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上广深,哪些城市成为首选?
随着北上广深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后毕业离开北上广深,大多会选择一些经济发展不错的省会城市,经济特区以及一些热门沿海城市。
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特别是住房,工作压力大,虽然工资待遇高,但是物价水平也高,所以很多大学生离开北上广深,而选择一些经济发展不错,生活成本低的城市。
1.大部分选择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各项福利待遇和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医疗,教育,交通出行都很便利,而且大学生也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工资待遇不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大学生普遍会往这些一线城市。虽然比起北上广深,还是有一段差距的,但是压力相比较而言,没有那么大。
2.沿海城市成为热门城市。
很多大学毕业生会选择浙江,杭州,苏州等这些南方沿海城市,主要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适合人们居住,关键工资待遇还不错。生活成本也不高,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很快,公司和企业都比较正规。
吃喝住行都比较实惠,而且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太热,资源丰富,人口很多,但是又不像北上广深人口过于拥挤,竞争大。
3.直辖市和经济特区也成为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些地方有国家的扶持政策,医疗,教育和政治都比较开明,对年轻人比较友好。而且如果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话,在经济特区是有很多好的优惠的。而且这些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很大,也适合人们居住。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除了以上城市,其他小城市不是大学生毕业的首选,因为地区发展落后,公司,企业和社会福利发展比较落后,管理和监管比较乱。
总结,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上广深,浙江温州,杭州,苏州等城市成为首选。这些城市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因为其较好的地理位置,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建议去一线大城市发展,任何一个都行。
如果是南方人就去珠三角,北方就去首都,或者长三角。有一些原因可能解释了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去大城市打拼:就业机会:大城市通常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这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往寻找工作机会。文化氛围:大城市通常有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社交场所,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人群和思想。发展机会: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例如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投资者等等,这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与挑战:大城市的竞争环境和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可以激发年轻人的**和追求,让他们感到挑战和成就感。社会地位:在一些国家和文化里,居住在大城市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年轻人也可能希望通过在大城市生活工作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城市有很多机会和优势,但是在那里生活和打拼也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毕业后,我们通常选择两个地方:家乡三、四线城市;大学读书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无论你选择大城市还是你的家乡,都有优点和缺点,更多的取决于你个人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不想承受太大的压力,喜欢稳定的生活,想陪伴父母,那就选择自己的家乡。
如果一个人想出去看看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财务自由,那么就选择一个大城市。
在大城市你有多少能力,就有多少回报
有人说,与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网络会稀疏得多,所以会相对公平。“你看这个城市充满魅力。我来了之后从未想过要离开。广州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城市。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你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在一个小城市,在小城市你却有走不完的关系,看不完的脸色,喝不完应酬的酒和数不清的无奈。”一个刚毕业的大四学生被这座大城市深深地陶醉了。这时,他的头上顶着一片小城市里看不到的“星空”。
“如果都很孤独,请允许我任性一次,在撕掉理想主义者的标签。”“如果你在一个大城市感到孤独,在一个小城市感到孤独,那么"小白"会任性地选择一个大城市。虽然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小城镇的世界要可怕得多。
