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圣经里的故事。
耶路·巴力就是基甸,他和一切跟随的人早晨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在他们北边的平原,靠近摩利冈。耶和华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 现在你要向这些人宣告说:‘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 基甸就带他们下到水旁。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 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 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 这三百人就带着食物和角;其余的以色列人,基甸都打发他们各归各的帐棚,只留下这三百人。米甸营在他下边的平原里。 (士师记 7:1-8 和合本)
士7章、
一、思考应用
(一)思考
1.耶路巴力就是谁?他和谁去了哪里?有危险吗?1
2.耶和华对摩西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3
3.耶和华又对基甸说了什么?神怎样为基甸挑选士兵的?最后剩了多少人?米甸营离他们多远?4/8
4.耶和华吩咐基甸去哪里?带了谁去的?他看到有多少敌人?又听到了什么?9/14
5.基甸听见梦和讲解就怎样?回到营中的时候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部署?15/18
6.基甸带领士兵怎样争战的?都有什么支派参战?19/23
7.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的目的是什么?以法莲人做了什么?24/25
(二)应用
总结基甸得胜仇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二、读经大纲
《基甸的得胜--神人合一的工作》
一、与神合一
1.顺服神的带领——三万人到三百人1/8
2.相信神的应许——不看环境看应许9/16
3.依靠神的大名——为神征战靠神胜19/22
二、与人合一
1.与仆人——普拉
2.与士兵——三百
3.与其它——支派
(1)就近的参与
①玛拿西
②拿弗他利
③亚设
(2)稍远的参与
①呼召以法莲人
②把守约旦河口
三、思考解答
1.耶路巴力就是谁?他和谁去了哪里?有危险吗?1
答:1)、耶路巴力就是基甸;
2)他和一切跟随的人早晨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
3)、有危险。
2.耶和华对基甸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3
答:神对基甸说跟随的人太多,免得他们得胜自夸,要宣告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回去。
2)、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
3.耶和华又对基甸说了什么?神怎样为基甸挑选士兵的?最后剩了多少人?米甸营离他们多远?4/8
答:1)、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
2)、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添水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
3)、最后剩下三百人;
4)、米甸营在他下边的平原里
4.耶和华吩咐基甸去哪里?带了谁去的?他看到有多少敌人?又听到了什么?9/14
答:1)、耶和华吩咐基甸,下到米甸营里去;
2)、仆人普拉;
3)、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
4)、又听见一人将梦告诉同伴说:我作了一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将帐幕撞到,帐幕就翻转倾倒了。
5.基甸听见梦和讲解就怎样?回到营中的时候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部署?15/18
答:1)、就敬拜神;
2)、回到以色列营中,说:起来吧!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
3)、于是基甸将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
吩咐他们说:“你们要看我行事,我到了营的旁边怎样行,你们也要怎样行。
我和一切跟随我的人吹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营的四围吹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6.基甸带领士兵怎样争战的?都有什么支派参战?19/23
答:1)、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换更的时候,来到营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
三队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他们在营的四围各站各的地方。全营的人都乱窜;三百人呐喊,使他们逃跑。
三百人就吹角,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
2)、以色列人就从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聚集来追赶米甸人。
7.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的目的是什么?以法莲人做了什么?24/25
答:1)、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说:“你们下来攻击米甸人,争先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
2)、于是以法莲的众人聚集,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
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磐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榨那里。又追赶米甸人,将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级,带过约旦河,到基甸那里。
四、应用解答
应用一:
总结基甸得胜仇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1.有利因素:
①有神的同在和帮助;
②神亲自挑选士兵;
③挑选的士兵有警醒的心;
④基甸的顺服;
⑤运用高超的战术
⑥ 又有其他支派参战(彼此同心)
2.不利因素:
①基甸面对敌军心中惧怕、胆怯
②一次次裁员,显出多数士兵胆怯、惧怕、不警醒
③敌军势力太强,。
应用二:
总结基甸得胜仇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1.有利因素:
①天时(在夜里,突然袭击,使敌方不明真实情况。)
②地利(在米甸上面平原里,居高临下,掌握米甸的一举动)
③人和(跟随基甸的人是忠心,顺服基甸吩咐的人)最重要的得胜因素:
基甸听从神的带领,神同他一同作战。
2.不利因素:
①米甸人多,战骑多。
②逃跑面积大,很难全部歼灭。
应用三:
总结基甸得胜仇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①不利因素——基甸面对敌人胆怯,惧怕。敌重我寡。
三国联盟,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的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 ( 7:12)
②有利因素——得胜在乎神,是神把仇敌交在他手,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帮助,神激励他壮胆前行,打仗前有美好的预备,拣选精兵,带着特殊的兵器“角”、“空瓶”、“火把”,并有统一的指挥,也有统一的行动,步调一致,同时吹角,同心协力,他们在营中各站各的地方,各尽其职,神使他们三百人打败仇敌。哈利路亚!
