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大学,很多考生都希望能够一举考上985大学。985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考上985大学,对于未来的发展又,到底有哪些实惠和好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985大学生:专业能力更过硬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众多的高三学生都更向往在985大学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成为一名985大学生,通常意味着专业能力更过硬。这是因为,985大学拥有远超于普通大学的师资和硬件软件设施。比如,在985大学中,普遍有院士留校任教。但是,在二本和三本大学,基本上没有院士。一部分三本大学和大专院校,教师中,有正高职称的人都没有多少。因此,作为考生,考上了985大学,更容易接受到高质量的教学,毕业后,在专业能力上更强。
985大学生:学习氛围更浓厚
成为一名985大学生,还意味着,在大学期间能够享受到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风和校风都远超二本和三本院校。道理其实也并不复杂,作为985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本身名列前茅,这种学习上的优良品质,通常情况下,也会延续到大学生活之中。相比之下,很多高三党,只考上了三本院校或大专院校,在这部分大学中,学风和校风都有一定的差距。在好的学风熏陶下,个人的成长会更快,也更容易得到全面发展。
985大学生:就业机会更充分
考上的是985大学还是三本大学,具体到就业机会上,差距就更加明显了。作为985大学生,就业机遇更加充分。比如,每年都有一部分省市区,面向一部分985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这种机会,普通的二本和三本大学生,都无法享受到。在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时,985大学生的待遇也普遍更好。
985大学生:工作中更受器重
进入工作单位之后,你的身份是一名985大学生,还是一名三本大学生,意味着你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度也是不一样的。作为985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领导器重,更容易委以重任和重点培养,也更容易快速成长进步。既然985大学生有着众多的优势和机遇。虽然考上985大学的难度很大,很多高三党还是会尽心尽力争取,就是因为能不能上985大学,很多时候,影响着一生的发展和出路。
高考的竞争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名校梦,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大学的孩子们来说,可能他们只知道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行了,却不知道一所好的大学对他今后的人生有多大影响,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不同等级大学毕业后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这三点说的极为真实。
第一点:事业加速耐力不一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般大学的学生他们可能会10年换一次工作,而那些名校大学生可能干了几年就开始换工作,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普通大学10年后,由于自身所学的知识无法承受高速发展的时代,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所以只有被逼裁员,而对于那些名牌大学学生他们拥有着牢固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在社会上慢慢的工作积累,他们会很快的发展起来,并且在几年时间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所以他们选择跳槽,并且每次跳槽,他们的工资和工作环境都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大家工作的积累速度的不一样,名牌大学生中途加速路跑的能力会更快更强,爆发力更大。
第二点:人脉圈子不一样。
身边有没有注意过这种现象,一般普通大学生毕业后,就基本上失去联系,很少在进行聚会和交流,而在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同学关系是他们一生的依靠,他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借力,彼此一起成长,很快的就能形成一个高质量的人脉和圈子,而且他们所形成的圈子,在工作十年以后,他们的圈子会更加增强,而不会被削弱。
第三点:专业影响力不一样。
普通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一部分人都没有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他们都会选择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干的活,而没有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究其原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的并不牢固,出去工作时,并不能成为自己的职业,而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会不一样,他们毕业后会从事自己的专业对口工作,并且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通过工作的磨练,几年后在专业领域就会有着不同凡响的成就,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很快的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领头人物。
第一,学习自觉性高
我本科的时候,身边同学学习的自觉性相对低,放学后就去玩了,很少参加学术性活动或者说去培养什么技能。来到现在的学校,真的发现,那些学生学习自觉性真的很高而且主动学习,我舍友就是,他们本身能力就挺强的,而且还特别努力,主动学习。学习自觉性挺高的!我觉得这个和学校的大环境有关系!
第二,善于发现问题
处在这种好学校的学生,并不是想我们想的那样刻板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中能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和同学讨论,他们喜欢讨论,交流想法!我觉得这是周围同学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所致!
第三,他们全面发展
他们不是只读书,他们各方面都在发展。他们阳光,性格开朗,善于交际,没有所谓的害羞或者不好意思。综合素质高!