“我宁愿呆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大城市,独自奋斗,也不愿住在一个危险的小城市。”一些网民这样说。
这个社会不仅不会放大城市的光,还会传播无数关于小城市的批评。虽然现代化的浪潮已经渗透到这个角落的小城市,使它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道路,毕竟四、五线还是四、五线的水平。虽然一些小城市有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各种著名品牌的专卖店和装饰豪华的办公楼,但它们没有一个严肃的图书馆和体育馆。物质和精神是不同的,小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明显的缺陷。
每到上班时间,一大群人就走得飞快,他们闯红灯,好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一大群人走路超快,好像中了魔咒似的毫无顾忌的闯着红灯,不该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啊!这城市的节奏分明慢的像流动的沥青,这群人脸上却写着“云淡风轻”。
虽然小城市收入较少,但他们生活舒适
当每个人都被挤到大城市时,另一群人回到了小城市的怀抱。这意味着惬意,舒适和相互帮衬,这意味着做你喜欢的工作,过更舒适的生活。小城市收入水平必然不如大城市,但生活中有很多亲朋好友相伴。
一个虚弱的小女孩,独自在一个大城市挣扎,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意识到她有多想念她的亲人,才知道她的家庭有多珍贵,或者在工作上受了气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她在申请职位时被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一个985的大学生毕业于北上广为了生存和生存,可能会在四线城市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人说你可以在大城市磨练自己的经验,但前提是积累的经验应该与你所学的专业相匹配。不要三年五年后回到办公室,发现根本没有这样的专业。
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留在了广州。它如此坚固的原因是
1、有很多机会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大城市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薪酬。
无论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我在寻找互联网、新媒体等运营方向。如果我回到我的家乡,我将不得不妥协,做我不喜欢的工作,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在大城市,公司里有能力强的同事可以带我去学习。老板可以给我一份与我能力相称的薪酬;有机会与相关行业的人交流;走出去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感受外国公司的文化;周末和假期可以有自己的闲暇时间。这些是我的家乡不能给我的。
2、开阔我的视野
大城市变化很快,它们总能产生各种新奇的东西,这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开阔我的眼界。此外,优秀的人往往选择留在大城市,你的思维方式也会改变,从而加速你的成长和进步。多看,多听,多学,多看。
3、回到你的家乡是最后的退路
虽然大城市有很多光环,但你可能会感受到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这时,我会安慰自己,将来我会回到我的家乡。毕竟,我家乡的就业门槛会低得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舒适的生活,即使有一天你感到无聊,你也不会回到大城市,因为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了,很难很快融入其中。
此外,如果你长时间处于稳定的环境中,即使你有做事情的心,一开始也没有有氛围,其次也有惰性。时间长了,你往往会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就这样,我留在了广州。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很高兴我最初的决定,否则我不会是今天的我。我希望在你做决定之前,你必须仔细考虑清楚你想要什么。刚毕业的年轻人,无论是选择在大城市闯荡,还是回到小城市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只需要跟着自己的心走,有一天回首往事,你不会后悔。此外,小城市和大城市并不是只选择一次。如果条件允许,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属于哪座城市,在哪个城市活的舒坦不压抑,只有亲身体验过,最合适不过了。
即将迈向职场的大学生们,切莫彷徨,人由心择路,路因人而异。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因为年轻贫穷而产生的用力热烈才是终日在你脑海里回荡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青春和贫穷所带来的努力和热情整天回荡在你的脑海里。
应届生适合的城市
应届生适合的城市,毕业季的时候毕业生们都会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该何去何从也是我们目前非常烦恼的,这时候就需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下面为大家分享应届生适合的城市。
应届生适合的城市1前三必定是上海、深圳、广州。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以及教育资源丰富。尤其是魔都上海,拥有众多名校,比如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可以从多方面满足更多学生的要求。