(一)思考
1.耶路巴力就是谁?他和谁去了哪里?有危险吗?
①就是基甸。
②一切跟随的人。
③有危险。
2.耶和华对摩西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2/3
①耶和华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
②结果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
3.耶和华又对基甸说了什么?神怎样为基甸挑选士兵的?最后剩了多少人?米甸营离他们多远?4/8
①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
②基甸就带他们下到水旁。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
③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
④米甸营在他下边的平原里。
4.耶和华吩咐基甸去哪里?带了谁去的?他看到有多少敌人?又听到了什么?9/14
①下到米甸营里去。
②带仆人普拉下到那营里去。
③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的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
④基甸到了,就听见一人将梦告诉同伴说:“我作了一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将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倾覆了。”那同伴说:“这不是别的,乃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神已将米甸和全军都交在他的手中。”
5.基甸听见梦和讲解就怎样?回到营中的时候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部署?15/18
①基甸听见这梦和梦的讲解,就敬拜神。
②回到以色列营中,说:“起来吧。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
③基甸将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吩咐他们说:“你们要看我行事,我到了营的旁边怎样行,你们也要怎样行。我和一切跟随我的人吹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营的四围吹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6.基甸带领士兵怎样争战的?都有什么支派参战?19/23
①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换更的时候,来到营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队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他们在营的四围各站各的地方。全营的人都乱窜。三百人呐喊,使他们逃跑。三百人就吹角,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
②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
7.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的目的是什么?以法莲人做了什么?24/25
①争先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
②以法莲的众人聚集,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磐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榨那里。又追赶米甸人,将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级带过约旦河,到基甸那里。
(二)应用
总结基甸得胜仇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
①有利因素:地理位置有利,可以把守渡口;百姓的听从指挥,统一吹角;神的同在,神亲自指挥,亲自争战。
②不利因素:仇敌人数众多,基甸作为首领惧怕胆怯。
(李霞)
一、写读后感的要诀
1、重视“读”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读是感的基础.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中心,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拿过书来,走马观花地翻上一遍,仅仅凭着一个初步的印象,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写感想,这个“感想”往往写不好.
举例来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鲁国的国王得到一只海鸟.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就把它当做是神鸟了.为了表示自己对“神鸟” 的爱护和尊重,他吩咐把鸟供养在殿堂里,把宫廷里最美妙的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它吃.可是鸟呢,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三天功夫,这只鸟就活活地饿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怎样写一篇心得笔记呢?你如果在鲁王不懂得养鸟的技术,鸟应该如何养的问题上大发议论,即使写得再详尽也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你从根本上把这个故事理解错了.这个故事其实是说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否则,尽管主观愿望是好的,也难免要失败.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去联想、去议论,才能把感想写得深刻、动人.
怎么读呢?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我们首先必须熟悉下列情况:(1)写作时间.(2)写的什么,即作品的内容.要把作品中的时、地、人、事、物这几方面弄清楚,不能囫囵吞枣.写故事梗概,列提纲,这些都是熟悉作品内容的辅助手段.(3)为什么而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中心,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加以对照、比较.为“感”做好准备.
2、“感”要专一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就拿《小马过河》这篇我们都知道的故事来说.它虽然短小,但仔细体会,就会使人产生几方面的感想:①遇事要多动脑筋、认真分析,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②实践出真知,水是深是浅,要亲自去试一试,“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要亲口尝一尝.”③老马教子有方,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溺爱,不娇惯;当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时,不讽刺,不责怪,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指导.
仅就对这三方面的感想来说.一篇心得笔记最好只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写透彻,写深刻.
3、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读后感”当然是先“读”而后有“感”.你读的是哪本书?你是对这本书中的哪个问题发表感想,这些都需要交代一下.如果对原文一字不提,上去就写感想,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的感想是怎么来的.另一方面,有的同学在写读后感时,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作的内容或事例,只在结尾发表几句感想.这样写就会变成向别人介绍某一本书.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但文章的“感”一定要比“文”多.
二、读后感的写作
1、写作方法:
写体会式的读后感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分几点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另一种是先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或情节,再抓住主要内容中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2、写作顺序:
在结构上,常见的有这两种写作顺序:
概括式提示“读”→抒写感受→回扣到“读”
或者简单介绍文章之后,把主要内容分散写,夹叙夹议.用一处原文来谈一点感想,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前后衔接.
3、写作技巧:
(1)读后感的题目.
最简单的题目是“读《××××》有感”.你想醒目一点,可以抓体会中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如《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就是如此.
(2)“感”的内容.
