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西北大学专科专业分数线

西北大学专科专业分数线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3 15:20:06
西北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其专科分数线也相对较高,一般在400分以上。根据往年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也有所差异。根据往年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也有所差异。例如,医学、管理、工科等专业的分数线较高,而艺术、教育等专业的分数线相对较低。西北大
内容详情

西北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其专科分数线也相对较高,一般在400分以上。根据往年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也有所差异。

根据往年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也有所差异。例如,医学、管理、工科等专业的分数线较高,而艺术、教育等专业的分数线相对较低。

西北大学专科批次录取要求:

西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除了参加高考之外,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招生,例如通过“三省六校”的专项计划,或者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优秀的考生。对于专科的批次录取,一般是采用本科批次方式进行。

具体要求包括:一是符合高考要求,即参加高考并取得相应成绩;二是符合专业要求,即报考的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符合学校的招生计划;三是符合综合素质要求,即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艺术素养、科技创新能力等。

西北大学专科就业前景:

西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专科所学涉及面广,涵盖了医学、管理、工科、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因此,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

在医学领域,西北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在医院、科研机构等领域就业。在管理领域,西北大学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企业、**机构等领域就业。在工科、艺术、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就业选择。

西北大学专科生活体验:

西北大学位于中国的古都西安,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在校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可以参加校园艺术团、文学社等活动,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此外,大学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也非常丰富多彩。

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交响乐团、模拟联合国等,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同时,学校还建有较为完善的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学生的生活便利程度也比较高。

西北大学2022录取线是多少

专业名称 科类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汉语言文学 文 635 588 574 对外汉语 文 639 598.3 588 戏剧影视文学 文 572 568.7 568 考古学 文 618 585.9 573 文物保护技术 理 582 566 551 金融学 文 634 609.3 6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 647 604.7 597 工商管理 文 625 598.4 590 旅游管理 文 611 590.5 583 会计学 文 627 603.5 597 经济学 理 636 598.7 583 行政管理 文 629 588.8 576 图书馆与档案学 文 609 577.8 567 公共事业管理 文 605 577.6 569 人力资源管理 文 614 591.8 583 劳动与社会保障 文 610 587.8 577 管理科学 理 591 567 546 英语 文 624 578.3 569 日语 文 628 584.5 572 新闻学 文 624 593.3 579 广告学 文 605 580.6 575 法学 文 619 578.6 570 哲学 文 595 571.6 567 财政学 文 617 588.1 581 社会工作 文 595 575 567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 607 561.9 542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 602 549 53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 610 560.3 543 应用物理学 理 576 560.6 550 化学 理 610 571.6 558 材料化学 理 583 569.1 561 应用化学 理 598 568.7 556 生物技术 理 606 553.1 535 生物科学 理 586 558.4 543 专业名称 科类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中药学 理 602 546 533 地球化学 理 594 549.6 533 资源勘查工程 工 624 574.2 561 地理信息系统 理 592 554.9 53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理 594 573.9 565 城市规划 工 597 560.3 546 环境工程 工 588 562.3 5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 596 558.7 538 电子信息工程 工 597 567.3 554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 594 565.7 55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 599 564.1 550 通信工程 工 598 578.1 569 生物工程 工 618 569.6 549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 601 562.6 54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 589 556.5 538 制药工程 工 597 571.3 555 食品科学与工程 工 593 561.2 546 软件工程 理 596 552.6 534 经济学 理 636 598.7 583 保险 理 583 554.7 534 化学生物学 理 561 544.5 539 历史学基地班 文 634 617.8 610 经济学基地班 文 653 633.3 625 物理学基地班 理 630 593.3 583 化学基地班 理 617 601.9 589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理 634 598.2 587 地质学基地班 理 627 598.2 585 (国防生)新闻学 文 644 592.2 575 (国防生)法学 文 617 595.3 581 (国防生)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 560 546.3 540 (国防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 564 551 530 (国防生)电子信息工程 理 579 552.4 536 你是哪个地区还有专业 450

2019年山西大学和西北大学考古系历年高考分数线 只要浙江省的 越详细越好 谢谢!

西北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文史最低分551(本科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484分),理工最低分555(本科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449分)。

西北大学的介绍:

西北大学(英语:Northwest University,缩写:NWU),坐落于陕西西安,是“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西北大学源于1902年创立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师资力量:

西北大学共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

西北大学的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6月,西北大学有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专业, 4个专业获准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13个专业点获得了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2 个专业获批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学校有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还有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0余门MOOC课程已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面向社会开课,100余门课程已在爱课程、智慧树等平台正式开课。另外2001年至2018年,学校共获2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8分数线

山西大学

考古学 - ? - ? 610 31833 平行录取一段

西北大学

历史学(基地班) - 640 640 11121 平行录取一段

历史学 ? - - 640 11121 平行录取一段

文物与博物馆学 - 639 639 11580 平行录取一段

2017年分数线

西北大学

历史学(基地班) - - 629 53233 平行录取一段

文物与博物馆学 ? - ? - 623 51684 平行录取一段

山西大学

考古学 - - 522 4897 本科一批

2016年分数线

西北大学

历史学(基地班) 638 636 634 3460 本科一批

山西大学

考古学 - - 524 4252 本科一批

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6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始终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三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