其次我认为成都也不错,生活节奏较慢,备受大学生的喜欢,成都不仅有多所优质高校,还有很多美食与美景,很多来成都读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大多会选择留在当地工作。
应届毕业生适合去哪些城市工作
北上广深确实是比较多一点的求职机会。但是如果你未来是想去做一个老师或者是公务员的话,肯定是回自己老家那一边比较好。如果是想要创业或者是去一些商贸公司的话,肯定在北上广深的机会会更加多一点。
但是我觉得北上广深有一点比较不好的地方,就是虽然没有说针对应届毕业生,但是他很多的工作都是需要有经验的,如果一个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应届生,那么他在北上广深找工作,可能进度会比较慢一点。而且北上广深的物价相对来讲也是比较高,五谷长时间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是那一份工作,在转正之前工资比较低的话可能会过得比较艰苦一点。
也没有说哪个城市就一定是适合应届毕业生去求职的,因为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是慢悠悠的生活,那么他可以回家去当一个公务员过朝9晚五的工作,如果有些人是不安现状,他想去拼一拼的,就可以去创业。说到底这些都是得看自己的选择以及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
一般来讲,北上广深发展的空间比较大而且在那里工作岗位是比较多一点的就算是专业不对口也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话,可能岗位就没有这么多工资水平也相对要低一点点。不过我觉得刚毕业可以去闯一闯,累了回家发展也是可以的。
应届生适合的城市2一、主流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信息
1、北京 chao一线城市
租房成本 以单间计算 1200-10000 依据地理位置
来源贝壳 截图 仅供参考
交通成本 不开车的情况下为 300/月
神火成本 不自己做饭的情况下 2000元/月
打工成本 1500-12300元。你需要找到12k以上的工作才能存到钱
买房的可能性 以北京均价来讲,买个70平米的房子需要350w,如果没有父母帮助,以平均工资来讲。需要打工十几年才能付首付。
2、上海 超一线城市
租房成本 以单间计算 1200-10000 依据地理位置
交通成本 300/月
生活成本 2000/月
打工成本 1500-12300元,你需要找到12k以上的工作才能存到钱
买房的可能性 以上海均价来讲,买个70平米的房子需要350w,如果没有父母帮助,以平均工资来讲,需要打工十几年才能付首付。
3、常州 新二线城市
租房成本 以单间计算 600-3000 依据地理位置
交通成本 300/月
生活成本 1000-2000元
打工成本 为1900-5300元,你需要找到8k的工作才能存下钱
买房的可能性 以常州均价2w来讲,买个70平米的房子需要140w,如果没有父母帮助,以平均工资来讲。需要打工8年才能付首付。
总结:我们可以把自己外出打工的生活成本计算为自己的劳动的付出成本之一,在我们找工作的时候需要把它考虑进去。
二、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发展
首先一个合适发展的城市是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买得起房子,同时能够找到工作的城市。而不是那些人才济济,努力大半辈子才能付首付的城市。
其次我们在选择城市的同时要计算自己去那个城市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和平均工资比高的城市才是我们值得选择的。
生存比 = (生活成本/平均工资)x100% 以常州为例 平均工资为6k 生活成本最低为2000 故此常州的生存比为 (2000/6000)x100=33% 比率越高则说明生活成本高,存到的钱少。
所以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我们去选择合适的城市是没有问题的。
三、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好的出路,能够算得上事业的就是创业做企业、做生意等和为人民服务公务员、事业编等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事情是稳定的,所以不要过渡的追求稳定,稳定是相对存在的。
工作不是工资有多高而是能存多少钱,一个4k的人可能每个月都能存4k,但是一个8k的人可能每个月只能存3k。故此你能存多少钱,才是真的。高工资不代表高留存。
应届生适合的城市3第三名 广州市
广州市是南方较为大的城市之一,居住环境比较安逸,房价较低,交通发达,地铁就可以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有较低的生活成本与工作压力。南方的工作节奏较慢,较为适合慢节奏的生活,不会觉得过于压抑。
除此之外,广州美食丰富,很多景致与娱乐游玩项目,让刚刚毕业还不适应工作节奏的大学生们有方式去缓解这种不适,为完全适应工作做好铺垫工作,没有谁是一夜之间就长大的。
第二名 深圳市
深圳是新兴行业的聚集城市,很多大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都会选择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这些新兴专业几乎在深圳都可以找到,近几年热门的'电子信息、科技研发、新能源研发等等新兴产业都在深圳有驻扎公司,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在这里并存。
所以,当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带着满腹才华想要施展时,深圳就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
第一名 上海市
上海,中国的魔都,有着广阔的舞台等待着有志之士的加入。面对刚刚毕业的学生们,上海市出台了很多相应的补贴政策与优异的落户政策,让他们在还未开始进入社会时,就已经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爱与温暖。
上海具有其独特的包容性,这也许与他较早的与世界接触有关。西方与东方,近代与未来都在这里完美的结合,不论是什么样的你,都可以在上海找到归宿感。这应该是上海成为榜首的原因吧。
还有很多城市也被应届生所青睐,例如北方的天津、青岛、西安,南方的成都、苏州、杭州一带,都被应届生所喜欢,风景优美、生活安逸的城市有谁不爱呢?