主要区别
或许很多人不承认(有一些是出于可怜的自尊心,谁愿意承认比如比人呢?),总体来说最大的区别是智商、能力、思想层次的区别。
有些人总是说“人和人的智商差距不大”,请问这是事实吗?自己去名校的看一看,去普通学校看一看了解清楚在说话。
最可怕的不是有差距,而是不愿意承认差距。
名企招聘都侧重于985和211,而名企更看重的是“聪明”,而不仅仅是“努力”。
985高校的学生
虽然也有部分不太努力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很聪明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大部分想学都学的很快。
他们大部分一般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他们大部分都比较爱思考。
他们大部分都不惧困难,做事侧重于有计划性。
他们大部分都不满足课堂所学,私下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知识)而且掌握的不错。
普通高校的学生
大部分不是特别聪明,而且不是特别努力。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混日子,上课玩手机,宿舍打游戏。
很大一部分没想法、没目标、没追求。
很大一部分满足于学好课堂知识,眼里更多地是在乎奖学金。
他们一部分人热衷于“锻炼自己”(家庭困难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哪怕不缺钱,也有人想“锻炼自己”干一些没技术含量的活),却不明白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他们很大一部分特别容易受到同学的观点影响,没有很高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很多沿袭高中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只会更“努力”,不知反思总结或者学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很大一部分缺乏自信,不服输的同时又够不努力,容易眼高手低。
是硬件师资差距?
硬件和师资确实有差距,但是这只是“好马配好鞍”。
普通高校学生抱怨教师能力不强的同时,很多优秀的教师也感慨学生是“扶不起的阿斗”。
越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如别人的时候越容易找客观原因。
拿一些相对靠基础和自学的技能比较也可见一斑。拿算法比赛来说,普通高校学学生的成绩和985学生的成绩整体来说没法比。各类全国计算机比赛中,虽然有个别非名校学生名次不错,但是改变不了整体格局,名校占据绝对优势。
看看普通高校的知名校友的数量和质量,在看看985高校知名校友的数量和质量。
看看各行业佼佼者,相信大家心里就很清楚了。
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就是智商、悟性、能力、思想,这才是最致命的。
难道只能认命吗?
很多人不服输,总是觉得自己不比这个差不比那个差。请做出成绩来,不说和名校比,你在自己学校自己专业能否到前几名呢?
就像很多国产手机,动不动就“秒杀苹果”,蹭热度之后呢,超过了吗?拿自己优点和别人缺点比,自己永远都是“优秀的”。
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我们未必能超过大多数名校学生。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有天赋或者退而求其次有兴趣的地方,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经验,付出更多地努力,还是可以做到比大部分非名校的学生都强的,甚至赶超一些不太努力的名校学生。
普通高校的学生最需要做到的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减少环境的影响,减少惯性思维的影响。
我见过普通高校里非常优秀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学生不一样”。要不然就是比较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要不然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他们较少随意“从众”。
专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把自己专业学的非常扎实,不管对考研还是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大学期间不要只盯着自己专业,也要要重视思想的提高,多看看一些思维相关图书、逻辑学、心理学,甚至史书等有助于提高思想层次的书。
早点发现自己兴趣和天赋所在,在自己最感兴趣或者有天赋的地方努力,才更容易出成绩。
注重时间管理,很多学生大把时间被荒废掉了。
虽然智商或许没法提高,但是智商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专注力等都对成功有帮助。
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
普遍来说一个学校的研究生“不如”这个学校的本科生。
主要是从智商和能力来讲。
能考到某个学校的研究生的学生一般本科普遍比此学校差一些,我相信很多从普通高校考到名校的学生心里应该比较清楚,自己研究生学校的本科和自己本科学校本科生啥有啥不一样。
而且现在个别企业招聘甚至要求双211或者双985,更认可本科是211或985的学生。虽然有些苛刻,其实背后不无道理。因为高考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靠智商、聪明和努力;研究生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努力其次是聪明。
从高考上看就已经分数高和低已经不一样了,而且高考是一个分辨,你到底是石头还是金子的试练,而且你进入的环境也不一样,进入的环境不一样,那就造就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人遇见什么样的事情,所以说从这里看就能看到很大的区别,更何况你去找工作的时候他们都是需要看简历的你简历上填的学校也是不一样的,那他们会肯定会优先选择一个高校出来的高材生,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机会给自己一个人生的答案给自己的未来交一份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