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我的家乡福建诏安官陂
我的家乡位于福建省最南端,与广东交界,是个美丽的小县城,它就是诏安,也有“丹诏”的美誉。
家乡依山傍海,不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还有美丽的九侯山,雄伟壮观的乌山,人们闲暇时休闲娱乐的闽粤第一城。更有远近闻名、古色古香、承载了诏安辉煌的过去的石牌坊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曾令许多游客留连忘返。
家乡的九侯山因有神奇的风动石、一线天和五儒书室的美丽传说而吸引着众多游客。但我却更喜欢沿着九侯山蜿蜒的小路,漫步在幽幽的林阴之间。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偶尔还有几只松鼠出来觅食、嬉戏、玩耍。脚旁,百花争芳斗艳,红似火,白似雪,粉似霞一朵朵、一丛丛,花香沁人肺腑。当你停下脚步远眺,那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群山,宛如一条巨龙腾跃在大地上。这不正如我们飞速发展中的诏安吗?
家乡不仅山美,水更美。美丽的东溪位于诏安东侧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滋养着一代代诏安人。那清澈见底的长长的溪流犹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装扮着美丽的诏安。每当傍晚时分溪水在满天彩霞的映衬下,显得绚丽多彩。此时我总喜欢在溪边驻足,伴随哗哗的流水声,尽情享受这如诗般的美景。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溪水显得熠熠生辉。要是这是一个盛夏的夜晚,东溪两侧的居民便赶到溪边的凉亭里纳凉、聊天、听听潮音,那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生活。相信你看了也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迷恋。朋友,请到我的家乡——诏安来吧!
如果你有幸踏进诏安这片土地,便会闻到那空气中弥漫的墨香味。因为我们诏安还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不管你走进任何一户人家的厅堂、书房都会挂着几幅书画作品,以供观赏。此时我更会为有文化内涵的诏安感到骄傲。
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家乡的工业成片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朋友,请到我的家乡——诏安来吧!福建的“南大门”永远为你们而敞开。
诏安地方美景的作文
《诏安县良美丽的峰山公园山》
一天早晨,我吹着轻快的口哨,迈着轻盈的脚步,怀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了义峰山公园。
首先,我来到了我最喜欢去的一条路,路边是一片竹林,一棵棵竹子青翠欲滴,棵棵秀丽挺拔。一片片鲜嫩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瑟瑟的声响。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小草弟弟探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脑袋,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花儿妹妹在风中翩翩起舞,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吸引来了一群“舞蹈家”来给她伴舞呢!花儿妹妹散发出的清香,吸引来了一些辛勤的“劳作者”来给她们传播花粉。大树爷爷看着这群孩子那么快乐,他饱经苍霜的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他,开心的笑了。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它蕴含生命的奥秘;在他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额头,我才发现我该回家了,我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诏安的旅游景点
放假呆在家多无聊,不如外出游玩,诏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诏安的旅游景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景区内水文资源景观丰富,金溪流域风光旖旎,水光潋滟,沿岸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彩,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景区内天象、地文、水文、生物、人文等景观多达213处,拥有自然风光、红色革命、人文风俗、梅花观赏、峡谷探险、富硒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路线,正日益成为人们渡假、休闲、观光的胜地;从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到如换新妆的红星乡梅园和榕树公园,再到速度与热情的哈溪漂流,步移景异的金溪两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2、在田楼
在县城南诏镇以北55公里,属官陂镇大边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结构。楼高三层,高约11米。底层墙厚近二米,墙基为石砌,上为土墙,三层楼为木料结构。寨屋有内外三围,内围为祠屋三间,外围二层,中围三层,外、中两围共房屋320间;有两个寨门。正门高2.51米,宽1.55米;双层门框,内框宽25厘米,外框宽50厘米,门墙厚2.4米,门匾-“在田楼”三字;楼屋出檐长1米。寨外檐下有宽1米的.走廊,走廊外为沟渠,绕寨墙一周。另一个为侧门。整座楼寨直径达94.5米,楼寨后有三角形池塘名“三元池”,池水清可见底。楼内现住63户三百多人。
诏籍作家张元锦在《官陂土楼别样神》一文中写道: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如将在田楼比作花芯,其他12座土楼比作花瓣,这就构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大花朵,假如将每座土楼比作花朵,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就是花枝,那溪是绸带,把13杂鲜花扎在一起,成为世上最大的一束鲜花。
3、漳州九侯山