为何北京没有出现在榜单之中呢?
这也许是因为北京机遇虽多,挑战实在是太大了。生活的压力太大,节奏太快,很多人在北京奋斗几十年,都无法在北京安家落户。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却少了很多烟火气息,没有人愿意自己一辈子只有工作。
这种状态下让很多喜欢安逸的年轻人望而生畏,不敢选择北京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城市,怕自己奋斗多年都无法在北京站稳脚跟,忙忙碌碌一生便过去了。
从上面的排名我们不难看出,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发展前景是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渠道时最为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园里有着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的关心与照顾,当独自一人走入社会时,也许一开始有种种不适应,但当这个城市与工作是他们自己决定与选择时,也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大学毕业去海滨城市旅游
不建议
温州
温州其实也是属于海滨城市,只是温州的海离它的主城区比较远,看海要去离主城区有较长距离的洞头区跟苍南县,这样的话,想看一次海,还是比较费周折,主城区只有瓯江可以看
泉州
如果想来福建看海,那并不是很推荐去泉州,泉州虽然也算海滨城市,但是它主城区也是看不到海的,要看海得去它下面的惠安县,距离也较长,主城区景点,清源山和开元寺是代表
放心去
舟山
如果想来浙江看海,还是建议去舟山,因为舟山属于群岛城市,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组成,基本每个岛都可以看到海,所以来舟山看海真的非常惬意,包括山海一联的“普陀山”
厦门
福建看海,推荐厦门,厦门不仅有城中小岛-鼓浪屿,还有一条长长的环海路可以游览,基本每个热门的景点都是边上有海,所以感受滨海风光,肯定是去福建厦门
不建议
钦州
广西钦州确实气候宜人,也是一座海滨城市,同时它的海岸线更是长达510公里,只是它主城区同样看不到海较近的海湾也需要10公里的距离,所以看海也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丹东
辽宁的丹东除了草莓,它同样也是一座海滨城市,可是主城区只能看到鸭绿江,是看不到海的,想要看到海,需要去东港才可以,所以想就近开海的宝子,并不适合来
放心去
北海
北海的主城区就可以看到海湾跟大海,无论是在侨港风情街还是在银滩,或者上涠洲岛,都是满满的海域风情,属于吃住玩都能在主城区搞定的海滨城市,非常的方便
大连
想在市区就能看到碧蓝的海,可以选择辽宁大连,大连真的处处是海,而且市区的海水就非常透亮,不仅如此,在星海广场还能看到碧海与大桥交相辉映,钓钓螃蟹,很棒
不建议
东莞
广义来看,东莞也是属于滨海城市的,只是它能看海的地方比较尴尬,主城区的话,只能去虎门那边看,而且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沙滩跟风光海岸线,所以不是很建议
潍坊
山东潍坊其实也算是滨海城市,只是它的海在潍坊北部,渤海莱州湾的一部分,你要在潍坊看到海需要顺着北海路一直向北,大约五十多公里,所以可以换个地方
放心去
珠海
想看海,珠海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各个区都靠海,比较出名的应该是东澳岛,但是也是非风光无限的海滨城市,来这里有着看不完的海,以及深厚悠久的广府文化底蕴
威海
威海不只是一个养老盛地,也是一个依山伴海的城市,它的中心城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就能看海,稍远一些的去乳山市,也有漂亮银滩,属于便捷且热门的滨海城市
不建议
盐城
盐城确实是靠海的,海岸线也很长,甚至境内遍布盐场,但是适合煮盐,况并不是一定拥有好的海滨风光,冻红且盐城的主城区远离海岸线,除了-些滩涂湿地以外,海滨旅游资源少
海口
