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禹州市双语实验学校
禹州市双语实验学校是2004年6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创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占地62亩,已完成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
教学楼、科技楼、公寓楼、餐厅、礼堂、淋浴房、停车场、运动场、植物园、动物角、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内每一寸土地全部绿化、硬化、美化,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是一所环境宜人的花园式学校。
2、禹州市第一私立中学
禹州市第一私立中学是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坐落于颍河公园南岸,府东路北段35号。
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11000,学校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教学设施齐全,现有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9级3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双轨制,初中六轨制。在校生1600人,教师130人,专任教师76人学历全部达标。
3、禹州市文殊宏升学校
禹州市文殊宏升学校是经市教体局批准创办的一所集幼儿部、小学部和中学部为一体的寄宿式学校。占地80余亩,现有68个教学班,教职工261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201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民办学校”;
荣获“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荣获“许昌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许昌市办学管理规范学校”,“禹州市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70多项荣誉称号,是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理想的现代化学校。
4、禹州市鸿鑫学校
禹州市鸿鑫学校是市经禹州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集(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的寄宿制民办学校,学校位于禹州市鸿畅镇以西(垌沟村),南邻禹神公路,交通便利,现拥有中小学生500余人,教职工40余人,创校15年,是禹州市先进教育单位。
5、禹州市实验学校,
禹州市实验学校别名禹州市东区实验学校,位于河南省禹州市东城区行政南路与朱寨路交汇处,学校创办于2008年12月,是**禹州市委、市**为适应东城区发展,改善办学条件。
调整办学布局,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起的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现有在校生3600余名,68个教学班,教职工300人,2009年学校首次招生。
6、禹州市行知学校
禹州市行知学校建校于2007年,2007年—2012年为禹州市实验高考复读学校,致力于高考复读和寒、暑假补习,2013年经过学校的改建、扩建和装修。
经市教体局验收批准成立禹州市行知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办学规模1—9年级,每级3个班。每班30-40人。是一所寄宿式学校。
百度百科--禹州市双语实验学校
百度百科--禹州市第一私立中学
百度百科--禹州市文殊宏升学校
百度百科--禹州市鸿鑫学校
百度百科--禹州市实验学校
百度百科--禹州市行知学校
中小学生暑假欢乐营托管班2800元解决父母后顾之忧,巴士接送。封闭式管理,咨询报名:0755-22217580 训练基地:福田区培训中心
欢乐课堂教育机构
每周一次外出活动(科技馆)(博物馆)(战役馆)(素质教育基地)(禁毒基地)(海上田园)(青青世界)等。每次活动一个主题。
每天8点半至10:30点:写暑假作业(语文 数学),教师给予辅导。
10:30-12:00 英语,书法,阅读,作文等几门课轮课,英语较多。(英语有外教课)
12:00-13:00 午餐时间
13:00-14:30 娱乐午休时间,让同学们观赏具有多媒体教育的。
14:30—15:00 室内健美操
15:00 —16:00 作业辅导
16:00—17:15特长教育,英语,书法,阅读,作文等几门课轮课,英语较多
17:15—准备放学
17:30 放学回家
幼小衔接暑假班课程内容如下:
学前准备训练、与新同学沟通、行为习惯训练、学习习惯训练、注意力训练、任务意识训练、生活习惯培养、时间观念的培养、思维能力训练、纠正书法、创意等。
一、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度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小衔接形式
幼小衔接班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主要由幼儿园开办,完全替代幼儿园大班,在入小学之前的一整个学年的幼儿园教育中,推行幼小衔接教育。另一种由社会培训机构开办,主要利用幼儿园放学后,或者周末以及一年级前的暑假等时间开设课程,推行幼小衔接教育。
三、幼小衔接基本原则
1、坚持儿童为本
准确把握儿童学习发展特点与规律是促进科学衔接的根本,文件提出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2、坚持双向衔接
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的责任,文件强调树立衔接意识,幼儿园和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3、坚持系统推进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文件提出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4、坚持规范管理
强调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规律的做法和行为,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