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谈"骗局",不谈其他,绝不引战,如有错误,希望指出我会及时改正,想要讨论的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观点和经历。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近些年培训这个话题也比较火,很多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身边也应该有从培训机构出来的同事或者同学,所以大家应该对培训机构并不陌生,刚好最近也在招人,也面试了不少人,过程暂且不表,就说说看法吧,首先是水平不高,其次是造假包装,然后就是简历雷同、项目经验惊人的相似,不止如此,面完后我也跟其中的一些人私信聊过,他们的经历也类似,毕业没找到工作,看到培训机构的宣传及各种诱人的保证进了培训机构,交了不少学费,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从机构毕业,但是最终结果则是依然很难找工作...
现在国内产业升级,很多行业的路举步维艰,尤其是近些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对于新人来说,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互联网行业近些年异常火爆,很多人都想在互联网时代分一杯羹,由此催生出了众多的培训机构,数量方面嘛,可以说是燎原之势,至于质量,只能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本人也经常逛各种论坛或者群,由于写了几个项目和博客的原因,也认识了不少的行业内的朋友,在潜水和闲聊中也看到好多想入互联网这一行的初学者,被各种机构坑蒙拐骗,损失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写这篇文章,帮初学者甄别下常见骗局,避一避坑。
以下内容可能会给你带来不适,不过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文中也只是提到几种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写这篇文章也只是给新人提个醒,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今年都已经是2017年了,哪还有这一说哦,还说包就业的地方,非坑即骗,中国的几大高校也没说可以包就业了吧,一个培训机构,凭什么给你包就业?给你包到哪里?
我也听说过一些情况,要么就是班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其他行业,要么就是机构安排了不相干的职业,客服、销售、内勤等不相干的工作,要么就是进了外包公司,工资不高加班多,要么就是干脆不管了,只能自己投简历,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岗前培训,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少的机构都是这个套路,投了简历,然后也有面试,最后被告知技术能力不行,不过可以通过交钱培训后再进行入职。
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招人的时候满嘴的高薪、好工作,花言巧语,收完钱之后就成了大爷,这些招人时所用的文案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益的,或者说语句中有漏洞的,只是一碗迷.魂汤罢了,报名前的承诺的和实际相差甚远,我个人并不太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描述有误的话会及时改正。
谎称与国家教育部门合作办学、或者是跟各种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或者与BAT等类似的知名企业合作办学。
这种事情本人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得当时是在大四的时候,被学校分配到一个实训基地,确实学校和培训机构有些合作,不过学校方面是为了就业率之类的数据,而培训机构则是为了趁机拉新,他们其实是利益双方,无非是把学生推来推去罢了,待了不到一个月完成学分之后,大部分同学就回学校了,不过也有人留了下来培训。
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对照着合作单位,只要哪家机构说它跟什么单位合作,比如说跟中国平安合作,就去中国平安的官网找到客服电话,打过去问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合作,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崩溃的场景。
反正是各种忽悠,什么高级工程师、DBA、初级架构师....可以肯定的说,这些证证书作用几乎为0,如果你把这些证写到简历上,你很有可能连面试电话都收不到,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收到简历,首先是看学历和你的毕业学校,其次是看你的项目经验,程序员,基本上是不需要什么证的,你又不是司机、律师、医生这些行业,需要一个资格证才能上岗。就像去年比较火的一个证书哥,拿了n多的证却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呢? 含金量差太多了,100张一毛钱的纸币也抵不了一张百元钞票的价值!最有用的证,就是大学毕业证、学位证,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证书,这些就只是一张张的白纸一样,价值极低。
不能说是骗局,只能说是培训机构的手段吧,招收学员的时候说保证找到工作后再交学费,甚至有的机构还够补贴,有的学生就信了,还以为是培训机构为了他着想,殊不知这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分期付款,你放心,钱是一分都不会让你少交的,当你签了合同之后就不由得你说了算了。
想一想,有些同学从培训机构出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本就艰难的生活,还得去偿还分期贷款,他们踏入社会上的第一站太痛苦了。
比如现在什么比较火?人工智能,VR,机器学习,物联网,云计算等等,什么东西火,培训机构就培训什么课程,那么培训机构中的老师水平如何呢?我不止一次的听说过,有些班级的培训老师根本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官网介绍上的名师一个没有,那么这些人他自己会这些东西吗?无非是利用了一些噱头挂羊头卖狗肉罢了,进去也就是学习Java、Python、H5、安卓这些课程。
大家也都知道近两年移动端市场行情的变化,后面演变成后端市场、前端市场,先是需求火热,相关开发人员供不应求,然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去蹭热点,接着就是大量的人涌入市场中,渐渐地市场饱和,但是招人依然火热,最终就演变成人员过剩了。
**以上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些,还有很多值得推敲和分析的东西,比如说培训机构官网上都会有的学员故事、就业薪资、就业率和平均就业薪资,如果认真对待的话,你应该会看到一些猫腻,言尽于此吧,水太深了,文章中其实是想放一些截图的,后来想了想也没放。 **
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地址 在这里 。
至于说对新人的建议,本来打了一大段字,但是全是鸡汤,最终又一行一行删掉,无非就是认清自己,要知道每一条路的开头都不好走,熬个一年半载也就好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
您好,教师资格证面试培训班肯定是有用的。我记得我当时考的时候,公司刚好办了一个小小的培训,我周天去听了两节课,对我的面试帮助都很大,首先我知道了面试的流程,这个比我自己在网上找资料要直观很多,其次我们做了一次面试演练,老师会指正我们存在的问题,这个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后来我面试一把过,感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很有必要报个面试培训班的,要是条件不允许,可以在网上找找视频资料学一下。
随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热,面对市场的需求,涌现一批专门针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生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但是针对事业单位面试的特殊性,我建议大家在考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可以再短时间内有一个提升。我相信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事业单位的培训是十分有用的。首先,事业单位的培训老师是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对事业单位的面试题以及流程都十分的了解,研究的特别透彻。并且还有一套专业的培训课程供面试者学习参考。培训者之间还可以互相的交流,相互之间进行模拟面试,并相互指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进步。最后一点也是最终要的一点,培训机构总结了一些面试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供面试者借鉴,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类:(一)个人背景情况面试官基本上是采取结构化的面试方式,这样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面试者,也能适当的控制面试者的回答时间。面试的问题根据你的身份给予不同的提问。针对应届大学生,往往会涉及到你个人的背景,包括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和在校实践经历等。比如,在校期间,你参加过什么社团活动?有什么收获?再比如,谈谈你对生活的态度。针对社会就职者一般会涉及你以前的工作,你曾经为工作单位所做的贡献,如果工作繁忙,你怎样合理的安排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二)求职动机和愿望(三)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通过一些问题来考察应试者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除以上几点,还有面试者的人际关系和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等等。在面试者在即将面试之前,培训机构还会提供一些面试之前的饮食、休息、心理等方面的建议。因此,个人认为,参加事业单位面试的应聘者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参加某些有专业权威的机构进行系列培训,增大面试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