想看海,海口并不算特别好,虽然它也有海口假日海滩跟西秀海滩,但总的来说海景在海南众多的海滩景点中不算突出,但是海口传统文化丰富,大家可以探索其它的特色
放心去
连云港
江苏连云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看海城市,连云港市东濒黄海,虽然主城区是看不到海,需要坐车一段时间去秦山岛、海州湾,或者云台山,但是确实是江苏看海的不二选择城市
三亚
三亚尽管出现了很多不好的旅游事件但是不得不说,海南看海还得是去三亚,三亚各个海湾都有海,而且不同的层级,不同的特色,岛屿众多,当之无愧的滨海城市
最适合穷游的⑧大城市
top1.重庆花销:600-800
时间:3-5天
季节:春天,秋天
top2.台州花销:700-800
时间:3天
季节:春天,夏天
top3.长沙花销:800--1000
时间:3天
季节:春,秋
top4.成都花销:900--100
时间:4--5天
季节:春,夏
top5.柳州花销:800--1000
时间:4--5天
季节:四季
top6.延吉花销:800--1000
时间:3天
季节:秋天,冬天
top7.江苏花销:700--1000
时间:3--4天
季节:春,夏
top8.汕头罗花销:600--9006
时间:4--5
季节:夏天
关于你想去的重庆三天两晚旅游省钱计划
景点推荐:
解放碑:是来重庆必打卡的地标建筑,位于最繁华的街头,周边住宿选择多,交通出行方便。
朝天门:是重庆的码头,可以去江边吹吹江风,来福士的周边有一些打卡点,拍照很出片。
洪崖洞:夜晚开灯了超级美!最佳全景欣赏在千厮门大桥上,不建议去洪崖洞内部。
长江索道:重庆的空中巴士,夜晚去坐长江索道别有一番风味!
鹅岭贰厂:超级文艺的景点,里面有很多文艺小店,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
李子坝:可以亲自乘坐2号线可以全方位感受立体的。
涂鸦一条街:穿纯色衣服更好出片,背景太花了!
美食推荐:
土货老火锅
重庆本地人排队都要去的一家正宗老火锅,32道甜品免费吃,吃到扶墙而出,所有甜品不**!68元特色九大碗,六荤三素菜品新鲜量大,真是桌桌必点!还有各种特色创新菜值得尝试南
老甘家小龙虾江湖菜
重庆好吃的不止火锅,还有各种充满烟火气的江湖菜,连续4年蝉联必吃榜,本地人爆满,他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最大的小龙虾,蒜蓉口味一定要记得加一份拌面拌着吃!小
小北茶馆
藏在居民楼里的茶馆,上来一碗盖碗茶,吃一块熨斗糕,三角粑,和朋友聊聊八卦,打打牌,用一下午时间坐下休息,深度感受重庆人民的生活气息
? 推荐的三天两夜行程:
DAY1:解放碑→八一好吃街→来福士→重庆土货老火锅→洪崖洞→千厮门大桥?→大剧院 DAY2:湖广会馆→白象居→北仓文创→老甘家小龙虾江湖菜→观音桥→不夜九街? DAY3:鹅岭公园→鹅岭二厂→李子坝观景台→涂鸦一条街→返程回家?毕业生毕业去一线城市好还是二线城市好,生活和就业双重考虑的话
一线城市的好处是工作机会多,结识的高层次的人多,对自己业务提升快、眼界开阔、资讯灵通、以后小孩受教育的环境好等,但生活成本要高些,也不像小点的城市那样容易遇到熟人,从发展的角度,大城市好些,综合起来,二线城市好些。
毕业生就业一线城市好么?长沙,湖南省会,郊区内房价低,工资比沿海比齐,企业待遇明显。谢谢采纳
一线城市好还是二线城市好,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年轻人在城市获得的更多东西,远不仅仅是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见识。其实见识跟经济地位和聪明程度没多少关系,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关。
乡村或者小城镇并非没有天才,而是天才也许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机会的城市,每个人生命中的种子才可能被激发,被照耀,然后完成一次闪亮
毕业了,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去往二线城市刚毕业有的是时间和胆量去打拼,如果有机会在一线城市工作,当然先去一线了,人脉、圈子、眼界、知识、资讯等这是二线城市不能比拟的,当你在一线打拼5年以上后,有了资本就可以回到二线去发展,这样从高到低的选择,会使你的事业快速发展和产生价值的