首先提醒大家,感受一定要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相符,否则就会闹笑话,文章的主要内容假如是讲的认真学习,可你谈的体会却是热爱劳动,文不对题,完全不符要求,这一点也是写读后感难把握的一点.另外在联系实际谈感受时,可以打开你想象的闸门,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中国到外国,从自己到别人,看到的、听到的、正面的、反面的,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能够帮你说明问题的都可以写.
让我们举例来说:
例1、《凡卡》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凡卡》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
《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一八八六年写的,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被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里做学徒,他在这三个月里受尽了折磨,睡在过道里,老板和老板娘为一点小事就要毒打他,伙计们也捉弄他,每天只能吃一点面包渣,他没有衣服和鞋穿,没有亲人,没有快乐.他给爷爷写信,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但这只是梦想.凡卡的生活多么悲惨呀!
读完这篇课文我很受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简评
看了这篇读后感同学们会有一个共同的反应,这文章写得太空洞了.读后感,重在写读后的感受,而不是对原文的介绍,而本文的小作者所描述的大部分是课文中的内容,至于看到这些现象联系实际,与自己进行对照比较则一点没谈.尽管开头结尾都分别高呼读了这篇课文很受教育,感受很深,但却见不到下文,给人以风大雨点小的感觉.
例2、《凡卡》读后感
我一口气读完了《凡卡》这篇课文,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哭了,我为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我仿佛看到了凡卡又在挨打挨骂.
凡卡太可怜了,他才九岁,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儿童,却受着这么多的折磨,老板、老板娘动不动就打他,伙计们想方设法捉弄他.谁都知道,孩子只有不断地增加营养身体才会长得结实,才会健康.可凡卡呢,早晨吃一点儿面包渣,中午喝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渣,至于菜啊、茶啊,根本没有.到了晚上睡觉时,他没有床,而是睡在过道里.这还不算,每当老板的小崽子一哭,凡卡就得去摇那个摇篮,如果睡着了,还会挨老板的打.凡卡总是回想在乡下的那一段日子,虽然清苦,但身边有爷爷、有小伙伴,而现在谁都欺辱他,他真受不了了,他请求爷爷接他回去.
读到这儿,我脑海里浮现出凡卡遥望故乡向苍天哭泣的情景,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如今,我们也是十来岁的少年儿童,可和凡卡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生活在蜜罐里.每天我们都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老师像辛勤的园丁,精心教育我们.学校为了让我们全面提高素质还给我们建立了计算机房、阅览室、语音教室、自然实验室等,每天我们都能学到许多新知识、新技能.父母为了让我们身体长得结实,天天为我们准备营养丰富的食品,我们多幸福呀!
读过《凡卡》之后,我又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和凡卡同是少年儿童却过着不同的生活呢?原因是我们不是生长在同一社会中,凡卡生活在沙俄黑暗统治之下,那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富人终日花天酒地而穷人却度日如年穷困潦倒.我们呢?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我们儿童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国家还为我们少年儿童立了法,《未成年人保**》起到了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人们常说,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小凡卡,再看看自己,我们太幸福了.我要加倍努力学习,长大更好地建设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让更多的儿童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评析
同前一篇读后感相比,此文内容显然是丰富多了.首先小作者注重在读文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小作者以自己现实生活状况与凡卡一一进行对照,感受到自己生活环境的优越,深知自己犹如生活在蜜罐中.另外,这篇读书笔记反映出小作者认识问题的深度,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了社会制度的不同,进而激发了努力学习长大建设好祖国的愿望,他的感受显得更加充实、深刻.
一、思考应用
1.以色列人又行了什么事?耶和华把他们交在谁的手里?他们经历了什么苦难?1/6
2.以色列人因为什么缘故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差遣什么人去责备以色列?责备的内容是什么?6/10
3.耶和华的使者到了哪里?基甸在做什么?使者怎样称呼基甸的?把什么使命交付给他?基甸的反应如何?11/18
4.基甸把什么献在耶和华面前?有什么异象发生?基甸的反应如何?19/24
5.神吩咐基甸做什么?基甸如何做的?城里的人如何反应?基甸的父亲约阿斯如何回答的?25/32
6.都有什么人来侵犯以色列?他们在哪里安营?基甸吹角都有什么人跟随他?他又招聚什么支派与他汇合?33/35
7.基甸管神要拯救的凭据是什么?36/40
(二)应用
神拯救以色列百姓分了几步骤?都是什么?
