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刻印章的步骤

刻印章的步骤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3 12:55:06
刻印章的步骤如下:1、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用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
内容详情

刻印章的步骤如下:

1、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用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

4、操刀治印: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5、冲刀法:刀柄侧斜,以刀角入石。指实掌虚,五指和乎腕用力推刀,作上下、左右、顺逆的冲刻。

6、切刀法: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

7、修饰处理:使用以上刀法刻好印后,大家不要着急钤印,我们在涂上一层墨,对照原印稿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次补刀调整。

请问我的名字是两个字,那我怎么刻印章?

第一步:准备工具

1、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最好选择一块玻璃面),用印石(选一方与将要临印的印面大小一样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

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创作过程有很多的需要介绍,限于篇幅和小编水平有限此处只做简单的介绍)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将印稿反附在石头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打湿印面,等印面完全湿透,用宣纸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时候在附上新的宣力均匀按压印面。最后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到印石上了。放在镜子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强者亦可直接写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执刀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2、运刀的方法

冲刀法:刀柄侧斜,以刀角入石。指实掌虚,五指和乎腕用力推刀,作上下、左右、顺逆的冲刻。其中横冲是以刀外向倾斜,刀锋右角插入石中。运刀时.中指自右外向左推刀。竖冲则以中指拨刀,上下向运刀冲刻。

逆冲是以拇指、食指捏刀柄,中指后抵,卧刀柄于掌侧“虎口”,自下向前推冲。运用冲刀法时无名指和小指起定位作用,抵住印面.控制力量,防止跑刀。

冲刀法适宜刻白文印,冲刀要用力适度、均匀,用力过猛或入刀太深,会感到运刀艰涩难行,不能游刃自如;用力过小或不均,入刀浅则刻出的线痕会飘浮、纤弱。冲刀法便于表现印文圆润流动的笔势,线条遒劲挺拔。

切刀法: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气势连贯,浑然一体。切刀法所刻印文浑厚苍劲,刀法意味浓厚,并能锲刻较硬质的印材。

3、刻印文的方法

双刀法:在印文笔画两侧施刀,用两刀或两刀以上把印文笔画的实线刻出。朱文印是沿笔画两侧刻出外廓,用切戳的方法将笔画之外的印底剔铲掉,使印文笔画凸起在印面上。刻朱文印用刀要求通畅贯气、线条均匀。成功的朱文剖面呈泥鳅背状,产生书法中锋用笔所具有的力透纸背、浑厚饱满的艺术效果。

用双刀法刻白文印,是沿印文笔画内侧两面施刀,把笔画实线刻掉,保留平整的印面,留下凹入的笔画线条。刻白文要求用力均匀利索,印文轮廓线清晰、光洁。双刀法每一笔画都要两次或更多次用刀刻出,运作方式是固定刀位和运刀方向,转动印石,基本上都是在线条右侧施刀.最后用切刀将线条起止遗留的燕尾和茬口修整好。

单刀法:指印文笔画用单线刀迹完成,用于刻细白文。在印文笔画实处用刀。单刀法不是只用一刀一次刻成,也可以采用重刀复刻。不过所有用刀要走向一致,不能显出复刀的刀迹。单刀刻法要求运刀隐健、肯定,构成生辣自然、不加修饰的效果。

边框的处理

4、修饰处理:使用以上刀法刻好印后,大家不要着急钤印,我们在涂上一层墨,对照原印稿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次补刀调整。此时大家补刀是也要用刀去刻,而不是一点点用刀去刮线条,切记!只有这样线条才有骨力。最后处理边框。做旧、残破处理。

第三步:钤印

刚刻好的印面上还有石屑,要用牙刷轻轻洗净。

蘸上印泥,整个印面都要均沾,这样印出来才不会缺少线条。

钤印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很多人往往忽略钤印这一环节,刻的再好你木有钤好是不是太可惜了?清洗好印面后,将印面去蘸印泥,而不是用力下按,让印面均匀与印泥接触,当印面均匀布满印泥后准备钤印。钤印时纸下面垫上一个书本或者专业的印垫,还有的甚至用印规来保证印面工整不倾斜。左手固定印章右手在印章均匀用适当力量按压,不宜过大的力,确保印面能均匀着纸,这才会有更好效果。

第四步:刻边款及拓边款

刻边款

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

先将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涂一遍,这样能看清用刀的效果。如刻一面边款,应当是刻在印面的右边,盖印时其款就在左边,这样只要根据边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盖颠倒。

具体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点”以刀上锋侧势切刻,“横”以刀锋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时略重,“竖”下刀时略重,“转折”一般单刀刻,转折处分两刀完成,有时看起来像一刀。懂得单刀楷书边款刀法后,多临多练即可掌握。至于行草印款可取法邓石如、吴让之,魏碑可取法赵之谦,篆书可取法吴昌硕诸家。

印款的创作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字可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拓边款

先将印款面擦干净,然后用毛笔醺水涂石面使其微湿,水中也可以加少许浆糊。然后将连史纸(或薄而匀的宣纸)蒙在石上,正面朝上,这样纸贴石面部分全湿。然后将拷贝纸覆盖在连史纸上,用棕帚在拷贝纸上刷,开始要轻一些,不能因湿而把纸穿透。换纸仅覆在上面按擦,使连史纸完全陷进边款字口内,锋芒清楚,然后用拓包上墨。其墨必须是新磨的墨或新鲜的墨汁,不能用宿墨。拓包要少蘸墨,使其受墨平匀,可先在纸上试一试(墨不可太浓),然后在纸上快速地拍打(不能平拖),墨色逐步加深。墨色浓厚发光的称“乌金拓”,淡墨浅浅地匀拓的,称作“蝉翼拓”,但都以字口清晰为要点。拓好后等墨干即可将连史纸揭下,拓款就完成了。

印章篆刻有什么讲究

一:可以用”某某之印”,其排列格式可以同书法,从右至左。

二:也可以就只用两个字,一左一右,同样也要从右至左.在这中刻法当中,可以有三种变化,如一阴一阳、全阴或全阳。

三:用于签订合同等商务活动,字体用隶书较好,文字用“ * * 之印”四个字;用于书画作品上,字体用篆书为好,文字用“ * * ”两个字即可。

例如第一排印法

印章的用途: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印章

篆刻中两个字的姓名章,怎样安排字的结构?

1、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

2、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3、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纤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

4、为求全印妥贴,对部分文字有时要作增减处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减,增减的笔划也不能太多;增减要不碍字义,不失篆体。

扩展资料:

印章钤印的讲究:

1、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人民网-中国的印章与篆刻艺术:方寸之地 气象万千

如果是方章一般都是左右等分的 不过看字的繁简程度 繁的可以稍稍多一些空间 具体的感觉还是要自己去找 觉得合适 看着协调就可以了

有一些章比较写意 两个字也有相互重叠 斜着排列等形式 但是一般还是规矩的左右排列比较好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