请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普通本科毕业生应该去二线城市还是一线城市?去一线还是去二线,首先要看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了。其次要看你的工作机会了。如果你追求一种节奏快的生活,追求的是一种机会多多的工作环境,应该去一线城市,如果你希望相对悠闲些,似乎去二线城市好。这些只是一般来讲啊,也不绝对。一线城市,未必有合适你的工作,二线城市未必就找不到好单位,所谓的一线与二线城市划分,并不绝对。
个人以为,一是要看工作机会,二线城市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去一去也不是不可。当然了,在一线城市,见识多,机会多,会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这是是有可能的。而且,尽量去大的单位吧,那样会对你以后个人职业生涯有帮助,不过类似富是抗这样的单位就别去了,呵呵。
北方人,去南方的多了去了,怎么会不适应,即使刚开始不适应,也早晚可以适应。兄弟,你都大本毕业了,怎么还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好好磨练自己的意志吧,多看点书吧。只要有机会无论南方北方都是你的方向。
大学生就业是在一线城市好还是二线城市好
大城市竞挣激烈,不过机会多,二线城市或许发展比较稳定机会也是有的
大学生毕业后是去二线城市好一点还是留在一线城市去一线城市好一点,从一线回二线易,从二线进一线难。在一线城市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能帮助你在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
又是一年毕业季,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毕业之后选择到啥样的城市发展,首先要考虑自身实力……一线城市虽然好,但是竞争激烈,没有超强的实力难以立足
另外,还要考虑生活成本的问题……如果无法安家,那么在那座城市发展得再好,也不安心嘛
初级ui设计师适合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刚毕业的去一线城市能提高自己能力还是二线城市能提高自己能我觉得先去二线城市可能机会更多一些。现在国内发展的很好的二线城市也有很多,对ui设计师的需求量也跟的上,我觉得能力这个事情还是看做的东西了,进一个大公司固然好,不过自己做的出项目才能积累的了经验,从这一点来说只要公司愿意用你就行了。学历,做这一块的一般本科就够了。个人拙见,轻喷。
学健身教练去一线城市好还是二线城市好?只凭地域来选择是不可取的,主要还是看学校本身的水平,现在名气比较大的像北京的赛普西安的创体武汉清波这些都不错,一线城市花费大一些,相对来说二线价效比比较高。
大学去北京比较好。作为首都,北京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了,坐拥26所211高校,其中985就有8所,无论是985还是211数量都能排在全国第一。北京囊括了各种类型的优质大学。
北京学校的特点
除了双一流院校外,其实北京的很多双非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和口碑,像首都经贸、首都师范、北语等等,每年也都是报考的热门。不过北京高校一向报考热度都很高,所以导致分数整体偏高,还是更适合高分的考生选择。
作为我国首都,在这里坐落的各大院校都有着不俗的实力,而北京的经济发展也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城市之一,可以为在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开拓丰富的眼界,提供走向世界的更好平台,这所城市所拥有的大学,向来是众多学霸争相求学的首选,也是竞争力较高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