在诏安县城西北二十多里处。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据宋《漳州图经》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因名九侯山。至九侯山下,悬崖峭壁,上镌“天开”二字,下有两块巨石构成门户。过“天开石门”转向东北曲径,可见石壁上有元朝寺僧法名无碍所题镌“九侯名山”四大字及明、清两朝许多书法家的题刻。再往东行,抬头可望见一块巨石如人形屹立山顶,旁边小石头如瓶、缸,这便是“观音三宝石”。游人来到“三宝石”下,也就是来到九侯禅寺了。这座古寺始建于唐朝,宋朝淳枯五年(1245年)重建,清朝乾隆及光绪年间两次重修,均立碑记。寺前山门石额刻“大名山”三字。寺中正殿悬挂黄道周所题“洗心之藏”匾额。
写游玩的作文1200字
游国子监
到达北京的第一天,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国子监。
大巴车停在了胡同口,我们就看见路牌上写着“国子监街”。这条街道颇具特色,两边的树木参天,翠意盎然,脚下青色的石板路不偏不倚,通向远方。整个胡同两边的红墙青瓦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天气睛朗,游人置身于不绝于耳的蝉鸣声中,走在遮天蔽日的古树下,可以感觉到一片清凉。
从导游的解说中我了解到,从元朝开始,国子监就是全国最高学府,这里培养了无数的国家栋梁。历代的很多状元、探花、榜眼都曾在这里学习,在这里聆听谆谆教诲,“国子监”三个字顿时在我心里变得神圣起来。沿着街道走了不一会儿,一座高大的牌坊伫立在了眼前。朱红色的柱子,精美绝伦的飞檐,在精细花纹包围的正中间,用庄严的楷书写着“国子监”三个鎏金大字。
再向前几步,入了国子监,一道富丽堂皇的大门令人眼前一亮,红墙黄瓦,典型的皇家风格。这道门由三扇拱门组成,中间一道大的,两旁两道小的石拱门。石拱门上面巧夺天工地雕刻着绮丽的花纹,大拱门的正上方,汉白玉匾额上刻着四个大字“园嵩教泽”。我得知,这三道门是很有讲究的,正中的拱门进入时只能走一国之君,九五之尊的皇上,而出来时只能走金榜题名的状元,另外两道小拱门,则左为探花,右为榜眼。我也从正中的拱门过了一遍,想象古时状元的气宇轩昂,真是风光极了。
整个国子监给人的是一种幽静清凉之感,仿佛这里只能容纳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只能容纳如古树般深沉又求学若渴的年青人。
再向前走,上几步汉白玉石阶,“辟雍殿”就在眼前。看这个大殿的名字就应该清楚,辟雍、辟雍,能不能告别平庸就全看在这儿的表现了。没错,这里就是古代科考的最后一关——殿试的所在地了!由于辟雍殿不对外开放,我就只能隔着玻璃,怀着崇敬的心情看金灿灿的、遥不可及的龙椅了。
关于辟雍殿的建造还有一段趣闻。辟雍殿是在乾隆年间建造的',因为柱子有阻碍之意,乾隆皇帝认为与国家的未来栋梁在学识上的沟通不应有任何阻碍,于是就下令,整个辟雍殿不得使用一根柱子!这可一下子难倒了所有的建筑师。如此恢宏的大殿,不用一根柱子支撑,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偏偏就有人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人就是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原来,他让人把屋顶修成了六边形,利用边角处的三角形的稳定性,没有使用一根柱子就使辟雍殿稳如泰山地矗立在人们面前。所以说,今天我们眼前的辟雍殿也可谓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小奇迹了。
接下来,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过了金榜桥,踏了题名砖,欣赏了雅兴池的荷花,还在古树下为自己的学业祈了福。
从国子监出来,我感到自己像受了一次净化,一次洗礼,有一种恍如隔世的奇妙感觉。不知道我能不能像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的古人一样,学识渊博,金榜题名。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我也可以。
1. 写一篇关于一个旅游景点的作文,可用导游解说词,怎么写
不知道你需要哪里景点的作文,我这里提供一份嘉峪关的解说词,供参考!嘉峪关 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嘉峪关市总面积 1298 平方公里,有人口 10 万。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嘉峪关通讯发达,交通便利,国际直拨电话通往海外主要国家;民航飞机每天有 1-3 个航班,可直达****、敦煌、西安、兰州等地。 地处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
2. 选取一处景点,写一写导游词.怎么写作文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结尾: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3. 写一篇关于导游词的作文九寨沟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我叫闫缇莹,你们叫我闫导就可以啦!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九寨沟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大家就跟我来听我介绍吧!
大家抬头请看,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再看!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种气势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这时你已经来到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的地方。也许,眼前正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眼睛向你窥视呢!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楚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还会看见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抛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的照镜子呢!哈哈﹎﹎
好!游客们!您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请大家不要随便扔垃圾,要保护环境哟!
2。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做游戏!
3。请大家不要单独一个人去欣赏风景,不要在瀑布中穿越!
