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好么,初三的孩子想考去学戏曲,分数线多少,学费呢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好么,初三的孩子想考去学戏曲,分数线多少,学费呢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6
  • 发布时间:2024-05-13 09:15:11
好考的 如果伤害本地人绝对方便 越剧什么的没学过还好像不可以 要从小吧 可以考舞美、话影、木偶什么的都可以。。。学费比一般中专职校都贵 4000一个学期 低保、海岛或农村减免2000 不过我觉得这学校我去了后悔了 当初来我初中招生说的可好
内容详情

好考的 如果伤害本地人绝对方便 越剧什么的没学过还好像不可以 要从小吧 可以考舞美、话影、木偶什么的都可以。。。学费比一般中专职校都贵 4000一个学期 低保、海岛或农村减免2000 不过我觉得这学校我去了后悔了 当初来我初中招生说的可好了 就是它不能三家秋季高考三校生 只能就6月高考 那个学校全靠自己的自觉 没人管你的 自己最好还好出去补课文化之类的想考大学的话 不过学校附近可热闹咯。。。不过还是你自己去了解吧 学校外人随便进出 可以去看看哦。。。

我想学戏曲,上海

徐汇区

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京剧团团员线上考核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顺利举行。

根据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的工作精神,少儿京剧团开展2021团员考核。本次考核采用线上考核的方式,共有在编团员26名、预备团员5名参加,邀请原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周有成老师、原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田恩荣老师担任评委。

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师资雄厚

作为戏迷就一直支持我们的民族文化吧

因为成就一个演员是很不容易的

拜师不是很容易的(我指的是不含任何功利性的)

当然,你要好好学也不是不可能,祝你实现梦想

还有,戏曲学院是非常专业的高等艺术院校,希望不知道的不要乱说

上海戏曲学校好吗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五十多年的教学中,既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更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学校还经常聘请著名艺术家来校讲座和任教,近几年来,到戏曲学校任教的专家、教师超过百余位,名家名师的加入为戏曲学校的教学汇聚了全国最强的教师资源。通过名师带教,中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形成了老、中、青人才梯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如滑稽专业主要课程由专业滑稽剧团优秀演员、名家、名师亲自授课。如严顺开、王汝刚、毛猛达、钱程、陈国庆、秦雷、何赛飞、胡晴云、顾竹君和小翁双杰等,教授主要课程:唱腔、方言、形体、声乐、音乐、表演、艺术概论等专业课程,文化课与上海市普通高中文科类科目相同。

哪里有学戏曲的培训班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戏剧影视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视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系、舞蹈系和继续教育学院;主要  专业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艺术管理等。戏剧戏曲学是我院的主要学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三个。

建院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文艺专门人才,代表人物有:余秋雨、祝希娟、潘虹、奚美娟、韩生、和晶、陈蓉、董卿、王洛勇、李媛媛、陈红、陆毅、李冰冰、佟大为、汪齐凤、杨新华、辛丽丽、黄豆豆等。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同时学院还培养了**、内蒙等少数民族的第一代戏剧家,为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的继续教育事业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于1998年初具规模,2001年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扶植和直接关心下,部门领导经过细致的规划、缜密的部署,学院继续教育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继续教育学院继承和发扬了本院严谨、求实的办学风格,董卿、宁静、刘凝等一批毕业生相继活跃在全国文艺舞台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继续教育学院沿袭了本院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治学态度,开放的办学理念,设置了成人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等办学层次。竭诚欢迎您来报考,我们坚信:今天,你为上戏感到自豪;明天,上戏为你感到骄傲。

北京有丽雅艺术培训中心可以学习戏曲。

丽雅艺术培训中心戏曲、声乐培训班隶属于北京丽雅文化豫剧团,成立于2012年,多年来培养了很多专业的戏曲人才,为河南豫剧院三团输送优秀戏曲演员,培养的豫剧戏曲演员多活跃于《梨园春》及各种大型演出活动。

培训班目前培养剧目设置京剧、豫剧,课程简介:每天基本功训练、京剧(豫剧)发音发声及唱段和念白、晚功。

什么是中国戏曲:

中国戏剧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态各异的戏剧活动,分布在广袤的区域。12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成熟而独特的戏剧形态,持续发展至今,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态,通常称为“戏曲”。

戏曲是融歌唱、表演为一体的戏剧样式。王国维用“以歌舞演故事”为戏曲定义。戏曲的剧本文学继承了唐宋讲唱文学的文体特点,用韵、白相间、唱念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所以,音乐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戏曲表演融唱念做打为一体,偏重虚拟的手法和程式化的表达。

“戏曲”这个名词古已有之,宋末元初刘埙〔1240-1319〕在《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提到“戏曲”一词:“至咸淳,永嘉戏曲出”。这是最早的记载。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