二、读经大纲
《神的拯救》
(一)管教使其呼求1/6
(二)责备使其回转7/10
(三)呼召使其刚强11/18
(四)归正使其和好19/32
(五)应许使其明白33/40
《乱世枭雄——基甸英雄出世》
(一)急需拯救的世代1//6
1.政治的混乱——仇敌入侵
2.信仰的混乱——弃真寻假
3.经济的混乱——极其穷乏
(二)急需回归的世代7/10
(1)百姓呼求真神
(2)真神责其回转
(三)英雄选召的世代11/40
1.崭露头角的基甸11/18
2.与神和好的基甸19/24
(1)献祭
(2)认罪
(3)筑坛
3.为主做工的基甸25/35
(1)砍断偶像祭坛
(2)呼召百姓跟随
4.求神兆头的基甸
三、思考解答
1.以色列人又行了什么事?耶和华把他们交在谁的手里?他们经历了什么苦难?1/6
答:1)、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2)、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
3)、米甸人压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营寨。
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上来攻打他们,
对着他们安营,毁坏土产,直到迦萨,没有给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驴也没有留下。
因为那些人带着牲畜帐棚来,像蝗虫那样多,人和骆驼无数,都进入国内,毁坏全地。
2.以色列人因为什么缘故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差遣什么人去责备以色列?责备的内容是什么?6/10
答:1)、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极其穷乏,就呼求耶和华。
2)、①耶和华就差遣先知责备他们;
②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曾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出了为奴之家,
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并脱离一切欺压你们之人的手,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们。’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你们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们的神。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
3.耶和华的使者到了哪里?基甸在做什么?使者怎样称呼基甸的?把什么使命交付给他?基甸的反应如何?11/18
答:1)、耶和华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橡树下。
2)、约阿施的儿子基甸,正在酒榨那里打麦子,为要防备米甸人。
3)、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
4)、差遣他去拯救以色列人;
5)、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吗?他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
4.基甸把什么献在耶和华面前?有什么异象发生?基甸的反应如何?19/24
答:1)、基甸去预备了一只山羊羔,用一伊法细面作了无酵饼,将肉放在筐内,把汤盛在壶中,带到橡树下,献在使者面前。
2)、神的使者吩咐基甸说:“将肉和无酵饼放在这磐石上,把汤倒出来。”他就这样行了。
耶和华的使者伸出手内的杖,杖头挨了肉和无酵饼,就有火从磐石中出来,烧尽了肉和无酵饼。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
3)、基甸见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因为我觌面看见耶和华的使者。
5.神吩咐基甸做什么?基甸如何做的?城里的人如何反应?基甸的父亲约阿斯如何回答的?25/32
答:1)、当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你取你父亲的牛来,就是那七岁的第二只牛,并拆毁你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
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 神筑一座坛,将第二只牛献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
2)、基甸就从他仆人中挑了十个人,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昼行这事,就在夜间行了。
3)、城里的人清早起来,见巴力的坛拆毁,坛旁的木偶砍下,第二只牛献在新筑的坛上,
就彼此说:“这事是谁作的呢?”他们访查之后,就说:“这是约阿施的儿子基甸作的。”
城里的人对约阿施说:“将你儿子交出来,好治死他,因为他拆毁了巴力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
4)、约阿施回答站着攻击他的众人说:“你们是为巴力争论吗?你们要救他吗?谁为他争论,趁早将谁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
6.都有什么人来侵犯以色列?他们在哪里安营?基甸吹角都有什么人跟随他?他又招聚什么支派与他汇合?33/35
答:1)、那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聚集过河,
2)、在耶斯列平原安营。
3)、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亚比以谢族都聚集跟随他;
4)、他打发人走遍玛拿西地,玛拿西人也聚集跟随他;又打发人去见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他们也都出来与他们会合。
7.基甸管神要拯救的凭据是什么?36/40
答:要求神显出证据,将羊毛放在禾场上,若羊毛有露水,别处皆干,就知道是神要藉他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果然是这样,他还是不放心,再一次求凭证,与上次相反,让羊毛干别处有水,果然神又答应所求。
四、应用解答
应用一:
1.神拯救以色列百姓分了几步骤?都是什么?
答:①耶和华差遣先知教导责备
② 耶和华兴起士师
③除掉偶像
④圣洁基甸筑坛献祭
⑤耶和华的灵与基甸同在
⑥求证坚固信心
应用二:
神拯救以色列百姓分了几步骤?都是什么?
答:分四个步骤
1、神兴起基甸~~安慰鼓励
2、打碎偶像祭坛~为神筑坛献祭
3、神与同在~招聚精兵
4、 再显神迹~百姓信服
应用三:
神拯救以色列百姓分了几步骤?都是什么?
答:分四方面。
①时代的需要
②异象中蒙召
③受使命托付
④得圣灵同工
应用四
神拯救以色列百姓分了几步骤?都是什么?
答:分四步:
1.听呼求兴起士师。
2.神坚固鼓励士师。
3.拆毁偶像坛,筑新坛。
4.神同在吹角聚集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