请你们自由的欣赏和游览九寨沟的每一个地方,但是一定要按时在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4. 作文:导游词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导游长城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好像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 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 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 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看到烽火台,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一个美女,她的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燃了求救信号(烽火),结果,引得诸侯白来一趟,她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燃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敌人杀死了.游客们,这就是两个很典型的故事.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就是长城。
5. 写名胜古迹的导游词,怎么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站在西湖岸边,胸中顿觉朗然:满眼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环绕着绵延起伏的山峦。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围,繁花似锦,芳草如碧,曲径风荷,树影斑驳。经过历代装点,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等自然之胜与左刹、丛林及园林艺术家的雕凿融为一体。 早在南宋年间,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们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西子湖畔大量名胜古迹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谨墓等,还有游客必往的灵隐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构成以西湖为主体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妩媚的美姿,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宾朋游人。
6. 写名胜古迹的作文导游词300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 写一篇关于导游词的作文九寨沟导游词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我叫黄翊宸,你们叫我黄导就可以啦!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九寨沟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大家就跟我来听我介绍吧! 大家抬头请看,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再看!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种气势蔚为壮观!继续向纵深行进,这时你已经来到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的地方。
也许,眼前正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眼睛向你窥视呢!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楚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还会看见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抛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的照镜子呢!好!游客们!您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大家不要随便扔垃圾,要保护环境哟!2、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做游戏!3、请大家不要单独一个人去欣赏风景,不要在瀑布中穿越!请你们自由的欣赏和游览九寨沟的每一个地方,但是一定要按时在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8. 小学生作文写一处景点导游词(传说、神话故事)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9. 四年级暑假作业;选一处印象最深刻的景点,写一篇导游词.介绍那里富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青城山,我利用这点时间给各位介绍一下.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的西南,距离成都市60多公里,它是我国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之一.青城山景区山峰罗列,树木林立,山上森林繁茂,终年幽静清凉,青城之幽,那是全国闻名的.同时青城山也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山上的建福宫,上清殿,天师殿,祖师殿等都是著名的道教建筑,这些雄伟的古建筑掩映在葱胧幽静的山中,古木奇花,与周围景色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美丽.大家等会儿就亲自欣赏那美妙的风景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写法可以写以下五个内容:
一、写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二、写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三、写长城。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四、写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五、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