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数据

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数据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27
  • 发布时间:2024-05-13 04:30:09
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反映了我国各时期就业形势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逐年分析一下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的情况:1、2008年,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首次超过90%经过西部计划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等举措,使得我国大
内容详情

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反映了我国各时期就业形势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逐年分析一下中国历年应届生就业率的情况:

1、2008年,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首次超过90%

经过西部计划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等举措,使得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环境不断变好。在此背景下,全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首次突破90%大关,其中还有大量毕业生选择到直辖市和发达区域就业。就业形势非常乐观。

2、201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再度攀升至94.5%

这一年,中国全国共有611万名本科生、专科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其中应届生就业率超过9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在此同时,优秀人才紧缺,企业需求与毕业生专业不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持续加以解决。

3、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就业压力开始增大。2014年,全国毕业生人数逾700万,就业率降至71.5%,此后几年前,就业形势一直不乐观。

4、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延期等问题凸显

我国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加,就业面临着萎缩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招聘形式更新换代,现有模式难以满足职业与企业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和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新兴行业学科人才紧缺。

5、2019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重回90%以上

经过持续加强工作和不断优化服务,各地区的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再次上升,并且进一步巩固了招聘岗位、创业、自主择业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各级**也推出多项支持就业的政策和举措,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取得积极变化。

总体来看,我国历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走势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国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以及行业、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就业状况的不断变化,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波动性和下降趋势,并且就业形势对于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有区别。

因此,未来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大关注力度,持续改进教育和培养模式,适度发挥社会职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推动人才与就业的有效衔接,鼓励学生积极拥抱创新、探索、实践,从就业而言,将更好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发展。

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为多少?

现在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则是所有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不能再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优惠政策,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虽然大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就业率的持续走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表示担忧。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47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10万人。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2014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7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有近5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新增了大量的市场主体,这部分市场主体有相当一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传统

现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先就业、后择业”的传统就业观念依然存在。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调整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竞争,而自身缺乏自主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另外,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规划和定位,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只是盲目地追求工作专业对口或与专业相关,致使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能力不够强等现象。

此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唯学历、唯文凭”现象,只注重企业单位招聘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而忽视了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其它国家要好一些,但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地方和高校在处理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对学校与地方、学校与学生个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清醒认识。有些地方和高校不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造成了专业结构失衡。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但是,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并没有跟上步伐。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质量在总体上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会出现一些就业困难。

2021大学生就业率官方数据是怎么样的?

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率很低,教育部下达的任务是完成今年大学生7月份毕业时就业率达到60%左右,但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仅20%多。大学专业的选择还是要看报考哪个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报考学校的优势专业,不管在社会上热不热门,毕业时都会有很大的就业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小得多。所以在填写志愿的时候,应该多查询一下有报考意向学校的专业情况,再综合你的分数,你的兴趣还有你有没有地方限制等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本人认为,报考学校的专业是否为该学校的强势专业是最关键的,招聘单位只对学校的强势专业感兴趣。因为我也是目前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些都是经历后的感受。希望你能采纳!

报告指出,2021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34%!

教育部召开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新闻通气会。据介绍,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目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

哪些专业更好就业?

1.工程管理—半年后就业率:97.3%(男生就业率:98%;女生就业率:96.2%)。

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半年后就业率:97.2%(男生就业率:97%)。

3.信息安全—半年后就业率:97.2%(男生就业率:97.1%)。

4.麻醉学—半年后就业率:96.8%。

5.信息工程—半年后就业率:96.6%。

6.预防医学—半年后就业率:96.4%。

7.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半年后就业率:96.4%(男生就业率:96.9%)。

8.交通运输—半年后就业率:96.4%。

9.能源与动力工程—半年后就业率:96.2%。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半年后就业率:95.7%(男生就业率:95.8%;女生就业率:95%。)。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