,3年级了还没有一年级文化高”,可以充分感受到家长恨铁不成钢”的焦虑。可是再怎么恨”,也不能让铁”变成钢”。要炼铁成钢,首先要放平心态,循序渐进。
2、鼓励孩子:想帮助任何人,诀窍都是:忽略他的缺点,关注他的优点。记住:永远只点赞,不批评。孩子有困难,鼓励和帮助,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很灰心,回来父母再批评一顿,嫌弃一顿,孩子更灰心了,更没有劲儿了。他这时候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
3、错题本:三年级的孩子,语文无非是生字不熟,可以让孩子把所有听写和考试写错过的生字写在语文书第一页的空白处,或者单独拿一张白纸写,每天读一遍这些易错字,不用费力,一周就会记得牢牢的。每天读全部错字也行,只读本周错字也行,这叫七天重复学习法。
4、辅导作业要耐心:如果不能平静地辅导,就宁愿不辅导,免得帮倒忙,更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现在需要的是帮助,不是雪上加霜。感觉情绪要失控时,赶快走开。
5、每天最低给孩子读书5分钟:三年级的孩子,您只要固定每天睡前半小时为课外书阅读时间,让他挑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看,一年半载以后,他的专注力,理解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